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点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1184发布日期:2022-02-12 15:0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点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点继电器。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触点继电器一般由静电极、动电极、推杆、铁芯、衔铁、线圈以及干簧管等部件组成,但是,现有触点继电器上的线圈以及干簧管等低压部件往往采用单独引出的设计方式,在装配时,用电器需要与各低压部件单独进行连接,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点继电器,以解决现有触点继电器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触点继电器,包括:
6.继电器主体;
7.多个低压部件,设于所述继电器主体上;
8.多条引出线,所述多条引出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低压部件;
9.连接器,设于所述继电器主体上,所述连接器用于与用电器连接,所述多条引出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
10.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低压部件包括线圈,所述多条引出线包括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线圈,所述第一引出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上设有连接凹陷,所述第一引出线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连接凹陷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主体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线圈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位置设有具有定位凹陷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引出线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部分缠绕在所述定位凹陷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低压部件包括干簧管,所述多条线圈包括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干簧管,所述第二引出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压固部,所述压固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引出线的另一端压固于所述连接器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压固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固部设于所述连接器的两侧且沿朝向所述连接器的方向弯曲。
16.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主体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线圈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干簧管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位置设有具有定位卡口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引出线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部分卡固于所述定位卡口上。
17.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主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器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槽或卡凸二者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槽或卡凸二者中的另一个。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点继电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多个低压部件、多条引出线及连接器,多个低压部件设于继电器主体上,多条引出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低压部件,连接器设于继电器主体上,连接器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多条引出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器。本方案的触点继电器,通过设置连接器及多条引出线,多个低压部件分别通过多条引出线连接于连接器,连接器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如此设置,在装配时,用电器连接于触点继电器上的连接器,即可实现多个低压部件与用电器的连接,从而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继电器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25.1、继电器主体;11、支撑架;111、第一定位部;1111、定位凹陷;112、第二定位部;1121、定位卡口;113、第一连接部;21、线圈;22、干簧管;31、第一引出线;32、第二引出线;4、连接器;41、连接凹陷;42、压固部;43、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29.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点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1、多个低压部件、多条引出线及连接器4,多个低压部件设于继电器主体1上,多条引出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低压部件,连接器4设于继电器主体1上,连接器4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多条引出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器4。
30.本方案的触点继电器,通过设置连接器4及多条引出线,多个低压部件分别通过多条引出线连接于连接器4,连接器4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如此设置,在装配时,用电器连接于触点继电器上的连接器4,即可实现多个低压部件与用电器的连接,从而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31.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低压部件包括线圈21,多条引出线包括第一引出线31,第一引出线31的一端连接于线圈21,第一引出线3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器4,以实现线圈21与连接
器4的连接。其中,继电器主体1上设有用于支撑线圈21的支撑架11,线圈21缠绕于支撑架11上。
32.进一步地,为了第一引出线31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连接器4上,连接器4上设有连接凹陷41,第一引出线31的另一端缠绕在连接器4的连接凹陷41上,以实现第一引出线31的另一端与连接器4的连接。
33.可选地,第一引出线31的另一端缠绕后通过焊锡焊接于连接器4上,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引出线31的另一端固定于连接器4的稳定性。
34.更进一步地,支撑架11上位于线圈21与连接器4之间的位置设有具有定位凹陷1111的第一定位部111,第一引出线31对应第一定位部111的部分缠绕在定位凹陷1111上。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一引出线31的中间部分固定于支撑架11上,使得第一引出线31在继电器主体1上更加规整有序。
35.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低压部件包括干簧管22,多条线圈21包括第二引出线32,第二引出线32的一端连接于干簧管22,第二引出线32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器4,以实现干簧管22与连接器4的连接。
36.进一步地,为了第二引出线32的另一端能够连接于连接器4上,连接器4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压固部42,压固部42用于将第二引出线32的另一端压固于连接器4上,以实现第二引出线32的另一端与连接器4的连接。
37.具体地,压固部42为两个,两个压固部42设于连接器4的两侧且沿朝向连接器4的方向弯曲。如此设置,两个压固部42可以在第二引出线32的另一端的两侧压固于第二引出线32,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引出线32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器4上的稳定性。
38.更进一步地,支撑架11上位于干簧管22与连接器4之间的位置设有具有定位卡口1121的第二定位部112,第二引出线32对应第二定位部112的部分卡固于定位卡口1121上。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二引出线32的中间部分固定于支撑架11上,使得第二引出线32在继电器主体1上更加规整有序。
39.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连接器4在继电器主体1上的固定,继电器主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3,连接器4上设有第二连接部43,第二连接部43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3,以将连接器4固定于继电器主体1上。
4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3为卡槽或卡凸二者中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43为卡槽或卡凸二者中的另一个。采用卡槽和卡凸固定的方式,连接简单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43为相互配合的螺纹螺孔或其他连接结构,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41.本实施例以第一连接部113为卡凸、第二连接部43为卡槽进行示例。
4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点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1、多个低压部件、多条引出线及连接器4,多个低压部件设于继电器主体1上,多条引出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低压部件,连接器4设于继电器主体1上,连接器4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多条引出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器4。本方案的触点继电器,通过设置连接器4及多条引出线,多个低压部件分别通过多条引出线连接于连接器4,连接器4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如此设置,在装配时,用电器连接于触点继电器上的连接器4,即可实现多个低压部件与用电器的连接,从而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43.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