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变压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0077发布日期:2022-06-02 02:5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变压器骨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变压器是生活中以及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器件,变压器的存在越来越重要,变压器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结构合理性,传统技术中,绕组设置于磁芯上后再装设于骨架上,绕组的引出线需要引出骨架并与引脚连接;但是,现有的变压器骨架结构设计欠佳,引出线在骨架上导引定位麻烦,使用不便,同时,引出线过长时没有固定位置,容易与其他电线接触并出现短路现象,使用不稳定。
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变压器骨架,其通过导线槽和限位部的设计,以实现引出线在骨架上的导引定位,再利用限位部对磁芯、绕组的限位,有利于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定位,同时,让位空间的设置,有利于引出线在腔体内的固定,避免引出线与其他电线接触并出现短路现象,使用稳定。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功能变压器骨架,包括有骨架本体;其中:所述骨架本体具有前端敞口的腔体,所述骨架本体的上端开设有连通于腔体的导线口,所述导线口的左、右端均贯通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骨架本体的左右侧,所述导线槽的上端连通于导线口;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导线口的下方,所述限位部与导线口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线槽为上宽下窄的凹槽。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部上设置有防呆凸部。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呆凸部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限位部的左、右侧。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呆凸部的前端面为斜面设置。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导引凹槽。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设置有引脚,所述引脚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引脚镶嵌式成型于骨架本体的下端左右侧,并位于导线槽的侧旁。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骨架本体的下端左右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引凹槽,两个引脚分别设置于第二导引凹槽内,左、右侧的第二导引凹槽与相应侧的导线槽连通并呈l形槽设置。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骨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呈l形设置,所述挡板包括有上板部和下板部,所述上板部设置于骨架本体的一侧并位于导线槽的前方,所述下板部连接于骨架本体的下端。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骨架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层。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导线槽和限位部的设计,使得绕组的引出线自导线口伸出并设置于导线槽内,以实现引出线在骨架上的导引定位,再利用限位部对磁芯、绕组的限位,有利于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定位,同时,让位空间的设置,有利于引出线在腔体内的固定,避免引出线与其他电线接触并出现短路现象,使用稳定,适用范围广;
17.其次是,导线槽为上宽下窄的凹槽,有效固定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不易松脱,可靠性高,同时,防呆凸部的设置,保证了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准确,且,第一导引凹槽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定位准确;
18.以及,第二导引凹槽的设置,以使引出线的表面分别藏于导线槽、第二导引凹槽内,从而避免了引出线与其他电线接触并出现短路现象,保证了变压器的使用稳定,同时,挡板的设置,利用挡板将变压器相对于pcb板保持有距离,使得变压器底部有放置其他电子元件的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缩小充电器的整体尺寸,且,散热层的设置,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识说明:
24.10、骨架本体
ꢀꢀꢀꢀꢀꢀꢀꢀꢀꢀꢀꢀꢀꢀꢀ
101、腔体
25.102、导线口
ꢀꢀꢀꢀꢀꢀꢀꢀꢀꢀꢀꢀꢀꢀꢀꢀ
103、让位空间
26.104、第二导引凹槽
ꢀꢀꢀꢀꢀꢀꢀꢀꢀꢀ
11、导线槽
27.12、限位部
ꢀꢀꢀꢀꢀꢀꢀꢀꢀꢀꢀꢀꢀꢀꢀꢀꢀ
121、第一导引凹槽
28.13、防呆凸部
ꢀꢀꢀꢀꢀꢀꢀꢀꢀꢀꢀꢀꢀꢀꢀ
14、引脚
29.15、挡板
ꢀꢀꢀꢀꢀꢀꢀꢀꢀꢀꢀꢀꢀꢀꢀꢀꢀꢀꢀ
151、上板部
30.152、下板部
ꢀꢀꢀꢀꢀꢀꢀꢀꢀꢀꢀꢀꢀꢀꢀꢀ
16、散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32.一种多功能变压器骨架,包括有骨架本体10;其中:所述骨架本体10具有前端敞口的腔体101,所述骨架本体10的上端开设有连通于腔体101的导线口102,所述导线口102的左、右端均贯通骨架本体10,所述骨架本体10上设置有导线槽11,所述导线槽11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骨架本体10的左右侧,所述导线槽11的上端连通于导线口102;所述腔体101内设置有限位部12,所述限位部12位于导线口102的下方,所述限位部12与导线口102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103;如此,通过导线槽和限位部的设计,以实现引出线在骨架上的导引定位,再利用限位部对磁芯、绕组的限位,有利于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定位,同时,让位空间的设置,有利于引出线在腔体内的固定,避免引出线与其他电线接触并出现短路现象,
使用稳定。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槽11为上宽下窄的凹槽;还有,所述限位部12上设置有防呆凸部13,所述防呆凸部13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限位部12的左、右侧;优选地,所述防呆凸部13的前端面为斜面设置,且,所述限位部1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导引凹槽121;如此,有效固定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不易松脱,可靠性高,同时,防呆凸部的设置,保证了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准确,且,第一导引凹槽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定位准确。
34.还设置有引脚14,所述引脚14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引脚14镶嵌式成型于骨架本体10的下端左右侧,并位于导线槽11的侧旁;此处,所述骨架本体10的下端左右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引凹槽104,两个引脚14分别设置于第二导引凹槽104内,左、右侧的第二导引凹槽104与相应侧的导线槽11连通并呈l形槽设置。
35.以及,所述骨架本体10的外侧设置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呈l形设置,所述挡板15包括有上板部151和下板部152,所述上板部151设置于骨架本体10的一侧并位于导线槽11的前方,所述下板部152连接于骨架本体10的下端;优选地,所述骨架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层16,所述散热层16为tpu散热层;如此,挡板的设置,利用挡板将变压器相对于pcb板保持有距离,使得变压器底部有放置其他电子元件的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缩小充电器的整体尺寸,且,散热层的设置,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36.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导线槽和限位部的设计,使得绕组的引出线自导线口伸出并设置于导线槽内,以实现引出线在骨架上的导引定位,再利用限位部对磁芯、绕组的限位,有利于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定位,同时,让位空间的设置,有利于引出线在腔体内的固定,避免引出线与其他电线接触并出现短路现象,使用稳定,适用范围广;
37.其次是,导线槽为上宽下窄的凹槽,有效固定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不易松脱,可靠性高,同时,防呆凸部的设置,保证了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准确,且,第一导引凹槽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磁芯、绕组在腔体内的安装定位准确;
38.以及,第二导引凹槽的设置,以使引出线的表面分别藏于导线槽、第二导引凹槽内,从而避免了引出线与其他电线接触并出现短路现象,保证了变压器的使用稳定,同时,挡板的设置,利用挡板将变压器相对于pcb板保持有距离,使得变压器底部有放置其他电子元件的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缩小充电器的整体尺寸,且,散热层的设置,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