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对及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0030发布日期:2022-07-05 23:4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通信线对及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通信线对及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线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线对及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对绞结构vr高速连接线,虽然电气特性可以满足,但线材摇摆测试比较差,使得连接线的性能差,而且现有的连接线包覆后的外径也比较大,无法满足消费类用线柔软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信线对及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通信线对,包括:若干根导线、至少一根撕裂绳及外皮层,所述撕裂绳对绞设置于所述导线外,所述外皮层包覆于所述导线和所述撕裂绳外;
6.所述外皮层包括绝缘带及铝箔,所述绝缘带包覆于所述导线和所述撕裂绳外,所述铝箔包覆于所述绝缘带上。
7.优选的,所述绝缘带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于所述导线和所述撕裂绳外。
8.优选的,所述铝箔以铝面朝外的绕包方式包覆于所述绝缘带外,并且所述铝箔为自粘性铝箔,所述铝箔的粘性的一面贴附于所述绝缘带上。
9.优选的,所述导线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导线及所述撕裂绳以对绞方式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撕裂绳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撕裂绳设置于所述导线外。
11.优选的,两根所述撕裂绳以两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两根所述撕裂绳的外侧面与所述导线的外侧面紧挨在一起。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包括:外护组件、中间线组件、两根电源线及多根上述的通信线对,两根所述电源线及多根所述通信线对环绕设置于所述中间线组件外,并且通过绞制方式成缆成中心线体;
13.所述外护组件包括ptfe包带、尼龙丝编织层及绝缘外套,所述ptfe包带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覆于所述中心线体外,所述尼龙丝编织层包覆于所述ptfe 包带外,所述绝缘外套一体挤出包覆于所述尼龙丝编织层上。
14.优选的,所述中间线组件包括电子线及多根地线,各所述地线分别环绕设置于所述电子线外。
15.优选的,所述中心线体还包括若干根填充绳,所述填充绳设置于两根所述电源线之间、所述填充绳设置于两根所述通信线对之间、或/和所述填充绳设置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通信线对之间。
16.优选的,所述通信线对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通信线对分别与两根所述电源线缠
绕设置。
17.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通信线对,通过设置撕裂绳,可以有效地增强线材的抗拉强度,从而可以增加线材的摇摆次数,将现有的单面铝箔改为自粘性铝箔,在进行成缆的时候,则先绕ptfe带然后再绕自粘性铝箔,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芯线od,进而可以减小整体线材的外径od。
19.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通过设置带撕裂绳的通信线对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线材的抗拉强度,进而提高连接线的摇摆次数,提高连接线的品质;另外,通过在编织层上设置有尼龙丝,可以进一步提高线材的摇摆次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线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3.本技术中的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与现有技术的对绞结构vr高速连接线相比,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本技术中的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摇摆测试是现有技术的对绞结构vr高速连接线的10倍以上,而且本技术中的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手感也比现有的对绞结构的vr连接线材要柔软;并且,本技术的连接线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制作的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外径od比现有技术及生产工艺设计的对绞结构vr高速连接线外径 od可以减小10%以上,解决行业内线材外径od尽量做小要求。
24.请参阅图1,高摇摆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包括外护组件100、中间线组件200、两根电源线300及多根所述通信线对400,两根所述电源线300及多根所述通信线对环绕设置于所述中间线组件外,并且通过绞制方式成缆成中心线体5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护组件100用于保护整个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所述中间线组件200用于作为控制连接线,连接外部的控制端;所述电源线300用于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所述通信线对400用于传输数据或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绞制方式可以为导线绞制、成缆、编织、钢丝装铠和缠绕等方式。
25.具体地,所述外护组100件包括ptfe包带110、尼龙丝编织层120及绝缘外套130,所述ptfe包带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覆于所述中心线体外,所述尼龙丝编织层包覆于所述ptfe包带外,所述绝缘外套一体挤出包覆于所述尼龙丝编织层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成缆绕包包带由常规的单面铝箔修改为 ptfe包带,成缆由常规的单绞机替换为笼绞机退扭成缆,同时向现有的编织层中增加尼龙丝,即编织层中改为每锭编织加一根尼龙丝,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线材的摇摆次数,提高连接线的品质。与现有技术相比,线材的电气性能参考 hmi2.1及usb3.1标准设计,在相同线材规格和测试长度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测试标准及行业要求。
26.请参阅图1,为了保证控制端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线材结构的稳定性,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线组件200包括电子线210及多根地线220,各所述地线分别环绕设置于所述电子线外。电子线210及多根地线220为整个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的中心部分的线束组件,可以为两根电源线300及多根所述通信线对 400提供必要的支撑,使得整体线材在成缆的时候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会出现各线束组件位置错乱的情况,保证了整体线材的结构稳定性,而通过设置电子线,则由可以连接外部的控制端,保证控制端的连接可靠性。
27.请参阅图1,为了提高vr连接线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线体500还包括若干根填充绳510,所述填充绳510设置于两根所述电源线之间、所述填充绳设置于两根所述通信线对之间、或/和所述填充绳设置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通信线对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填充绳510可以设置有多根,其主要设置在中心线体500的空隙中,主要是在两根所述通信线对之间的空隙,两根所述电源线之间的空隙,电源线和所述通信线对之间的空隙等,使得可以填满整个中心线体的空隙中。如此,可以提高vr连接线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在发生摇摆的时候,不容易出现松散的情况。
28.请参阅图1,为了保证线材传输的稳定性,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线对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通信线对分别与两根所述电源线缠绕设置。如此,可以保证线材传输的稳定性。
29.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信线对400包括:若干根导线410、至少一根撕裂绳420及外套430,所述撕裂绳420对绞设置于所述导线410外,所述外套430包覆于所述导线410和所述撕裂绳420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线用于传输数据或信号;所述撕裂绳420用于增强线材的抗拉强度,从而可以增加线材的摇摆次数;所述外套430用于减小芯线的外径od。
30.具体地,所述外套430包括绝缘带431及铝箔432,所述绝缘带431包覆于所述导线410和所述撕裂绳420外,所述铝箔432包覆于所述绝缘带431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绝缘带431采用的ptfe带,即将现有的自粘聚酯带改为 ptfe带,而将现有的单面铝箔改为自粘性铝箔,在进行成缆的时候,则先绕 ptfe带然后再绕自粘性铝箔。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芯线od,进而可以减小整体线材的外径od,解决行业内线材外径od尽量做小要求,同时还增加整体线材的摇摆次数。
3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绝缘带以螺旋缠绕方式包覆于所述导线和所述撕裂绳外。如此,通过设置螺旋缠绕的绕包包覆方式,则可以有效地加强导线和撕裂绳的结构稳定性。
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铝箔以铝面朝外的绕包方式包覆于所述绝缘带外,并且所述铝箔为自粘性铝箔,所述铝箔的粘性的一面贴附于所述绝缘带上。如此,通过设置自粘性铝箔,并且在包覆铝箔的时候将铝面朝外,一方面可以提高线对内部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小芯线的线径od。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导线及所述撕裂绳以对绞方式设置。如此,通过设置两个导线,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撕裂绳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撕裂绳设置于所述导线外。如此,通过设置两根撕裂绳,可以提高线材的抗拉强度以及增加摇摆次数。
35.另外,两根所述撕裂绳以两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两根所述撕裂绳的外侧面与所述导线的外侧面紧挨在一起。如此,通过设置对称的结构,可以提高
线材的稳定性。
36.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