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3391发布日期:2023-08-09 17: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作为高功率、高容量的二次电池,广泛利用有如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使锂离子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而进行充放电。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锂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电解质和含有ni、以及al、co等其他元素的正极。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调整压延正极的条件而提高合剂密度的方案。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07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因而,在正极活性物质中所含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为了得到高的放电容量,考虑了增大ni的含有率的设计。然而,含有含高ni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电池中,充电容量即使改善,放电容量也有时不改善。专利文献1的技术是未考虑含有含高ni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电池的放电容量的改善,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3、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的放电容量改善的正极活性物质。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正极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正极合剂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磷酸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至少含有ni、al、且含有ca或sr中的至少任一者,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ni的含有率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为75摩尔%以上,在将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设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正极合剂层中的磷酸盐的含量为0.1质量份~5质量份。

6、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

7、发明的效果

8、根据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可以改善电池的放电容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正极合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磷酸盐是平均粒径为0.1μm~20μm的磷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ca的含有率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为1.0摩尔%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sr的含有率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为0.3摩尔%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用通式lianixalycozm1wm2vo2-b表示,0.8≤a≤1.2、0.75≤x≤0.95、0<y≤0.10、0≤z≤0.05、0≤w≤0.20、0<v≤0.013、0≤b<0.05、x+y+z+w=1,m1为选自mn、zr、w、mo、ti和nb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m2为ca或sr中的至少任一者。

7.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


技术总结
提供:电池的放电容量改善的正极活性物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正极合剂层。正极合剂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磷酸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至少含有Ni、Al、且含有Ca或Sr中的至少任一者,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Ni的含有率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为75摩尔%以上,在将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设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正极合剂层中的磷酸盐的含量为0.1质量份~5质量份。

技术研发人员:神贵志,井之上胜哉,小笠原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