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6725发布日期:2022-03-16 17:1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射频同轴连接器可提供一定的轴向与径向对插容差,其装拆快速,并保证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一定的轴向与径向对插错位状况下仍可传输微波信号或电流。广泛应用于通讯、军工、航空、测试中的板到板单组与多组射频连接器对插、线缆组件到板单组与多组射频连接器对插,线缆组件到线缆组件单组与多组射频连接器对插等领域。
3.现有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是依靠产品简单的机械变形来提供一定的轴向与径向对插容差。但是这种简单的机械变形会影响和损坏特性阻抗匹配,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随着通讯、军工、航空、测试等领域的发展,对射频同轴连接器工作频率及电气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射频同轴连接器无法在高频率下提供足够好的电气性能,甚至无法工作。
4.如今的技术手段中,公开号:cn206558829u所公布的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有效改善了上述问题,而现有的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在实际应用时,底座上导向斜面处并无相应的保护构件,使得插头上的导体于导向斜面处接触冲击时易发生损坏现象,同时插头安装端与底座连接处的密封性不足,实用性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具有插头上的导体于导向斜面处接触冲击时不易发生损坏现象和插头安装端与底座连接处有着一定密封性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底座、插头、安装端以及导体,所述插头的一侧设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背于所述插头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导体,所述导体插接进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插头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内壁上设有防冲击组件,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插头的开口处设置有封闭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冲击组件包括防冲击气囊层和斜向环形连接条,防冲击气囊层的一侧表面与导向斜面的内壁相接触,且斜向环形连接条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斜向环形连接条分布连接于防冲击气囊层的内部,每个斜向环形连接条上均开设有多个贯通式的斜向通孔,斜向环形连接条为橡胶构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多个锐角扇形片,多个锐角扇形片环形分布构成环形片面,且锐角扇形片为橡胶构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冲击气囊层
外壁的上、下侧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有二号环形连接囊层和一号环形连接囊层,且二号环形连接囊层和一号环形连接囊层的外侧均粘接固定有橡胶制的限位卡环,导向斜面上与限位卡环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之适配的卡槽,限位卡环卡接进卡槽的内部,且卡槽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卡条,环形卡条的截面为四分之三圆面结构,限位卡环中与环形卡条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限位槽,环形卡条卡塞进环形限位槽的内部,一号环形连接囊层的底面上设有气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锐角扇形片的外部设置有环形安装块,多个所述锐角扇形片的侧边均与环形安装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锐角扇形片上靠近环形安装块的位置处连接有复位弹簧,环形安装块与底座之间通过紧固螺丝旋固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底座上导向斜面处设有的防冲击气囊层,配合防冲击气囊层内多个橡胶制的斜向环形连接条的设置,使得插头端部安装端一侧的导体在插入底座中并与导向斜面接触时,不会与导向斜面正面冲击接触,柔性的防冲击气囊层会对导体的部分进行缓冲保护,安全性高,解决了原先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在实际应用时,底座上导向斜面处并无相应的保护构件,使得插头上的导体于导向斜面处接触冲击时易发生损坏现象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底座上开口处设有的多个橡胶制的锐角扇形片,其中多个锐角扇形片构成环形片面,且相邻的两个锐角扇形片之间接触不连接,存在微间隙,使得插头端部的导体能够正常的穿过环形片面插接进底座的内部,此时多个锐角扇形片呈内翻状,不会影响到对插头正常的插接使用,并在安装端与底座的连接处构成一定的密封,使得外部杂尘不易堆积在安装端与底座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不易对连接器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解决了原先插头安装端与底座连接处的密封性不足,实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插头;3、安装端;4、导体;5、防冲击气囊层;6、锐角扇形片;7、斜向环形连接条;8、斜向通孔;9、一号环形连接囊层;10、二号环形连接囊层;11、限位卡环;12、卡槽;13、环形卡条;14、环形限位槽;15、复位弹簧;16、环形安装块;17、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底座1、插头2、安装端3以及导体4,插头2的一侧设有安装端3,安装端3背于插头2的一侧安装有导体4,导体4插接进底座1的内部,底座1上靠近插头2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内壁上设有防冲击组件,底座1靠近插头2的开口处设置有封闭组件,防冲击组件包括防冲击气囊层5和斜向环形连接条7,防冲击气囊层5的一侧表面与导向斜面的内壁相接触,且斜向环形连接条7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斜向环形连接条7分布连接于防冲击气囊层5的内部,每个斜向环形连接条7上均开设有多个贯通式的斜向通孔8,斜向环形连接条7为橡胶构件,本实施例中,防冲击气囊层5外壁的上、下侧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有二号环形连接囊层10和一号环形连接囊层9,且二号环形连接囊层10和一号环形连接囊层9的外侧均粘接固定有橡胶制的限位卡环11,导向斜面上与限位卡环1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之适配的卡槽12,限位卡环11卡接进卡槽12的内部,且卡槽12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卡条13,环形卡条13的截面为四分之三圆面结构,限位卡环11中与环形卡条1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4,环形卡条13卡塞进环形限位槽14的内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囊层能够被稳定的安装使用,且便于后续的取下操作,一号环形连接囊层9的底面上设有气口17,气口17的设置,使得气囊内部能够被正常充气使用,通过底座1上导向斜面处设有的防冲击气囊层5,配合防冲击气囊层5内多个橡胶制的斜向环形连接条7的设置,使得插头2端部安装端3一侧的导体4在插入底座1中并与导向斜面接触时,不会与导向斜面正面冲击接触,柔性的防冲击气囊层5会对导体4的部分进行缓冲保护。
24.其中封闭组件包括多个锐角扇形片6,多个锐角扇形片6环形分布构成环形片面,且锐角扇形片6为橡胶构件,本实施例中,锐角扇形片6的外部设置有环形安装块16,多个锐角扇形片6的侧边均与环形安装块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锐角扇形片6上靠近环形安装块16的位置处连接有复位弹簧15,环形安装块16与底座1之间通过紧固螺丝旋固连接,复位弹簧15的设置,使得底座1与插头2在分离时,多个锐角扇形片6能够快速复位,通过底座1上开口处设有的多个橡胶制的锐角扇形片6,其中多个锐角扇形片6构成环形片面,且相邻的两个锐角扇形片6之间接触不连接,存在微间隙,使得插头2端部的导体4能够正常的穿过环形片面插接进底座1的内部,此时多个锐角扇形片6呈内翻状,不会影响到对插头2正常的插接使用,并在安装端3与底座1的连接处构成一定的密封,使得外部杂尘不易堆积在安装端3与底座1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插头2端处安装端3一侧的导体4插接进底座1内部时,原先处于底座1上开口处的多个橡胶制的锐角扇形片6向内翻动,当插头2与底座1组接完成后,多个锐角扇形片6处于插头2上安装端3与底座1上导向斜面之间的间隙处并呈内折状,此时不会影响到对插头2正常的插接使用,并在安装端3与底座1的连接处构成一定的密封,使得外部杂尘不易堆积在安装端3与底座1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不易对连接器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而在安装端3一侧额的导体4插接至底座1内过程中与底座1开口处导向斜面即将接触时,通过底座1上导向斜面处设有的防冲击气囊层5,配合防冲击气囊层5内多个橡胶制的斜向环形连接条7的设置,使得插头2端部安装端3一
侧的导体4在插入底座1中并与导向斜面接触时,不会与导向斜面正面冲击接触,柔性的防冲击气囊层5会对导体4的部分进行缓冲保护,安全性高,保证了对盲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安全高效的使用操作。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