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圈内置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7279发布日期:2022-01-08 03:2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线圈内置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线圈套装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线圈内置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2.变压器的高压出线处电压等级高,所以就需要加放多层成型角环以改善电场,增强电气强度,为了要满足不同电压的输出需要,高压出线端一般都设置在线圈的中部,线圈套装时也总是把高压线圈排在最外层,以方便整圆成型角环的放置。
3.但是在变压器设计中,由于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电压比值就是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线圈匝数比值,所以一般来说,高压侧由于其电压远大于低压侧,线圈匝数也就远多于低压侧,高压侧线圈的半径也远大于低压侧线圈的半径。此时高压线圈设置在最外层就会导致用铜量的大大增加。
4.近几年铜价不断增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厂家会尝试将高压线圈内置,也就是使高压线圈靠近铁心放置,以减少高压侧绕制线圈的半径,减少用铜量。但是此时,高压出线处的角环就需要待线圈套装完成后再进行放置,原来的整圆成型角环就无法再继续使用,只能采用分瓣角环,此时安装及固定难度都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压线圈外置成本高、高压线圈内置时角环难以固定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压线圈内置的变压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线圈内置的变压器,其中,包括:铁心、高压线圈、内角环外角环、撑紧筒以及外线圈;所述高压线圈绕设于所述铁心的外表面,所述外线圈绕设于所述高压线圈的外表面,所述外角环包括固定于所述高压线圈内部的外平环以及从高压线圈向外延伸到外线圈外部的外筒身;所述内角环包括位于所述外平环与所述高压线圈之间的内平环以及位于所述外筒身内部的内筒身,所述外角环由若干分瓣角环环绕构成,所述内角环由若干分瓣角环环绕构成,所述内角环由卡设在内筒身内部的撑紧筒和箍设在内筒身外壁的外角环固定成环。
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角环通过绑扎在外筒身外壁的皱纹纸固定成环。
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分隔筒,所述分隔筒设置于所述内筒身与所述外筒身之间。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筒包括绝缘筒以及若干t型撑条,所述绝缘筒固定于所述外筒身与所述内筒身之间,所述t型撑条设置在所述绝缘筒与内筒身之间。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t型撑条沿所述绝缘筒周向均匀放置。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筒身的中心轴与所述外平环的平面形成的夹角为77
°‑
87
°
,所述内筒身与所述外筒身平行设置,所述内平环与所述外平环平行设置。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瓣角环为绝缘纸浆在模具上一体成型。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平环与所述外平环同圆心设置,所述内筒身与所述外筒身同轴设置。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线圈的出线端位于所述高压线圈外表面的中部。
1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线圈的引线穿过所述内筒身与外界连通。
1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高压线圈设置在内层时出线角环无法放置的问题。通过分瓣角环组成的整圆成型角环,改善了电场分布,延长了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沿绝缘表面的爬电距离,防止线圈之间的爬电,提高了主绝缘强度。
17.(2)内平环与外平环同圆心设置,内筒身与外筒身同轴设置,能够避免油隙不均的情况发生。
18.(3)增加了撑紧筒、分隔筒以及皱纹纸进行固定,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高压线圈内置的变压器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外角环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角环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隔筒示意图。
24.附图标记如下说明:1、铁心;2、高压线圈;201、引线;301、外角环; 3011、外平环;3012、外筒身;302、内角环;3021、内平环;3022、内筒身; 303、撑紧筒;304、分隔筒;3041、绝缘筒;3042、t型撑条;4、外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
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9.参照图1所示,一种高压线圈内置的变压器,包括:铁心1、高压线圈2、外角环301、内角环302、撑紧筒303以及外线圈4;高压线圈2绕设于铁心1 的外表面,高压线圈2的出线端位于高压线圈2外表面的中部;外线圈4绕设于高压线圈2的外表面。由于高压线圈2内置,且高压线圈2的出线端位于其中部,所以,就需要将外角环301与内角环302固定于高压线圈2的中部。
30.这里具体来说,由于高压侧的角环需要在所有线圈都套装完毕后再进行放置,所以外角环301与内角环302就不能采用整圆成型角环。参照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外角环301与内角环302均为由若干分瓣角环拼接组成。这样一来,就可以在高压线圈2与低压线圈均套装完成后,再逐个将分瓣角环插入高压线圈2内的指定的位置,这样能够比较方便地完成外角环301与内角环 302的安装,改善了电场分布,延长了高压线圈2与低压线圈沿绝缘表面的爬电距离,防止线圈之间的爬电,提高了主绝缘强度。
31.继续参照图2-3所示,外角环301包括固定于高压线圈2内部的外平环3011 以及从高压线圈2向外延伸到外线圈4外部的外筒身3012;内角环302包括位于外平环3011与高压线圈2之间的内平环3021以及位于外筒身3012内部的内筒身3022,外角环301由若干分瓣角环环绕构成,内角环302由若干分瓣角环环绕构成。也就是说,高压线圈2的引线201穿过内筒身3022与外界连通。这里具体来说,分瓣角环为绝缘纸浆在模具上一体成型。外筒身3012的中心轴与外平环3011的平面形成的夹角为77
°‑
87
°
,内筒身3022与外筒身3012平行设置,内平环3021与外平环3011平行设置。内平环3021与外平环3011同圆心设置,内筒身3022与外筒身3012同轴设置。是为了能够避免油隙不均的情况发生。
32.参照图1和图4所示,由于外角环301与内角环302均使由若干分瓣角环搭接组成,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外角环301以及内角环302的固定结构。这里,内角环302由卡设在内筒身3022内部的撑紧筒303和箍设在内筒身3022 外壁的外角环301固定成环。内筒身302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撑紧筒303,内筒身3022与外筒身3012之间设置有分隔筒304,外角环301通过绑扎在外筒身 3012外壁的皱纹纸固定成环。
33.具体来说,撑紧筒303的外径等于内筒身3022的内径,撑紧筒303可以避免内角环302受到挤压后向内部脱落。参照图4所示,分隔筒304包括绝缘筒 3041以及若干t型撑条3042,绝缘筒3041固定于外筒身3012与内筒身3022 的之间,绝缘筒3041的外径等于外筒身3012的内径,绝缘筒3041将外筒身3012 完全撑紧,避免外筒身3012受到挤压向内部脱落。t型撑条3042设置在绝缘筒 3041与内筒身3022之间,若干t型撑条3042沿绝缘筒3041周向均
匀放置,这里均匀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内筒身3022与外筒身3012同心同轴放置,也就不会发生油隙不均的情况。在外筒身3012的表面用皱纹纸扎紧,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内角环302与外角环301完全固定,即使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振动等情况,也不会脱落或者散架。
34.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高压线圈2设置在内层时出线角环无法放置的问题。通过分瓣角环组成的整圆成型角环,改善了电场分布,延长了高压线圈2 与低压线圈沿绝缘表面的爬电距离,防止线圈之间的爬电,提高了主绝缘强度。且增加了撑紧筒303、分隔筒304以及皱纹纸进行固定,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3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