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4384发布日期:2022-04-09 09:5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防盗变压器,涉及防盗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一种将固量的电压转换成另一种等级的电压进行传输的装置,变压器是电网建设中供电环节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设备,变压器是否安全稳定的运行至关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压器的运行条件,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电力设备中的变压器的安全。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尤其是遇到极端天气,变压器主体的位置不够稳固,导致影响装置正常运行的问题;
5.2、现有的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得变压器内部元器件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导致装置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装置稳定性的能力,解决装置不稳固,导致装置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变压器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热量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损坏传感器、蜂鸣警报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底座,所述稳定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稳定底座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稳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冷机构。
9.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有橡胶缓冲块,所述橡胶缓冲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稳定底座的内壁上,所述稳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支撑装置。
10.所述液冷机构包括有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下表面与变压器主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设置有液冷管。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稳定底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橡胶缓冲块、弹性板的外表面均与变压器主体的底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稳定支撑装置包括有上弧形弯板,所述上弧形弯板的上表面与变压器主体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上弧形弯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弧形弯板,所述上弧形弯板的下
表面与下弧形弯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上弧形弯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下弧形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冷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泵,所述冷却泵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外表面与液冷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冷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热交换风扇,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通风口。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石墨散热板,所述石墨散热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与工作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冷管的外表面与石墨散热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冷管的一端与进液管固定连接,所述液冷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外表面与变压器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蜂鸣警报装置与稳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子密码锁扣,所述电子密码锁扣的下表面与稳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损坏传感器设置于电子密码锁扣的内部。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损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装置的接收端信号连接,所述蜂鸣警报装置的接收端与中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接收端与中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信号连接。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采用橡胶缓冲块、弹性板、弹簧一以及稳定支撑装置之间的配合,首先通过橡胶缓冲块以及弹性板和弹簧一之间的配合,为装置提供横向支撑与缓冲,再通过稳定支撑装置的配合,提供竖向的支撑与缓冲,保障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采用液冷板、进液管、出液管、冷却泵、热交换风扇以及通风口之间的配合,首先通过进液管将冷却液导入至液冷板中,热交换之后的液体经出液管导出至冷却泵中,进行冷却循环使用,再配合热交换风扇以及通风口的作用,加速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避免装置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机构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液冷机构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支撑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液冷板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弹性板的剖面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图。
27.图中:1、变压器主体;11、稳定底座;12、蜂鸣警报装置;13、人脸识别装置;14、电子
密码锁扣;15、固定板;16、工作箱;
28.2、固定底板;
29.3、稳定机构;31、橡胶缓冲块;32、弹性板;33、弹簧一;34、稳定支撑装置;341、上弧形弯板;342、下弧形弯板;343、伸缩杆;344、弹簧二;
30.4、液冷机构;41、液冷板;411、导热板;412、石墨散热板;413、液冷管;
31.42、进液管;43、出液管;44、冷却泵;45、热交换风扇;46、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1
34.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1、损坏传感器、蜂鸣警报装置12以及人脸识别装置13,变压器主体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底座11,稳定底座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2,稳定底座1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16,稳定底座11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机构3,变压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液冷机构4,稳定机构3包括有橡胶缓冲块31,橡胶缓冲块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稳定底座11的内壁上,稳定底座11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支撑装置34,液冷机构4包括有液冷板41,液冷板41的下表面与变压器主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液冷板41的内部设置有液冷管413,稳定底座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3,弹簧一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板32,橡胶缓冲块31、弹性板32的外表面均与变压器主体1的底端外表面活动连接,稳定支撑装置34包括有上弧形弯板341,上弧形弯板341的上表面与变压器主体1的下表面活动连接,上弧形弯板34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43,伸缩杆34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弧形弯板342,上弧形弯板341的下表面与下弧形弯板342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伸缩杆343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二344,弹簧二344的一端与上弧形弯板3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二344的另一端与下弧形弯板3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5.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橡胶缓冲块31、弹簧一33以及弹性板32的配合为变压器主体1提供横向支撑,当变压器主体1与上弧形弯板341抵接时,配合下弧形弯板342相互支撑,再通过伸缩杆343以及弹簧二344的配合,使得稳定支撑装置34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强的支撑和稳定性。
36.实施例2
37.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液冷板4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2,进液管4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泵44,冷却泵4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43,出液管43的一端外表面与液冷板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液冷板4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热交换风扇45,变压器主体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通风口46,液冷板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石墨散热板412,石墨散热板41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热板411,导热板411的外表面与工作箱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液冷管413的外表面与石墨散热板412的内壁固定连接,液冷管413的一端与进液管42固定连接,液冷管413的另一端与出液管43固定连接。
38.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导热板411将工作箱16产生的热量导出,再通过冷却泵44将冷却液经进液管42导入至液冷管413中,配合石墨散热板412,进行热量交换,热量交换完
成的液体经出液管43流出至冷却泵44中,进行冷却再利用,最后通过热交换风扇45以及通风口46加速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避免装置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
39.实施例3
40.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变压器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中央控制装置,人脸识别装置13的外表面与变压器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蜂鸣警报装置12与稳定底座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变压器主体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子密码锁扣14,电子密码锁扣14的下表面与稳定底座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损坏传感器设置于电子密码锁扣14的内部,损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装置的接收端信号连接,蜂鸣警报装置12的接收端与中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人脸识别装置13的接收端与中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信号连接。
41.在本实施例中,当强制破坏电子密码锁扣14时,内部的损坏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发出指令,蜂鸣警报装置12报警,同时将信号传输给人脸识别装置13,进行人脸识别记录,再将信号传输至电力管理系统,最后通知到电力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勘察。
42.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基于物联网的远程防盗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43.如图1-7所示,首先通过橡胶缓冲块31、弹性板32以及弹簧一33之间的配合,为变压器主体1提供横向支撑,再通过稳定支撑装置34为变压器主体1提供竖向支撑,使得装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当工作箱16开始工作产生热量时,首先通过导热板411将热量导出,再通过冷却泵44将冷却液经进液管42导入至液冷管413中,配合石墨散热板412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之后的冷却液经出液管43导入至冷却泵44中,进行再冷却,循环利用,最后配合热交换风扇45以及通风口46加速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避免装置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当强制破坏电子密码锁扣14时,内部的损坏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发出指令,蜂鸣警报装置12报警,同时将信号传输给人脸识别装置13,进行人脸识别记录,再将信号传输至电力管理系统,最后通知到电力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勘察。
44.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