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3423发布日期:2023-05-17 15:4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已知有带状的正极和负极经由带状的隔膜卷绕而成的卷绕结构的二次电池。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具有该卷绕结构的二次电池,记载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锂离子电池中,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内周端部形成于在卷绕结构的短轴方向上不与正极极耳重叠的区域。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11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锂离子电池中,由于蓄电元件随着充放电循环而膨胀收缩,应力集中在负极集电体上,存在负极集电体断裂的情况。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负极集电体的断裂的二次电池。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是一种二次电池,具有:

6、长圆筒形状的蓄电元件,所述长圆筒形状的蓄电元件是将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卷绕而成的;以及

7、外包装体,

8、在位于蓄电元件的最内周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任一方至少存在两个折回位置,

9、在将正极的卷绕开始端部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与接近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的折回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c1、将正极的卷绕结束端部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与接近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的折回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c2、将蓄电元件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设为w时,满足如下的关系式(1)以及(2):

10、0.02≤c1/w≤0.12……式(1)

11、0.02≤c2/w≤0.12……式(2)。

12、发明的效果

13、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负极集电体的断裂。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技术总结
抑制在负极膨胀时可能发生的负极集电体的断裂。一种二次电池,具有:长圆筒形状的蓄电元件,所述长圆筒形状的蓄电元件是将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卷绕而成的;以及外包装体,其中在位于蓄电元件的最内周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任一方存在至少两个折回位置,在将正极的卷绕开始端部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与接近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的折回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C1、将正极的卷绕结束端部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与接近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的折回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C2、将蓄电元件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设为W时,满足如下的关系式(1)以及(2):0.02≤C1/W≤0.12……式(1),0.02≤C2/W≤0.12……式(2)。

技术研发人员:西家大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