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结构、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5904发布日期:2022-04-16 18:3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结构、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便于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电子设备通常设置有按键,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以耳机按键为例,其按键具有控制耳机开关机、控制音乐的播放和暂停、以及控制音量的加减等功能。
3.现有的按键结构,通常采用按钮的形式,对于骨传导耳机等体积较小的耳机而言,由于其本身体积小,其上设置的按钮就更小,使得人们使用按钮时较为不便,无法快速、准确的触碰按钮。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该按键结构使用更为方便。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
7.壳体,包括腔体以及连通所述腔体和外界的通孔;
8.开关,设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以及
9.按压面板,连接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按压面板包括与所述开关相对设置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至少部分悬空设置,能够在受到外力时向着所述开关弹性变形以触发所述开关。
10.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面板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基部,所述按压部一端与所述基部相连,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空间。
11.进一步地,所述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按压部的厚度,以使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空间。
12.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电路板,所述开关为轻触开关或者微动开关,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的厚度范围为0.1mm至1mm;所述按压部占按压面板表面积的50%以上。
14.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包括与所述开关位置对应且向着所述开关凸出的凸块。
15.进一步地,所述的按键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柔性垫,所述柔性垫安装在壳体上并密封住所述通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的按键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柔性垫相连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位于所述开关和所述柔性垫之间。
17.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设有外凸的柱部,所述柔性垫设有与所述柱部适配的定位孔,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凸块与所述柱部抵接。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按键结构。
19.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按键结构,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按压面板设于壳体外部,且按压面板设置有部分悬空的按压部,能够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来触发开关,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由于按压面板设于壳体外部,其按压部的尺寸能够做的更大,从而增大人手能够按压按压部的面积,使得人手操作按键结构时更容易接触到按压部,方便了人手对按键结构的操控。
22.2.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结构包括封住通孔的柔性垫,能够提高按键结构的防尘和防水性能,从而保证内部零部件长期、可靠的工作。
23.3.本实用新型中,按压部设置有向着开关凸出的凸块,且凸块和开关之间设置有按压件,使得按压部产生较小的形变即可触发开关,提高了按键结构的灵敏度,进一步方便了对按键结构的操控。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按键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25.图2是图1所示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按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图3所示的壳体连接有柔性垫时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柔性垫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图3所示的壳体连接有柔性垫和按压件时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本技术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
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7.如图1至图8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按键结构,包括壳体1、开关55以及按压面板57。
38.壳体1包括基壳部14以及自基壳部14外缘向外凸出的环状的侧壳部15,基壳部14和侧壳部15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零部件的腔体10,腔体10远离基壳部14的一端具有开口,以便于装入需要安装的零部件。
39.开关55与基壳部14相连,且位于腔体10内,开关55通常与电路板5相连,当开关55受到按压后,其将产生电信号并输送给电路板5,由电路板5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电路板5设于腔体10内,且与基壳部14固定连接,开关55设于电路板5上,其朝向基壳部14设置,开关55例如可以是轻触开关或者微动开关等。
40.参考图3,在基壳部14上开设有与开关55位置对应的通孔140,开关55能够从通孔140暴露至基壳部14外部,从而在按下按压面板57后,使按压面板57能够触发开关55。
4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按压面板57整体呈板状,其连接于基壳部14外侧,包括基部570以及与基部570相连的按压部571,其中,按压部571至少部分悬空设置,以使得按压按压部571后,能够使按压部571向着开关55发生弹性变形,进而触发开关55。本实施例中,按压部571一端与基部570相连,另一端悬空设置,其与基壳部14之间具有空间572,这样,在按压按压部571时,按压部571能够发生弹性变形,进而触发与其对应设置的开关55,而在失去按压力后,按压部571自然的回复形变,开关55也自行复位,而且,一端悬空的设置方式,能够更轻松的驱使按压部571变形,使用更为省力。
4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部570连接于基壳部14外侧,按压部571的厚度小于基部570的厚度,当基部570与基壳部14相连后,按压部571即悬空设置,与基壳部570之间形成供按压部571变形的空间572。显然的,按压部571越薄,其变形越容易,所需的驱使其变形的压力越小,但过薄的厚度,也会使得按压部571容易断裂,优选的,按压部571的厚度在0.1m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按压部571的厚度在0.4m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按压部571的厚度在0.6m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按压部571的厚度在1mm以下,以使得按压部571容易变形的同时,不容易断裂,可靠性更好。基部570与基壳部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可以通过胶粘连接,或者,参考图3,可以在基部570设置热熔柱576,通过热熔柱576与基壳部570相连。优选的,按压面板57朝向外部的表面为平整的表面,以使其外观更为美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基壳部14上设置凸台或者垫块,而基部570连接在凸台或者垫块上,也能够使得按压部571与基壳部570之间形成空间572。
43.为了便于按压部571接触开关55,如图1和图4所示,在按压部571朝向开关55的表面上设置有凸出的凸块573,凸块573的位置与开关55的位置对应设置,以使得凸块573与开关55的距离更为接近,在按压按压部571后,能够由凸块573更快、更方便的压下开关55。凸块573的形状不限,例如壳体是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等,本实施例中,凸块573呈圆台状。
4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按下按压面板57时,凸块573直接接触并按压开关55,即在凸块573和开关55之间未设置其他的零部件。
45.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按键结构还包括连接在基壳部14外表面上的柔性垫574,柔性垫574位于按压部571和开关55之间,且至少密封所述通孔140。由于柔
性垫574封住了通孔140,因此外界异物不会进入腔体10内,其防水防尘的效果更好,利于保护腔体10内的零部件,使内部的零部件能够长期可靠的工作。优选的,柔性垫574的材质为硅胶或者橡胶,其可通过粘连等方式连接在基壳部14上。如图3和图6所示,还可以在柔性垫574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外凸的定位块577,在基壳部14上开设有与定位块577适配的定位槽141,通过定位块577与定位槽141的配接,可以实现柔性垫574在基壳部14上的可靠定位。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柔性垫574具有弹性,因此其不会影响按压部571对开关55的挤压,按压部571能够驱使柔性垫574变形进而触发开关55。
46.进一步的,按键结构还包括与柔性垫574相连的按压件575,按压件575位于柔性垫574与开关55之间,凸块573与按压件575的位置对应,当按下按压部571时,凸块573驱使柔性垫574变形,使得按压件575压下开关55。按压件575的材质优选为塑料等硬质材料,其可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柔性垫574上。进一步优选的,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按压件575包括柱部5750,柔性垫574开设有与柱部5750适配的定位孔5740,柱部5750配接在定位孔5740内且与凸块573位置对应,柱部5750的端面5751优选与柔性垫574表面平齐或者外凸于柔性垫574表面,以使得按压按压部571时,凸块573直接挤压柱部5750的端面5751,而不与柔性垫574接触,这样们可以保护柔性垫574,防止因频繁挤压柔性垫574造成柔性垫574的损坏,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
47.由于按压面板57设于基壳部14外部,因此其面积可以方便的做大,使得人手能够方便的触碰并操作按压面板57,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按压面板57与基壳部14的外轮廓形状一致,以提高整体的美观性。进一步优选的,按压部571占按压面板57表面积的5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按压部571占按压面板57表面积的7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按压部571占按压面板57表面积的90%以上。
48.为了使得操作按键结构时更为省力,基部570设于按压部571一侧,这样按压部571的悬空长度能够做的更长,通过更少的力即可驱使其变形,从而使得按压按压部571更为省力。
4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包括上文所述的按键结构,如图9所示,该骨传导发声装置还包括盖体2、磁路组件3和音圈组件4。
50.盖体2与壳体1的侧壳部15相连,且位于腔体10的开口端,在盖体2与壳体1相连后,其封住所述开口。
51.磁路组件3与音圈组件4均设于腔体10内,且在腔体10内相对设置,其中,磁路组件3通过其弹片30与盖体2和壳体1相连,而音圈组件4则与壳体1相连,连接方式均可以是胶粘连接或者热熔连接亦或者两者结合使用。音圈组件4用于驱动磁路组件3振动,其与电路板5电连接,由电路板5供电,电路板5通过控制输入音圈组件4内的电流的大小及方向等参数,能够控制磁路组件3产生不同幅度、频率的振动,在盖体1与人体面部接触时,即可使人听到不同的声音。进一步的,可以通过按压按压面板57触发电路板5上的开关,从而使电路板5产生控制信号,例如控制骨传导发声装置进行开机、关机或者播放、暂停等。
52.具体的,音圈组件4包括线圈40、第一导磁件41和第一磁性件42,第一磁性件42和线圈40均与第一导磁件41相连,且均连接于第一导磁件41靠近磁路组件3的一侧,第一磁性件42、线圈40与第一导磁件4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可以是胶粘连接。磁路组件3则包括连接于盖体2和壳体1之间的弹片30,与弹片30相连的第二导磁件31以及连接于第二导磁
件31靠近音圈组件4一侧的第二磁性件32,弹片30与第二导磁件31之间以及第二磁性件32与第二导磁件31之间亦可以通过胶粘连接。由于弹片30具有弹性,因此,其在受力后能够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磁路组件3能够产生振动。
53.第一磁性件42和第二磁性件32为磁铁,例如钕铁硼磁铁,其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而第一导磁件41和第二导磁件31不具有磁性,但是能够为磁铁吸附,第一导磁件41和第二导磁件31例如可以是铁、镍、钴等铁磁金属。第一磁性件42和第二磁性件32同极相对布置,即第一磁性件42和第二磁性件32相互靠近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同,这使得第一磁性件42和第二磁性件32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的斥力。由于第一导磁件41和第二导磁件31能够为磁铁吸附,因此,在第一磁性件42和第二导磁件31之间将产生第一吸力,在第二磁性件32和第一导磁件41之间将产生第二吸力。优选的,第一吸力与第二吸力的合力与斥力相等,这就使得弹片30处于受力平衡状态,不会产生内应力,能够更好的响应因磁场的变化而导致的磁力的变化进行振动,达到更优的保真效果。
54.显然的,为了不影响磁路组件3的振动,磁路组件3与音圈组件4之间具有间隔空间33,盖体2也设有不影响弹片30变形的避让孔23。
55.如图10所示,弹片30整体呈片状,其包括本体300、环绕设置于本体300外部的外环体301以及连接在本体300和外环体301之间的若干连接臂302(本实施例中,连接臂302的数量为4个),其中,外环体301通过诸如胶粘等方式固连于盖体2和壳体1之间,而本体300则与第二导磁件31相连。在磁路组件3振动时,外环体301固定不动,通过连接臂302的弹性变形实现本体300以及第二导磁件31、第二磁性件32在振动时的位移。
5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按键结构或者上文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可穿戴设备例如可以是骨传导耳机、vr眼镜或者游戏外设硬件等。
57.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如下优点:
58.1.本实用新型中,按压面板设于壳体外部,且按压面板设置有部分悬空的按压部,能够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来触发开关,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由于按压面板设于壳体外部,其按压部的尺寸能够做的更大,从而增大人手能够按压按压部的面积,使得人手操作按键结构时更容易接触到按压部,方便了人手对按键结构的操控。
59.2.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结构包括封住通孔的柔性垫,能够提高按键结构的防尘和防水性能,从而保证内部零部件长期、可靠的工作。
60.3.本实用新型中,按压部设置有向着开关凸出的凸块,且凸块和开关之间设置有按压件,使得按压部产生较小的形变即可触发开关,提高了按键结构的灵敏度,进一步方便了对按键结构的操控。
61.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