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针料带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7932发布日期:2022-04-27 12:48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眼针端子料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鱼眼针料带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行业中,通过使用锡膏来焊接电子连接器端子焊脚与印刷电路板的工艺正在慢慢减少。反之,越来越多的电子连接器产品采用端子压接工艺,来使得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稳定的接触导通。
3.现有技术中,鱼眼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压接端子结构,现有的鱼眼针的结构:依次包括基部、与所述基部相连的两个弹性部以及与两个弹性部和插脚部;所述弹性部呈圆弧线状,两弹性部相向设置,并且所述的两弹性部之间形成鱼眼孔。鱼眼针是由薄金属带经过高速冲压机冲压而成,然而,在传统技术中,一个金属带作为一个料带以连续冲模方式冲压出鱼眼针及料带组合形式的中间产品,一个料带上通常只冲压一种形状尺寸的鱼眼针,而且,相邻两个鱼眼针需要保持较大间距,以确保鱼眼针的鱼眼部位冲压操作,如此,金属带的料带的废料占面积较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对于不同尺寸或形状的端子,需要分别冲压获得,导致需配置多款冲压模具,冲压生产制作效率也受局限,难以进一步提升。
4.还有,所述鱼眼针在安装到插孔的过程中,由于鱼眼针与插孔之间的连接关系均非固定连接,如果弹性部的横截面偏小,弹性部受挤压就容易发生弹性收缩,这样端子在插入时会比较轻松,但插装后容易从插孔内退出,端子一旦从插孔中退出就会发生断路,电连接不可靠;如果弹性部的横截面较大,弹性部受挤压不易发生弹性收缩,这样端子插装后不易从插孔中退出从而形成可靠电连接,但端子在插入时会比较费力。
5.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眼针料带排布结构,其主要是通过在同一料带结构上交替式布置不同长度的鱼眼针,使得相邻鱼眼针的鱼眼部位置错开,这样,可以有效缩小相邻鱼眼针的间距,减少料带上废料面积,同时,对鱼眼针冲压料带进行一次冲料可获得不同端子,冲压效率得以提升;
7.其另一目的是,通过鱼眼针的鱼眼部的结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鱼眼针在插装到插孔的过程中,弹性部横截面偏小或者较大所存在的脱落以及费力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9.一种鱼眼针料带排布结构,包括有料带和一体连接于料带上的若干第一鱼眼针、第二鱼眼针;所述料带包括有间距平行布置的第一料带、第二料带,所述第一鱼眼针、第二鱼眼针沿料带长度方向交替式间距布置;
10.所述第一鱼眼针、第二鱼眼针均包括有一体连接的鱼眼部和连接部;
11.所述第一鱼眼针的鱼眼部经第一分料带连接至第二料带上,所述第二鱼眼针的鱼眼部直接连接至第二料带上,使得:第一鱼眼针的鱼眼部远离第二料带,第二鱼眼针的鱼眼
部靠近第二料带,相邻第一鱼眼针和第二鱼眼针的鱼眼部位置错开。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朝向第一料带延伸,且连接部的延伸末端与第一料带保持间距,所述第一料带朝向第二料带所在侧一体延伸有若干第二分料带,所述第二分料带分别位于相邻第一鱼眼针和第二鱼眼针的连接部之间,第一鱼眼针和第二鱼眼针的连接部的两侧均具有第一裁切位,所述第二分料带连接至相邻第一鱼眼针和第二鱼眼针的连接部的第一裁切位。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有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及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鱼眼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段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则作为连接部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一裁切位设置于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的两侧均具有第二裁切位,相邻第一鱼眼针和第二鱼眼针的第一裁切位通过第三分料带一体连接。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鱼眼针的第一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一弯折位,在第二鱼眼针的第一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二弯折位,所述第一弯折位离第二料带的距离大于第二弯折位离第二料带的距离,使得:第一鱼眼针的第一弯折位与第二鱼眼针的第二弯折位形成错位。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鱼眼针和第二鱼眼针的第三连接段上均设置有第三弯折位,两者的第三弯折位的位置齐平。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料带上设置有多个沿料带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定位孔。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鱼眼部具有依次一体连接的插脚部、弹性部、基部和连接肩部;
18.所述弹性部包括有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呈外拱形设计,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均包括有弹性接触段和分别一体连接于弹性接触段的两端的斜向延伸段,其一斜向延伸段之远离弹性接触段的端部一体连接于插脚部,其另一斜向延伸段远离弹性接触段的端部一体连接于基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弹性接触段的相背侧均具有弹性接触平面;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相对设置且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之间围成鱼眼孔。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脚部的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的端部周侧朝向端部中心渐小设置。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同一料带结构上交替式布置不同长度的鱼眼针,使得相邻鱼眼针的鱼眼部位置错开,这样,可以有效缩小相邻鱼眼针的间距,减少料带上废料面积,同时,对鱼眼针冲压料带进行一次冲料可获得不同端子,冲压效率得以提升;
21.其次是,通过鱼眼针的鱼眼部的结构设计,所述弹性部朝向插脚部逐渐缩小,一方面,所述弹性部靠近插脚部的一端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弹性收缩,在鱼眼针插入插孔时会比较轻松省力;因而在鱼眼针插入插孔时会比较轻松省力;另一方面,由于弹性接触段的设计,所述弹性部靠近基部的一端受挤压时不易发生弹性收缩,当鱼眼针插装到位后,两端的斜向延伸段均会对弹性接触段产生较大的保持力,防止鱼眼针从插孔内退出,由于是面
接触,终与插孔的孔壁紧密接触,连接更加牢固、信号传送更加可靠。
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鱼眼部的正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鱼眼部的侧视图;
26.图4是图2中y-y处局部截面图;
27.图5是图2中x-x处局部截面图;
28.图6是第一鱼眼针、第二鱼眼针弯折后的状态示图。
29.附图标识说明:
30.10、料带11、第一料带
31.12、第二料带13、第一分料带
32.14、第二分料带15、第三分料带
33.16、定位孔
34.20、第一鱼眼针
ꢀꢀꢀꢀꢀ
21、鱼眼部
35.211、插脚部
ꢀꢀꢀꢀꢀꢀꢀꢀ
212、弹性部
36.213、基部
ꢀꢀꢀꢀꢀꢀꢀꢀꢀꢀ
214、连接肩部
37.215、第一弹性部
ꢀꢀꢀꢀ
216、第二弹性部
38.217、弹性接触段
ꢀꢀꢀꢀ
218、斜向延伸段
39.219、弹性接触平面
40.22、连接部
ꢀꢀꢀꢀꢀꢀꢀꢀꢀ
23、第一裁切位
41.24、第二裁切位
ꢀꢀꢀꢀꢀ
25、鱼眼孔
42.221、第一连接段
ꢀꢀꢀꢀ
222、第二连接段
43.223、第三连接段
ꢀꢀꢀꢀ
224、第一弯折位
44.225、第二弯折位
ꢀꢀꢀꢀ
226、第三弯折位
45.227、第一锥形部
ꢀꢀꢀꢀ
30、第二鱼眼针。
具体实施方式
46.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48.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了鱼眼针在料带上的排布具体结构。
49.一种鱼眼针料带排布结构,包括有料带10和一体连接于料带10上的若干第一鱼眼针20、第二鱼眼针30;所述料带10包括有间距平行布置的第一料带11、第二料带12,所述第一鱼眼针20、第二鱼眼针30沿料带长度方向交替式间距布置;
50.所述第一鱼眼针20、第二鱼眼针30均包括有一体连接的鱼眼部21和连接部22;所述第一鱼眼针20的鱼眼部21经第一分料带13连接至第二料带12上,所述第二鱼眼针30的鱼眼部21直接连接至第二料带12上,使得:第一鱼眼针20的鱼眼部21远离第二料带12,第二鱼眼针30的鱼眼部21靠近第二料带12,相邻第一鱼眼针20和第二鱼眼针30的鱼眼部21位置错开;这样,可以有效缩小相邻鱼眼针的间距,减少料带上废料面积,同时,对鱼眼针冲压料带进行一次冲料可获得不同端子,冲压效率得以提升。
51.所述连接部22朝向第一料带11延伸,且连接部22的延伸末端与第一料带11保持间距,所述第一料带11朝向第二料带12所在侧一体延伸有若干第二分料带14,所述第二分料带14分别位于相邻第一鱼眼针20和第二鱼眼针30的连接部22之间,第一鱼眼针20和第二鱼眼针30的连接部22的两侧均具有第一裁切位23,所述第二分料带14连接至相邻第一鱼眼针20和第二鱼眼针30的连接部22的第一裁切位23。
52.优选地,所述连接部22包括有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21、第二连接段222及第三连接段223,所述第一连接段221的一端连接于鱼眼部21,所述第一连接段2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段22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22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段223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段223的另一端则作为连接部22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一裁切位23设置于第二连接段222与第三连接段22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二连接段222的连接处的两侧均具有第二裁切位24,相邻第一鱼眼针20和第二鱼眼针30的第一裁切位23通过第三分料带15一体连接。
53.如图1和图6所示,在第一鱼眼针20的第一连接段221上设置有第一弯折位224,在第二鱼眼针30的第一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二弯折位225,所述第一弯折位224离第二料带12的距离大于第二弯折位225离第二料带12的距离,使得:第一鱼眼针20的第一弯折位224与第二鱼眼针30的第二弯折位225形成错位。所述第一鱼眼针20和第二鱼眼针30的第三连接段223上均设置有第三弯折位226,两者的第三弯折位226的位置齐平,这样,可以一次性将第一鱼眼针20和第二鱼眼针30在第三弯折位226处对第三连接段223进行弯折操作。
54.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料带上设置有多个沿料带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定位孔16,以供后续冲压制作过程中更好地定位。
55.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鱼眼部21具有插脚部211、弹性部212、基部213和连接肩部214,所述插脚部211、弹性部212、基部213和连接肩部214依次(例如自下而上)一体结构,所述基部213连接于弹性部212,所述连接肩部214的下端连接于弹性部212的上端,所述弹性部212的下端连接于插脚部211的上端,所述插脚部211的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锥形部227,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锥形部227的端部周侧朝向端部中心渐小设置,方便插脚部211顺利插入pcb板的插孔内。
56.具体而言,所述弹性部212和连接肩部214各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部212包括有第一弹性部215和第二弹性部216,所述连接肩部214具有第一连接肩部和第二连接肩部,所述第一弹性部215和第二弹性部216呈外拱形设计,所述第一弹性部215和第二弹性部216均包括有弹性接触段217和分别一体连接于弹性接触段217的两端的斜向延伸段218,其一斜向延伸段218之远离弹性接触段217的端部一体连接于插脚部211,其另一斜向延伸段218远离弹性接触段217的端部一体连接于基部213,所述第一弹性部215和第二弹性部216的弹性接触段217的相背侧均具有弹性接触平面219。所述第一弹性部215和第二弹性部216相对设置
且相互面对的内壁面之间围成鱼眼孔25,所述鱼眼孔25呈菱形;当鱼眼部21插入pcb板的插孔内,第一弹性部215和第二弹性部216的弹性接触平面219与pcb板的插孔形成面接触,相比传统技术中鱼眼部的弹性部是点接触的设计而言,本实施例之鱼眼部与pcb板的插接结合稳固性更好。
[0057] 所述弹性部212朝向插脚部211逐渐缩小(即靠近插脚部的一端)这样一来,弹性部212靠近插脚部211的一端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弹性收缩,因而在鱼眼针插入插孔时会比较轻松省力;由于弹性接触段的设计,所述弹性部212靠近基部213的一端受挤压时不易发生弹性收缩,当鱼眼针插装到位后,两端的斜向延伸段218均会对弹性接触段217产生较大的保持力,防止鱼眼针从插孔内退出,由于是面接触,始终与插孔的孔壁紧密接触,连接更加牢固、信号传送更加可靠。 所述第一连接肩部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弹性部215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肩部的下端连接于第二弹性部216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肩部和第二连接肩部分别位于鱼眼孔25的上方。
[0058]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弹性部具有第一圆弧接触区和第一圆弧倒角区,
[0059]
第二弹性部具有和第二圆弧接触区和第二圆弧倒角区,所述第一圆弧倒角区和第二圆弧倒角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圆弧接触区和第二圆弧接触区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对称设置。
[0060]
所述连接部具有插针区和限位部,所述插针区和限位部位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肩部和第二连接肩部分别连接于限位部,所述插针区的上端为上小下大的第二锥形部,此处设计为梯形锥台,方便插针区的插接使用。
[0061]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同一料带结构上交替式布置不同长度的鱼眼针,使得相邻鱼眼针的鱼眼部位置错开,这样,可以有效缩小相邻鱼眼针的间距,减少料带上废料面积,同时,对鱼眼针冲压料带进行一次冲料可获得不同端子,冲压效率得以提升;
[0062]
其次是,通过鱼眼针的鱼眼部的结构设计,所述弹性部朝向插脚部逐渐缩小,一方面,所述弹性部靠近插脚部的一端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弹性收缩,在鱼眼针插入插孔时会比较轻松省力;因而在鱼眼针插入插孔时会比较轻松省力;另一方面,由于弹性接触段的设计,所述弹性部靠近基部的一端受挤压时不易发生弹性收缩,当鱼眼针插装到位后,两端的斜向延伸段均会对弹性接触段产生较大的保持力,防止鱼眼针从插孔内退出,由于是面接触,终与插孔的孔壁紧密接触,连接更加牢固、信号传送更加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