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底托板及其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9020发布日期:2022-05-11 12:28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底托板及其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底托板及其电池。


背景技术:

2.目前,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产品中,普遍使用底托板作为其结构件的一部分,底托板位置在电芯底部和铝壳之间,用以将电芯和铝壳绝缘,以及使电解液充分浸润。
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电解液浸润效率,普遍采用在底托板上打贯穿孔的方案,也有在底托板上设置类似导流槽结构。如专利号为“202022287137.3”,名称为“一种动力电池底托板及其动力电池”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池底托板,该底托板为绝缘疏松结构,在底托板上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位置与上方绝缘片的通孔)位置相对应。上述底托板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以及保持电解液的作用,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会造成如下技术问题:底托板为绝缘疏松结构且底托板上设有导流槽,电解液通过绝缘疏松结构渗透到导流槽内,再穿过绝缘片底部的通孔进入电芯内部;该绝缘疏松结构类似于隔膜结构,存在一定的概率使掉落的粉末在通孔内堆积造成铝壳与电芯搭接短路,引起壳体腐蚀。
4.另外,底托板打贯穿孔或做成疏松结构,除了易造成铝壳与电芯内部短路外,还会造成电芯底部和底托板呈挤压状态,电芯底部可供电解液流通空间有限,使电解液流通不畅,造成浸润效果差,也最终影响电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底托板,提升电芯底部电解液浸润效果,降低电芯底部与铝壳短路接触的风险。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电芯底托板的电池。
7.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电芯底托板,包括托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板本体上设置至少一条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位于托板本体的边缘。
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具有若干条,每一导流槽均呈直线状,各导流槽之间相互平行地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地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12.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1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具有若干条,每一导流槽均呈直线状,各导流槽相互交错地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具有若干条,每一导流槽均呈直线状,部分导流槽之间相互平行地且与其余部分导流槽相互交错。
1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呈折线状,每一导流槽均具有至少一个起始端和至少一个
末端。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电芯底托板的电池,包括电芯、绝缘膜、电芯底托板及外壳,所述绝缘膜至少位于电芯的底部,电芯底托板位于电芯和绝缘膜的底部,电芯、绝缘膜、电芯底托板共同置于外壳内,在所述绝缘膜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电芯底托板导流槽的上方。
1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膜包覆在电芯的外周,绝缘膜位于电芯底部的部分设置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在绝缘膜上的排布与导流槽的形状对应。
1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体现在:
19.通过在电芯底托板上形成至少一条导流槽,导流槽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位于托板本体的边缘,与相应的托板本体边缘平齐,从而导流槽在托板本体上形成贯穿的通道,将相应的托板本体的两侧边缘的空间连通,电解液可以通过导流槽流入,经电芯底部的绝缘膜上的通孔进入电芯内部,从而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绝缘膜上的通孔与壳体之间的最短距离,有效避免了电芯底部与壳体的短路接触,并可提高电解液浸润速率和循环过程补液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电芯1、绝缘膜2、电芯底托板3、托板本体31、导流槽32、外壳4、通孔5。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底托板3,所述电芯底托板包括托板本体31,在托板本体31上设置至少一条导流槽32,导流槽32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位于托板本体31的边缘,与相应的托板本体31边缘平齐。
33.作为一种具体和优先的方案,导流槽32有若干条,各导流槽32均呈直线状,各导流槽32之间相互平行,在托板本体31上等间距地设置。
34.图1示出了一种具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导流槽32呈直线状,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为了方便描述,将其称为垂直方向的导流槽。导流槽32具有5根,5根导流槽32在托板本体31上大致等间距地分布。
35.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底托板,在电芯底托板上形成至少一条导流槽32,导流槽32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位于托板本体31的边缘,与相应的托板本体31边缘平齐,从而导流槽32在托板本体31上形成贯穿的通道,将相应的托板本体31的两侧边缘的空间连通,电解液可以通过导流槽32流入,经电芯底部的绝缘膜上的通孔5进入电芯1内部。该导流槽32结构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了绝缘膜2上的通孔5与壳体4之间的最短距离,有效避免了电芯1底部与壳体4的短路接触,并可提高电解液浸润速率和循环过程补液效果。
36.实施例2:
3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流槽32呈直线状,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一致;为了方便描述,将其称为水平方向的导流槽。导流槽32具有3根,5根导流槽32在托板本体31上大致等间距地分布。
38.实施例3:
3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流槽32呈直线状,导流槽中既有如图1所示的垂直方向的导流槽,又有如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的导流槽,垂直方向的导流槽与水平方向的导流槽交错地设置。
40.实施例4:
4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流槽32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为了方便描述,将其称为倾斜方向的导流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导流槽32与托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可以为锐角,也可以为钝角。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导流槽32的数量。
42.实施例5:
4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导流槽32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部分导流槽32的长度方向与托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两种倾斜角度的导流槽32交错地设置。
44.实施例6:
4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流槽32呈折线状,每一导流槽具有一个起始端和一个末端,每一导流槽的起始端和末端可以分别位于托板本体31相互平行的一对侧边上,也可以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侧边上。
46.实施例7:
47.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结构,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流槽32呈折线状,每一导流槽具有一个起始端和两个末端,呈倒立的“y”字形;当然,每一导流槽也可以具有两个起始端和一个末端,呈“y”字形。
48.实施例8:
4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使用了上述电芯底托板,包括电芯1、绝缘膜2、电芯底托板3及外壳4,绝缘膜2至少位于电芯1的底部,如以一个绝缘片的形式设置于电芯底部,位于电芯1与电芯底托板3之间。绝缘膜2也可以包覆在括电芯1的外周。本实施例中,绝缘膜2包覆在电芯1的外周,电芯底托板3位于电芯与绝缘膜的底部,电芯1、绝缘膜2、电芯底托板3共同置于外壳4内。位于电芯底部的绝缘膜2上开设有通孔5,通孔5位于电芯底托板上的导流槽32的上方。通孔5具有若干个,通孔5在绝缘膜上的排布与导流槽32的形状对应。
50.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通过在电芯底托板3上形成至少一条导流槽32,导流槽32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位于托板本体31的边缘,与相应的托板本体31边缘平齐,从而导流槽32在托板本体31上形成贯穿的通道,将相应的托板本体31的两侧边缘的空间连通,电解液可以通过导流槽32流入,经电芯底部的绝缘膜上的通孔5进入电芯1内部。该导流槽32结构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了绝缘膜2上的通孔5与壳体4之间的最短距离,有效避免了电芯1底部与壳体4的短路接触,并可提高电解液浸润速率和循环过程补液效果。
51.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芯一般理解为锂离子电池,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底托板结构也可以用在同原理的其他电芯中。
5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水平”、“垂直”、“内”、“外”、“侧边”、“宽度”、“长度”等指示的方位、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为视图正对人的视线看过去时,较长的边为长度方向,较短的边为宽度方向。对于排和列的定义为:较长的为排,较短的为列,此仅为了对方位、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
5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