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层压隐裂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2450发布日期:2022-04-02 09:0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低层压隐裂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层压隐裂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太阳能光伏组件一般由玻璃、正面胶膜、电池片、焊带、背面胶膜、背板等复合层压后组成,一般而言封装背面胶膜需要透光、可粘接、耐紫外及高温、低透水、高体电阻率。传统的封装背面胶膜如透明eva、透明poe、高阻eva,技术成熟且成本低,但封装后的组件衰减率较高。如图1普通高透光伏组件示意图,光线由上至下照射在光伏组件上,间隙处的光线穿透组件,或因为反射层与电池片距离过大,造成光无法或少量被利用,间隙光利用率低,功率损失高。
3.为了增效降本,封装背面胶膜的目前一般采用白色eva、白色/透明poe、共挤型胶膜,如图2间隙光利用光伏组件示意图,间隙处的光线反射回电池片,使间隙光二次利用。但有以下缺点:
4.1.预交联型白色高反eva采用辐射加热使胶膜提前预交联降低其流动性,一般预交联程度25-45%,虽然可以提高组件功率,但是胶膜流动差及各部分流动均匀性差,层压缓冲能力有限,如图3层压隐裂原理示意图,电池片上方受层压后,使焊带在层压时对电池片的形成硬接触,层压后电池片边部八字隐裂加剧,不良率越40-70%。因此这种膜易造成隐裂及溢白等不良效果,导致整个组件降级,且成本略高。
5.2.共挤的白色高反eva采用透明eva和白色eva共挤的形式,降低胶膜的预交联程度,提高流动性,降低隐裂比例,胶膜的预交联程度约15-25%,但因为透明层过薄对隐裂改善能力有限,且增加了光程,造成间隙光利用率低,组件功率有0.5%-1%的损失。
6.专利号为201821730214.4的一种白色封装胶膜以及包含其的光伏组件,白色封装胶膜采用未交联的基层以及位于所述基层上的交联层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防止了胶膜因褶皱导致电池片开裂的问题,解决光伏组件层压过程中的溢白以及隐裂的问题,但其需控制交联层的辐射程度。如果表层辐射交联层的厚度太厚,虽然可以防止溢白,但会有一定概率出现褶皱,褶皱区域因为厚度较厚会导致电池片裂片,而对于更小厚度的交联层,现有设备实现难度较大。所以在实施交联层的辐射厚度时需控制严格,提高了投入成本即加工难度。且其白色封装胶膜是由未交联层与交联层组成,改善层压缓冲能力有限,透明层过薄对隐裂改善能力有限,所以还是会存在隐裂及溢白等不良问题。
7.专利号为201711158334.1的光伏组件以及安装方法,其公开了在正面玻璃的一侧面具有凹槽、以及用于围构而成凹槽的凸起机构,第一胶膜层、电池片都设置在凹槽内,第二胶膜层设置在凸起机构上;在凸起机构和第二胶膜层之间设置白色胶膜层,白色胶膜层具有与凹槽对应的镂空部。该光伏组件虽然可改善电池片的层压缓冲力,但其正面玻璃需要定制凹槽,以及白色胶膜层也需要加工对应凹槽的镂空部,这样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安装制造过程都比较繁琐,操作难度较高,所以都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玻璃上的凹槽或电池片在加工时都可能有加工误差,所以容易造成电池片的尺寸与凹槽不匹配,造成安装误差,
反而会更容易导致电池片隐裂,或影响组件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8.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低层压隐裂的光伏组件,解决电池片边部隐裂及溢白的问题,且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
9.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可降低层压隐裂的光伏组件,包括玻璃、透明的正面胶膜、电池片、焊带、透明的背面胶膜、背板,多个电池片通过焊带连接形成电池阵,相邻的电池阵之间形成间距,电池阵上下端的焊带分别与正面胶膜、背面胶膜相接触,在所述背面胶膜的上端以共挤的形式设有条状的白色胶膜,白色胶膜位于相邻的电池阵之间所形成的间距的下方。该结构设置可防止因溢白覆盖电池片主栅线而隐裂。
11.优选地,所述白色胶膜的宽度小于相邻的两电池阵边缘的电池片的主栅距离,大于相邻的电池阵之间所形成的间距。该结构设置进一步防止因溢白覆盖电池片主栅线而隐裂,保证焊带区域为缓冲性能优越的透明胶膜。
12.优选地,所述白色胶膜的宽度为15-25mm。该结构设置在保证电池片主栅线不会隐裂的前提下,更大的降低材料使用成本。
13.优选地,所述白色胶膜与电池阵之间沿竖向设有距离h,h<0.1mm。该结构设置保证投射于间距内光线被充分的利用,提高光反射率,降低入射光损耗。
14.优选地,白色胶膜与电池阵边缘的焊带沿水平方向设有距离l,0.1mm<l<0.3 mm。该结构设置进一步使焊带区域为流动性较高,硬度较低,缓冲性能更优的透明胶膜;保证覆盖在焊带上的胶膜为流动性好未交联的透明胶膜。
15.优选地,所述白色胶膜的厚度为0.1-0.35mm。与焊带直径相近,保证刚好填充因焊带与电池片厚度形成的高度差,改善层压后裂片。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白色胶膜位于光伏组件的电池阵间距间,挨着电池片,但避开了焊带,增加间距间的光利用率,其他焊带区域为流动性良好的透明膜,硬度较低,缓冲性能更优,缓解了传统预交联白膜对焊带的作用力,解决层压后焊带位置电池片边部八字隐裂及溢白的问题。
18.2.白色胶膜位于光伏组件的电池阵间距间,降低入射光损耗,提高光反射率,低衰减,仅使用条状的白色胶膜,性价比高。
19.3.因焊带区域为流动性良好的透明膜,硬度较低,缓冲性能更优,且白色胶膜提高光反射率,所以适用于较大的电池片尺寸,电池片密集排布,提高组件转换效率。
20.4.因白色胶膜为条状,所以白色胶膜与透明胶膜适用于压花复合的方式进行共挤制备,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图1是背景技术中普通高透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背景技术中间隙光利用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背景技术中层压隐裂原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玻璃1、正面胶膜2、电池片3、焊带4、背面胶膜5、背板6、电池阵7、白色胶膜8。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降低层压隐裂的光伏组件,如图4-图6所示,包括玻璃1、透明的正面胶膜2、电池片3、焊带4、透明的背面胶膜5、背板6,多个电池片3通过焊带4连接形成电池阵7,相邻的电池阵7之间形成间距,电池阵7上下端的焊带4分别与正面胶膜2、背面胶膜5相接触,在背面胶膜5的上端以共挤的形式设有条状的白色胶膜8,白色胶膜8位于相邻的电池阵7之间所形成的间距的下方。
31.白色胶膜8的宽度小于相邻的两电池阵7边缘的电池片3的主栅距离,大于相邻的电池阵7之间所形成的间距。本实施例白色胶膜8的宽度为20mm,厚度为0.2mm。
32.白色胶膜8与电池阵7之间沿竖向设有距离h,本实施例h=0.08mm,白色胶膜8与电池阵7边缘的焊带4沿水平方向设有距离l,本实施例l=0.2 mm。
33.本实施例正面胶膜2、背面胶膜5皆为eva膜,eva膜宽度为150-200mm,该尺寸需大于电池阵7最边缘两电池片3主栅间距离,保证覆盖在焊带4上的胶膜为流动性好未交联的透明eva胶膜。
34.本实施例白色胶膜8为白色二氧化钛与低熔指eva粒子、硅烷偶联剂、紫外稳定剂、紫外吸收剂、交联助剂组成,混合后多个经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在共挤模头中与透明eva膜的背面胶膜5共同挤出经压花,冷却,牵引,收卷。
35.白色胶膜8也可为预交联型,将经过光辐射处理的白色胶膜分切为宽幅为15-25mm的长条,按照图的位置附在透明的背面胶膜5的压花辊上,经压花压延与透明的背面胶膜5复合在一起。
36.成品共挤膜按照图示铺设在电池阵7背面,白色胶膜8挨着电池片3背面,白色胶膜8铺设时不覆盖电池片3上的焊带4,避免因层压导致焊带4受力压碎电池片3,其他区域为透明eva膜,该eva膜流动性良好,在层压过程中对压力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焊带压点八字隐裂。
37.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