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插的汽车线束用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3881发布日期:2022-03-09 11:4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插的汽车线束用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线束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插的汽车线束用护套。


背景技术:

2.汽车是指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汽车。包括驾驶者在内,座位数最多不超过九个,一般轿车强调的是舒适性,以乘员为中心。而且是从经济性考虑出发,选择马力适中、排量小、耗油量小的发动机,汽车种类较多,包括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和专用乘用车。
3.而在汽车的组装中,就会使用到多种配件,其中就包含有汽车线束,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而在线束配合使用中就包含有护套。
4.现有的汽车线束护套在进行对插的过程中,稳定性差,不易快速组合,且在对插中会产生冲击力,产生磕碰情况最终导致接口位置的损坏,影响了实际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插的汽车线束用护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线束护套在进行对插的过程中,稳定性差,不易快速组合,且在对插中会产生冲击力,产生磕碰情况最终导致接口位置的损坏,影响了实际使用的安全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插的汽车线束用护套,包括外壳、轴承、连接套、对插导向柱和底板,所述外壳的顶部镶嵌所述轴承,所述外壳的底部粘接所述连接套,所述外壳内腔顶部粘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粘接所述对插导向柱,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弧槽和内槽,所述轴承的侧壁粘接有翻盖,所述对插导向柱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板和扣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扣板的内侧预留有扣槽,所述底板的底部粘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内侧粘接有内置波纹板。
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侧壁粘接有主耳和副耳,所述主耳和所述副耳的顶部均预留有安装孔。
8.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前侧壁镶嵌有卡扣,卡扣的输出端连接有卡块。
9.优选的,所述对插导向柱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所述对插导向柱的结构相同。
10.优选的,所述翻盖的底部开设有槽线,所述槽线的内部镶嵌有橡胶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对插的汽车线束用护套,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在外壳口部增加弧槽和内槽,并在内部设置对插导向柱,便于产品对插,组合速度快,稳定性强,且对插导向柱的底部具有携带内置波纹板的底架,便于对插接
力进行缓解,降低了磕碰风险。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插导向柱示意图。
15.图中:100外壳、110弧槽、120内槽、130主耳、140副耳、200轴承、210翻盖、300连接套、310卡扣、400对插导向柱、410连接板、420扣板、430扣槽、500底板、510底架、520内置波纹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对插的汽车线束用护套,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外壳口部增加弧槽和内槽,并在内部设置对插导向柱,便于产品对插,组合速度快,稳定性强,且对插导向柱的底部具有携带内置波纹板的底架,便于对插接力进行缓解,降低了磕碰风险,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外壳100、轴承200、连接套300、对插导向柱400和底板500;
18.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外壳100的顶部具有弧槽110和内槽120,具体的,外壳100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弧槽110和内槽120,弧槽110和内槽120的设置便于进行引导,增加流畅性;
19.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轴承200的侧壁与外壳100连接,具体的,外壳100的顶部镶嵌轴承200,轴承200的侧壁借助活动环粘接有翻盖210,轴承200的设置便于对翻盖210进行开启时的配合,以对外壳100顶部位置进行遮挡;
20.请再次参阅图2,连接套300的顶部与外壳100连接,具体的,外壳100的底部粘接连接套300,连接套300的前侧壁镶嵌有卡扣310,卡扣310的输出端连接有卡块,卡块的设置便于配合卡扣310进行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套300的内部套接有密封环,以增加连接套300自身的密封性;
21.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对插导向柱400的底部与外壳100的内腔底部连接,具体的,外壳100内腔顶部粘接底板500,底板500的顶部粘接对插导向柱400,对插导向柱400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板410和扣板420,连接板410和扣板420的内侧预留有扣槽430,底板500的底部粘接有底架510,底架510的内侧粘接有内置波纹板520,内置波纹板520的形状为波纹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波纹板520的数量可按照实际要求进行增减,以提升缓冲配合度;
22.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在外壳100的顶部设置弧槽110和内槽120,并在外壳100的侧面连接主耳130和副耳140,在外壳100的内槽120侧面设置携带翻盖210的轴承200,并利用外壳100的底部组合连接套300,以进行外部连接,在外壳100的内部安装有对插导向柱400,对插导向柱400的顶部组合有连接板410,并在连接板410上设置扣板420和扣槽430,形成一
个引导结构,并在对插导向柱400的底部连接底板500,底板500底部具有携带内置波纹板520的底架510,可在进行插接的过程中,进行插接力的缓冲,以保证插接过程的安全稳定。
23.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增加外壳100的安装稳定性,具体的,外壳100的侧壁粘接有主耳130和副耳140,主耳130和副耳140的顶部均预留有安装孔,主耳130和副耳140的设置便于外部配合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增加主耳130和副耳140的形式,提升安装的稳定性。
24.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保证对插导向柱400的数量,具体的,对插导向柱400的数量为九个,九个对插导向柱400的结构相同,九个对插导向柱400的数量是按照实际使用的要求进行调整。
25.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便于增加翻盖210自身的密封性,具体的,翻盖210的底部开设有槽线,槽线的内部镶嵌有橡胶圈,翻盖210的设置便于日常遮挡。
26.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