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工业电力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2679发布日期:2022-02-26 02:2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工业电力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智能型工业电力干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2.传统上电力变压器方面设计通常为:防护等级比较单一,一般为ip20。壳体颜色单一,一般为计算机灰。防尘效果不佳,不能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更换壳体防护需要。变压器结构设计没有考虑智能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前述的缺点,提供智能型工业电力干式变压器,可以提供智能结构。
4.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智能型工业电力干式变压器,包括壳体、高压侧和低压侧。
6.其技术要点在于:
7.高压侧引线上设有高压侧电流互感器。
8.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a、b和c三相绕组的一端共同接地。
9.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a相绕组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一高压电流采集点。
10.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b相绕组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二高压电流采集点。
11.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c相绕组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三高压电流采集点。
12.智能控制终端的第四、第五和第六高压电流采集点接地。
13.低压侧引线上设有低压侧电流互感器。
14.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的a、b和c三相绕组的一端共同接地。
15.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的a相绕组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一低压电流采集点。
16.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的b相绕组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二低压电流采集点。
17.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的c相绕组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三低压电流采集点。
18.智能控制终端的第四、第五和第六低压电流采集点接地。
19.开关f1的一端接低压侧的a相绕组,开关f1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一低压电压采集点。
20.开关f2的一端接低压侧的b相绕组,开关f2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二低压电压采集点。
21.开关f3的一端接低压侧的b相绕组,开关f3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的第三低压电压采集点。
22.智能控制终端的第四低压电压采集点接低压侧的接地。
23.壳体内还设置零序电流互感器、绕组温度传感器、变压器铁心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对应连接智能控制终端。
24.壳体内设有风机,壳体表面和柜门表面开有多个通风孔。
25.通风孔外侧设有开百叶窗的装甲板。
26.壳体的柜门上设置行程开关。
27.其优点在于:
28.1.壳体方面防护等级比较灵活,可更换为ip20、ip33或ip43等级需要的壳体。
29.2.壳体颜色可以醒目,达到环境美观,警示人员视觉效果。
30.3.防尘,防溅水效果好,使矿用变压器达到很好运行需要。
31.4.安装拆卸甲板方便,并用m6方孔螺丝夹接,联接牢靠,而且美观,还增加壳体防护强度。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变压器的外观示意图。
33.图2为电气原理图的第一部分。
34.图3为电气原理图的第二部分。
35.图4为电气原理图的第三部分。
36.图5为本变压器的内部示意图。
37.壳体1,高压侧2、低压侧3、高压侧电流互感器4、高压侧开关5、低压侧电流互感器6、低压侧开关7、智能控制终端8、通风孔9、装甲板10、温湿度传感器11、零序电流互感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38.智能型工业电力干式变压器,包括壳体1、高压侧2和低压侧3。
39.高压侧2和低压侧3均设置在壳体1内。
40.高压侧2引线上设有高压侧电流互感器4(壳体1内),引线端部有高压侧开关5(外侧线路上)。高压侧2为三角形接线。
41.高压侧电流互感器4的a、b和c三相绕组的s2端共同接地(pe保护接地)。
42.高压侧电流互感器4的a相绕组的s1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一高压电流采集点。
43.高压侧电流互感器4的b相绕组的s1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二高压电流采集点。
44.高压侧电流互感器4的c相绕组的s1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三高压电流采集点。
45.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四、第五和第六高压电流采集点接地。
46.低压侧3引线上设有低压侧电流互感器6(壳体1内),引线端部有低压侧开关7(外侧线路上)。低压侧3为星形接线。
47.低压侧电流互感器6的a、b和c三相绕组的s2端共同接地。
48.低压侧电流互感器6的a相绕组的s1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一低压电流采集点。
49.低压侧电流互感器6的b相绕组的s1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二低压电流采集点。
50.低压侧电流互感器6的c相绕组的s1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三低压电流采集点。
51.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四、第五和第六低压电流采集点接地。
52.开关f1的一端接低压侧3的a相绕组,开关f1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一低压电压采集点。
53.开关f2的一端接低压侧3的b相绕组,开关f2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二低压电压采集点。
54.开关f3的一端接低压侧3的b相绕组,开关f3的另一端接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三低压电压采集点。
55.智能控制终端8的第四低压电压采集点接低压侧3接线的接地。
56.开关f1和、f2和f3均设置在壳体1内。
57.开关f1和、f2和f3引自低压侧3(400v侧电压)。
58.壳体1内有低压a、b、c和零接线端子安装低压侧电流互感器6。
59.壳体1内有高压a、b和c接线端子安装高压侧电流互感器4(开启式)。
60.进一步的,壳体1内还设置零序电流互感器12,两端有测量端子引出。
61.进一步的,低压侧3设置三相绕组的三个绕组温度传感器,还有变压器铁心的温度传感器,对绕组温度、铁心温度进行监测,四个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终端8对应连接。
62.进一步的,壳体1内有温湿度传感器11,设置在低压侧3,对应连接智能控制终端8
63.进一步的,壳体1内设有风机,壳体1表面和柜门表面开有多个ip20通风孔9,通风孔9外侧设有开百叶窗的装甲板10,防尘,防溅水效果好。
64.进一步的,当温湿度传感器11监测到数值超标,开启风机排湿、降温。
65.进一步的,柜门上设置行程开关,对应连接智能控制终端8。
66.上述测量单元及多种传感器,完成对各类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汇入智能管理终端系统。
67.智能控制终端8可进行电量监测:对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高低压相电压、相电流、零序电流、三电压谐波分量计算、功率因数计算和三相不平衡率计算等。
68.状态监测:对变压器运行环境、柜门状态、进出线开关柜状态、智能终端装置运行状态、通风及干燥设备启停控制等进行监测。
69.控制变压器运行的智能控制终端8(可采用的型号为cem-9000),安装于壳体1内既支持rs485串行通信模式也支持以太网通信模式,可灵活实现与其它自动化系统通信。记录变压器累计运行时长,通过对工作温升、负荷率和故障率等智能化研判,便于后台实现对变压器故障寿命评估,并且可以进行报警预判及处理。
70.壳体1颜色可以设置成醒目的颜色,达到环境美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