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控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5079发布日期:2022-03-23 15:5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控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控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2.车用门控开关是用来控制车门处相应功能的设备,包括玻璃升降功能,其中,玻璃升降分为点动与一键升降,对于传统的玻璃升降功能门控开关是分别设置两个档位来实现功能,一般采用新开硅胶按键或是堵死其中一个档位来设置两个开关,然而新开模方式可很好实现功能但是新开模成本高,周期长,涉及零件多;堵死其中一个虽然时间上短、成本低但是产品行程小、力值低、手感降低,产品性能有所降低。
3.且由于硅胶按键的两个档位按压行程不相同,会产生多次按压手感,影响使用,因此,当前亟待出现一种能使硅胶按键两个不同行程档位变为统一行程档位、手感好、产品功能一致性好的门控开关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门控开关结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控开关结构,包括:档位调节板、外壳、底盖、按钮、顶杆、线路板组件以及硅胶按键;所述外壳和底盖相互扣合组成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线路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底盖内,所述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多组硅胶按键,所述硅胶按键上均设置有档位调节板,所述外壳上活动设置有按钮,所述顶杆为凵型结构,所述顶杆的凵型结构底部顶持在所述档位调节板的上端,所述顶杆的凵型结构向上延伸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按钮的底部,所述按钮按下时通过所述顶杆推动所述档位调节板以及硅胶按键,使硅胶按键与线路板组件接触并导通。
6.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档位调节板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线路板组件的档位分别设置有凸出定位柱和凹陷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和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线路板组件上对应的档位按键贴合。
7.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档位调节板的顶部对应于顶杆的位置分别并排设置有凸起第一按压部、第二按压部以及第三按压部,所述第三按压部位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按压部、第二按压部以及第三按压部的顶部为圆弧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门控开关结构通过设置两个不同行程的档位调节板,从而实现硅胶按键两个不同行程档位变为统一行程档位,按压部分圆弧面设计,不仅提高了产品功能一致性,还减少了按压接触面积,使压接点更准确,手感好,降低了零件加工精度,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控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档位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档位调节板的仰视图。
14.附图标记说明:
15.1、档位调节板;2、外壳;3、底盖;4、按钮;5、顶杆;6、线路板组件;7、硅胶按键;11、定位柱;12、定位孔;13、第一按压部;14、第二按压部;15、第三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17.参阅图1所示,所述门控开关结构包括档位调节板1、外壳2、底盖3、按钮4、顶杆5、线路板组件6以及硅胶按键7;所述外壳2和底盖3相互扣合组成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线路板组件6安装在所述底盖3内,所述线路板组件6上设置有多组硅胶按键7,所述硅胶按键7上均设置有档位调节板1,所述外壳2上活动设置有按钮4,所述顶杆5为凵型结构,所述顶杆5的凵型结构底部顶持在所述档位调节板1的上端,所述顶杆5的凵型结构向上延伸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按钮4的底部,所述按钮4按下时通过所述顶杆5推动所述档位调节板1以及硅胶按键7,使硅胶按键7与线路板组件6接触并导通,实现开关调节。
18.结合图2-3所示,所述档位调节板1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线路板组件6的档位分别设置有凸出定位柱11和凹陷的定位孔12,所述定位柱11和定位孔12分别与所述线路板组件6上对应的档位按键贴合,在顶杆5下压时,由于定位柱11和定位孔12下压过程中的运动行程不同,从而使硅胶按键两个不同行程档位变为统一行程档位。同时,所述定位柱11和定位孔12的区分也可以使安装方向更准确,避免装反。
19.所述档位调节板1的顶部对应于顶杆5的位置分别并排设置有凸起第一按压部13、第二按压部14以及第三按压部15,所述第三按压部15位于第一按压部13和第二按压部14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按压部13、第二按压部14以及第三按压部15的顶部为圆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按压部13以及第三按压部15的高度相同,靠近定位孔12一侧的第二按压部14的高度相较于第一按压部13以及第三按压部15可以略高,相应的可以弥补了硅胶按键7多模腔号行程力值差异问题,使产品总成手感一致。所述圆弧面的设计,可以保证在按压时所述档位调节板1可以左右摆动自我微调,提高产品功能一致性,同时由于是按压部是类筋结构,减少了按压接触面积,使压接点更准确,降低了零件加工精度。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门控开关结构通过设置两个不同行程的档位调节板1,从
而实现硅胶按键两个不同行程档位变为统一行程档位,按压部分圆弧面设计,不仅提高了产品功能一致性,还减少了按压接触面积,使压接点更准确,降低了零件加工精度,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2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门控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档位调节板(1)、外壳(2)、底盖(3)、按钮(4)、顶杆(5)、线路板组件(6)以及硅胶按键(7);所述外壳(2)和底盖(3)相互扣合组成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线路板组件(6)安装在所述底盖(3)内,所述线路板组件(6)上设置有多组硅胶按键(7),所述硅胶按键(7)上均设置有档位调节板(1),所述外壳(2)上活动设置有按钮(4),所述顶杆(5)为凵型结构,所述顶杆(5)的凵型结构底部顶持在所述档位调节板(1)的上端,所述顶杆(5)的凵型结构向上延伸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按钮(4)的底部,所述按钮(4)按下时通过所述顶杆(5)推动所述档位调节板(1)以及硅胶按键(7),使硅胶按键(7)与线路板组件(6)接触并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板(1)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线路板组件(6)的档位分别设置有凸出定位柱(11)和凹陷的定位孔(12),所述定位柱(11)和定位孔(12)分别与所述线路板组件(6)上对应的档位按键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板(1)的顶部对应于顶杆(5)的位置分别并排设置有凸起第一按压部(13)、第二按压部(14)以及第三按压部(15),所述第三按压部(15)位于第一按压部(13)和第二按压部(14)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按压部(13)、第二按压部(14)以及第三按压部(15)的顶部为圆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控开关结构,该门控开关结构包括:档位调节板、外壳、底盖、按钮、顶杆、线路板组件以及硅胶按键;所述外壳和底盖相互扣合组成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线路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底盖内,所述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多组硅胶按键,所述硅胶按键上均设置有档位调节板,所述外壳上活动设置有按钮,所述顶杆底部顶持在所述档位调节板的上端,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按钮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不同行程的档位调节板,从而使硅胶按键两个不同行程档位变为统一行程档位,按压部分圆弧面设计,不仅提高了产品功能一致性,还减少了按压接触面积,使压接点更准确,手感好,降低了零件加工精度,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龚敏 马运凡 史国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