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1368发布日期:2022-08-03 05:0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以及具有该动力电池包的车辆。


背景技术:

2.电池包一般是由多个电芯通过串联、并联的方式组成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内的电芯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的话,会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减弱电池包的放电能力,缩短电池包的寿命,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3.对于电池包而言,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则需要在电池包上增设散热系统。然而,散热系统的部件和线路则会占据电池包的一部分空间,增加了电池包整体重量,同时散热系统控制方式复杂,且增设散热系统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旨在解决电池包的整体重量较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以及多个电芯,所述电池包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分隔形成沿朝向所述电芯的大面方向延伸的电池放置通道以及散热通道,并且,所述电池放置通道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散热通道,各所述电芯置于对应的所述电池放置通道内。
7.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将电池包壳体的容置空间分隔形成多个电池放置通道以及多个散热通道,电池放置通道和散热通道均沿电芯的大面方向延伸,并且,电池放置通道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这样,电芯的工作产热可通过散热通道散出至电池包壳体的外部。本技术的动力电池包通过散热通道进行散热,减小了散热系统的部件和线路的重量,使得动力电池包整体重量大幅降低。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放置通道和所述散热通道沿朝向所述电芯的小面方向交替间隔设置。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底部还设有防撞凸起部,所述防撞凸起部与所述电池放置通道相对应。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分别连接于各所述电芯的总正极和各所述电芯的总负极的两个引出线;
11.其中,所述极引出线包括连接于各所述电芯的总正极或总负极的引线本体、包覆于所述引线本体的外侧的绝缘层以及安装于所述电池包壳体上且用于限位所述绝缘层的套件。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子壳体以及设于两个所述子壳体的连接处的螺母托结构,所述子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螺母托结构的第一连接
孔。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托结构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管体以及限位于所述管体内的锁紧螺母,所述管体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连通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止动部,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止动部相适配的止动适配部。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动部为内螺纹段,所述止动适配部为外螺纹段,并且,所述锁紧螺母在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滑动。
16.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子壳体相连接处的端面内凹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述电芯的大面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螺母托结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子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两个所述子壳体的连接处的螺母托结构,所述子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螺母托结构的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子壳体远离连接处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1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19.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在具有上述动力电池包的基础上,车辆的整体重量可以更轻,续航里程更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壳体的局部剖面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局部剖面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另一局部剖面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剖面图;
27.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9.100、动力电池包;10、电池包壳体;20、电芯;10a、容置空间;10a1、电池放置通道;10a2、散热通道;30、防撞凸起部;40、引出线;41、引线本体;42、绝缘层;43、套件;11、子壳体;12、螺母托结构;121、管体;122、锁紧螺母;10b、第一连接孔;1211、止动部;1221、止动适配部;10c、容置槽;10d、第二连接孔;10e、注液孔;50、防爆阀。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请参考图1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100,包括电池包壳体10 以及多个电芯20。电池包壳体10内具有容置空间10a,容置空间10a分隔形成沿朝向电芯20的大面方向延伸的电池放置通道10a1以及散热通道10a2。这里,如图1所示,电芯20的大面方向y是指电芯20的截面面积较大的截面方向,相对的,电芯20的小面方向x是指电芯20的截面面积较小的截面方向。这样,电池放置通道10a1与散热通道10a2相邻接的面积最大,散热效率最高。
35.并且,电池放置通道10a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10a2,各电芯20 置于对应的电池放置通道10a1内。可以理解地,电池放置通道10a1的两个大的端面均可通过散热通道10a2进行散热,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率。
36.电池放置通道10a1和散热通道10a2的组合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两个电池放置通道10a1相邻接,在两个电池放置通道10a1的两个端侧均设置一个散热通道10a2,因此,相邻接的电池放置通道10a1的数量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来确定。或者,电池放置通道10a1与散热通道10a2交替设置,即每个电池放置通道10a1均有两个相邻的散热通道10a2。或者,还可增加每个电池放置通道10a1相邻的散热通道10a2,如,在电池放置通道10a1的相对两侧各设置两个散热通道10a2等。
37.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包100,将电池包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a分隔形成多个电池放置通道10a1以及多个散热通道10a2。电池放置通道10a1和散热通道10a2均沿电芯20的大面方向延伸,并且,电池放置通道10a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通道10a2,这样,电芯20的工作产热可通过散热通道10a2散出至电池包壳体10的外部。本技术的动力电池包100通过散热通道10a2进行散热,减小了散热系统的部件和线路的重量,使得动力电池包100整体重量大幅降低。
38.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10上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10a 的注液孔10e,注液孔10e与各电池放置通道10a1相连通,用于向各电池放置通道10a1注入电解液,即,各电池放置通道10a1可用于放置电芯20和电解液。同时,电池包壳体10上还设有防爆阀50。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电池放置通道10a1是独立的,即各电池放置通道10a1 之间互不连通。这里,能够保证其内的电芯20的安全性,避免热失控发生后,影响邻近的电芯20。同时,电池放置通道10a1内还可充入电解液或导热介质,帮助带电芯20散热。
40.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散热通道10a2相连通,以实现各电芯20的工作温度的均匀性。例如,各散热通道10a2依次连通,这样,形成的电芯20工作产热能够沿散热通道10a2内循环流动,加快散热。
41.具体地,在散热通道10a2内填充散热介质,利用散热介质提高散热效率。可以理解地,散热介质的形态可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例如,气态散热介质为低温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或者,液态散热介质为冷却液;而固态散介质为导热胶体。
42.具体地,请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放置通道10a1和散热通道10a2 沿朝向电芯20的小面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地,每个电池放置通道10a1 的两个大面侧均有散热通道10a2,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率。
43.请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10的底部还设有防撞凸起部30,防撞凸起部30与电池放置通道10a1相对应。可以理解地,防撞凸起部30能够降低对电芯20的冲击,提高动力电池包100使用的安全性。
44.具体地,防撞凸起部30的内部具有吸能空间,在受到撞击时,防撞凸起部 30的吸能空间能够收缩而吸收部分冲击能量。或者,在吸能空间内填充吸能材料,进一步地提高吸收外界冲击的能力。
45.防撞凸起部30远离电池包壳体10的底部一侧还可与车辆的车身相连接,这样,通过防撞凸起部30的传动作用,外界冲击力还能够通过车身来吸收。
46.请参考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包100还包括分别连接于各电芯 20的总正极和各电芯20的总负极的两个引出线40。可以理解地,各电芯20 可通过导线进行串、并联连接,在最外侧的两个电芯20引出总正极和总负极,这样,其中一个引出线40连接总正极,另一个引出线40连接总负极,从而实现电能的输出。
47.具体地,引出线40包括连接于各电芯20的总正极或总负极的引线本体41、包覆于引线本体41的外侧的绝缘层42以及安装于电池包壳体10上的套件43。这里,套件43可为金属材质,并且,安装在电池包壳体10上,对引线本体41 进行限位和固定。
48.请参考图1、图3、图4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10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子壳体11以及设于两个子壳体11的连接处的螺母托结构12,子壳体11上开设有连通螺母托结构12的第一连接孔10b。可以理解地,该电池包壳体10可通过至少两个子壳体11组成形成,并且,在二者的连接处设置一个螺母托结构12,这样,增加电池包壳体10上连接位,便于螺钉穿入螺母托结构12内来进行连接固定。当然,也可在子壳体11的外周侧上开设第一连接孔10b,用于与车辆等连接使用。
49.请参考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母托结构12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管体121 以及限位于管体121内的锁紧螺母122,管体121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连通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b。可以理解地,螺钉可通过第一连接孔10b深入,并由管体121的开口端进入管体121内,与锁紧螺母122进行连接。这里,锁紧螺母 122内具有与螺钉连接的螺纹。
50.具体地,在管体121的内壁上设有止动部1211,锁紧螺母122的外壁上设有与止动部1211相适配的止动适配部1221。可以理解地,锁紧螺母122通过止动适配部1221与管体
121内的止动部1211相适配,而与管体121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以便螺钉连接。
51.示例地,止动部1211为设置在管体121的内壁上的凸筋,以及,止动适配部1221为开设在锁紧螺母122的外壁上的凹槽,当凸筋插入凹槽内来限制锁紧螺母122的转动。这里,凸筋与凹槽一旦相适配,二者则较难分离,此时,锁紧螺母122则是永久性地限位于管体121内。
52.或者,示例地,止动部1211为设置在管体121的内壁上的防滑层,以及,止动适配部1221为设置在锁紧螺母122的外壁上的胶层,利用胶层与防滑层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的特点,来限位锁紧螺母122的转动。这里,锁紧螺母122与管体121之间还可发生相对移动,并且,胶层具有可形变性,便于锁紧螺母122 从管体121内推出,这样,便于维修和更换新的锁紧螺母122。
53.具体地,请参考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止动部1211为内螺纹段,止动适配部1221为外螺纹段,并且,锁紧螺母122在内螺纹段与第一连接孔10b之间滑动。可以理解地,锁紧螺母122和管体12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来达到限位防转的目的,并且,锁紧螺母122在内螺纹段与第一连接孔10b之间能够滑动,说明在管体121的内壁仅由一段是具有内螺纹的,这样,当锁紧螺母122需要从管体121中推出时,通过螺钉带动锁紧螺母122转动,使得锁紧螺母122的外螺纹从管体121的内螺纹上脱出即可。
54.请参考图3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子壳体11相连接处的端面内凹形成容置槽10c,容置槽10c沿电芯20的大面方向延伸,并且,螺母托结构12 设于容置槽10c内。可以理解地,两个子壳体1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通过焊接连接,螺纹连接等。为了进一步地对动力电池包100进行减重,在两个子壳体11的端面处内凹形成容置槽10c,该容置槽10c可沿电芯20的大面方向由子壳体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从而形成通槽,以获得更大的减重重量,也可沿电芯20的大面方向仅延伸出一个螺母托结构12的宽度,以能够放置下一个螺母托结构12即可。
55.示例地,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选择在一个子壳体11的端面上开设容置槽 10c,而在与之连接的另一个子壳体11的端面上不开设容置槽10c,这样,在两个端面相对接时,容置槽10c的内壁和另一端面围合形成容置螺母托结构12 的空间。
56.或者,也可选择在一个子壳体11的端面上开设容置槽10c,并且,在另一个子壳体11的端面上也开设位置相对的容置槽10c,当两个端面相对接时,该两个容置槽10c的内壁围合形成容置螺母托结构12的空间。
57.具体地,螺母托结构12与容置槽10c的内壁连接方式不仅限于焊接连接,还可为其他连接方式。
58.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10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子壳体11以及设于两个子壳体11的连接处的螺母托结构12,子壳体11上开设有连通螺母托结构12的第一连接孔10b,以及,子壳体11远离连接处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d。可以理解地,外设设备在电池包壳体进行连接时,可选择第一连接孔10b和/或第二连接孔10d。同时,由于第二连接孔10d位于两个相连接的子壳体11的外侧,第二连接孔10d更适合于对电池包壳体10整体进行固定,例如,通过螺钉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0d以与车辆等连接,能够提高动力电池包100整体的连接强度。
59.优选地,请参考图2,在子壳体11的端面上开设安装槽,以及,在安装槽内设有至少
一个螺母托结构12,各螺母托结构12与第二连接孔10d相对应,然后再将安装槽的开口进行焊接密封。
60.本技术的动力电池包通过一体化设计,即各功能结构均设置在电池包上,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系统控制简单,整体强度高,成本低。
6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包100。
62.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在具有上述动力电池包100的基础上,车辆的整体重量可以更轻,续航里程更远。
6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