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2208发布日期:2022-02-12 15: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硅片背面的第一富氢层、第一氧化硅层、氧化铝层及氮化硅层,所述硅片为p型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层与所述氮化硅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富氢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富氢层与所述氮化硅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氧化硅层和/或氮氧化硅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富氢层、第一氧化硅层、氧化铝层、第二富氢层、第二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及氮化硅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富氢层、第一氧化硅层、氧化铝层、第二富氢层、第二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均为单层结构,所述氮化硅层为多层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硅层的厚度范围为1-2nm,所述氧化铝层的厚度范围为5-15nm,所述第二氧化硅层的厚度范围为3-8nm,所述氮氧化硅层的厚度范围为15-25nm,所述氮化硅层的总厚度范围为50-80n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硅片背面的第一富氢层、第一氧化硅层、氧化铝层及氮化硅层,所述硅片为p型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ERC电池背面多层膜,通过在硅片背面设置第一富氢层以提升电池的体钝化效应,并在第一富氢层之后设置第一氧化硅层,用于减少硅片背面由于等离子体的轰击导致的缺陷密度,增加硅片背面的化学钝化的效果,从而提高电池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最终实现PERC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的提升。升。升。


技术研发人员:戴燕华 沈柔泰 赵福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2/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