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142发布日期:2022-08-12 20:4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制造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


背景技术:

2.蓄电池粘封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胶水粘封,粘封分为正封与倒封,蓄电池正封是将胶水注入到电池槽的胶槽上,然后将电池盖板盖于电池槽上,但因电池盖板重量较轻,且偶尔存在变形的情况,一般粘封时会将重物压在电池盖上以达到密封要求。但重物压胶时会存在压力不均匀的问题,无法确保每一处都粘封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以提高电池粘封质量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包括垫圈、垫块和紧固件,所述的垫圈内径大于蓄电池的盖板的极柱孔,所述的垫圈的高度高于极柱露出蓄电池盖板的部分的高度,垫圈用于外套在蓄电池的极柱上,垫块压于垫圈之上,垫块中间设有通孔,紧固件用于向下穿过垫块的通孔并与极柱顶部的螺栓孔连接紧固。紧固件紧固的力向下经过垫块和垫圈的2次传递,作用于蓄电池的盖板上时,力量变得均匀,盖板可完全贴合于电池槽上,能够有效提升粘封的均匀性,保证电池盖与电池槽接触的各部分粘封良好,提高电池粘封质量。
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紧固件采用螺栓、平垫圈和弹簧垫圈组合。相比于防松螺栓,采用该紧固件组合成本更低。
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垫圈内径比极柱孔外径大2-5mm。可有效避开极柱孔,避免安装干涉。
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垫圈的高度比极柱露出盖板部分的高度高2-5mm。可有效避免上面的垫块与极柱顶端相碰,避免损伤极柱。
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垫块为方形,垫块的边长为1.1-1.3倍的垫圈外径。方形垫块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全面覆盖住垫圈外径,便于压力的优化传递。
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垫块的厚度为垫圈厚度的0.4-0.6倍。在保证良好的压力传递效果时,该尺寸范围可以有效降低垫块的重量,降低成本。
10.有益效果:紧固件紧固的力向下经过垫块和垫圈的2次传递,作用于蓄电池的盖板上时,力量变得均匀,盖板可完全贴合于电池槽上,能够有效提升粘封的均匀性,保证电池盖与电池槽接触的各部分粘封良好,提高电池粘封质量。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蓄电池盖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蓄电池盖板上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蓄电池;2、盖板;3、垫圈;4、垫块;5、紧固件;6、极柱;201、极柱孔;501、螺栓;502、平垫圈;503、弹簧垫圈;60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如图1、2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包括垫圈3、垫块4和紧固件5,垫圈3内径大于蓄电池1的盖板2的极柱孔201,垫圈3的高度高于极柱6露出蓄电池1盖板2的部分的高度,垫圈3用于外套在蓄电池1的极柱6上,垫块4压于垫圈3之上,垫块4中间设有通孔,紧固件5用于向下穿过垫块4的通孔并与极柱6顶部的螺栓孔601连接紧固。
16.为了降低成本,本实例中,紧固件5采用螺栓501、平垫圈502和弹簧垫圈503组合。相比于防松螺栓501,采用该紧固件5组合成本更低。
17.为了避免干涉,本实例中,垫圈3内径比极柱孔201孔径大3mm。可有效避开极柱孔201,避免安装干涉。
18.为了避免垫块4与极柱6顶端相碰,本实例中,垫圈3的高度比极柱6露出蓄电池1盖板2部分的高度高3mm。可有效避免垫圈3上面的垫块4与极柱6顶端相碰,避免损伤极柱6。
19.为了实现有效的压力传递,本实例中,垫块4为方形,垫块4的边长为1.1-1.3倍的垫圈3外径。方形垫块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全面覆盖住垫圈3外径,便于压力的优化传递。
20.为了降低成本,垫块4的厚度为垫圈3厚度的0.5倍。在保证良好的压力传递效果时,该尺寸范围可以有效降低垫块4的重量,降低成本。
21.紧固件5紧固的力向下经过垫块4和垫圈3的2次传递,作用于蓄电池1的盖板2上时,力量变得均匀,盖板2可完全贴合于电池槽上,能够有效提升粘封的均匀性,保证电池盖与电池槽接触的各部分粘封良好,提高电池粘封质量。
22.以上图1、2所示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圈(3)、垫块(4)和紧固件(5),所述的垫圈(3)内径大于蓄电池(1)的盖板(2)的极柱孔(201),所述的垫圈(3)的高度高于极柱(6)露出蓄电池(1)盖板(2)的部分的高度,垫圈(3)用于外套在蓄电池(1)的极柱(6)上,垫块(4)压于垫圈(3)之上,垫块(4)中间设有通孔,紧固件(5)用于向下穿过垫块(4)的通孔并与极柱(6)顶部的螺栓孔(601)连接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5)采用螺栓(501)、平垫圈(502)和弹簧垫圈(503)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圈(3)内径比极柱孔(201)外径大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圈(3)的高度比极柱(6)露出盖板(2)部分的高度高2-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4)为方形,垫块(4)的边长为1.1-1.3倍的垫圈(3)外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4)的厚度为垫圈(3)厚度的0.4-0.6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正封工装,涉及蓄电池制造工装领域。蓄电池正封是将胶水注入到电池槽的胶槽上,然后将电池盖盖于电池槽上,因电池盖重量较轻,且偶尔存在变形的情况,一般粘封时会将重物压在电池盖上以达到密封要求,会存在压力不均匀的问题,无法确保粘封质量。本实用新型包括垫圈、垫块和紧固件,垫圈内径大于蓄电池的极柱孔,垫圈高度高于极柱露出蓄电池盖板部分的高度,垫圈外套在蓄电池极柱上,垫块压于垫圈之上,紧固件向下穿过垫块的通孔并与蓄电池极柱顶部的螺栓孔连接紧固。本工装可使盖板可完全贴合于电池槽上,能够有效提升粘封的均匀性,提高电池粘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民 陈苏祥 孟晨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