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3079发布日期:2023-08-03 22:0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本文的主题一般地涉及插头连接器。

2、电连接器被用于电连接通信系统内的各种部件。一些系统使用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可以安装到电路板,该插头连接器可以设置在线缆的端部处。一些已知的插座连接器包括接纳插头连接器的插板卡的卡槽。来自线缆的导体端接到该插板卡,并且从该插板卡延伸到另一部件。一些已知的插头连接器的线缆可以被弯曲90°以远离该插头连接器延伸。然而,由于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在线缆中的弯曲部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容纳该90°的过渡。因此,插头连接器占据了大空间,这限制了其他部件可以相对于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被定位的接近程度。

3、仍然需要具有短轮廓的插头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并且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配合端和线缆端。所述线缆端垂直于所述配合端定向。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端处的配合室和在所述线缆端处的线缆室。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联接到所述插头壳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阵列。每个端子包括配合端和端接端。每个端子是所述端接端与所述配合端垂直的直角端子。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线缆,所述线缆端接至所述端子的所述端接端。所述线缆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线缆端中。所述线缆在所述线缆端处从所述插头壳体延伸。所述线缆沿着线性的线缆轴线从所述端子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外部。

2、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并且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配合端和线缆端。所述线缆端垂直于所述配合端定向。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端处的配合室和在所述线缆端处的线缆室。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室中的插头鼻部,所述插头鼻部被构造成插接到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插槽中。所述插头鼻部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联接到所述插头壳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端子的上端子阵列和下端子的下端子阵列。每个上端子包括上配合端和上端接端。所述上端子是所述上端接端与所述上配合端垂直的直角端子。所述上端子的所述上配合端沿着所述插头鼻部的上表面延伸以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每个下端子包括下配合端和下端接端。所述下端子是所述下端接端与所述下配合端垂直的直角端子。所述下端子的所述下配合端沿着所述插头鼻部的下表面延伸以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上线缆,所述上线缆端接到所述上端子的所述上端接端。所述上线缆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线缆端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下线缆,所述下线缆端接到所述下端子的所述下端接端。所述下线缆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线缆端中。

3、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并且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配合端和线缆端。所述线缆端垂直于所述配合端定向。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端处的配合室和在所述线缆端处的线缆室。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室中的插头鼻部,所述插头鼻部被构造成插接到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插槽中。所述插头鼻部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上端子通道。所述下表面具有下端子通道。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联接到所述插头壳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端子的上端子阵列和下端子的下端子阵列。每个上端子包括上配合端和上端接端。所述上端子是所述上端接端与所述上配合端垂直的直角端子。所述上端子的所述上配合端被接纳在对应的上端子通道中,并且沿着所述插头鼻部的上表面延伸以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所述上配合端被预加载成抵靠所述插头鼻部。每个下端子包括下配合端和下端接端。所述下端子是所述下端接端与所述下配合端垂直的直角端子。所述下端子的所述下配合端被接纳在对应的下端子通道中,并且沿着所述插头鼻部的下表面延伸以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所述下配合端被预加载成抵靠所述插头鼻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上线缆,所述上线缆端接到所述上端子的所述上端接端。所述上线缆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线缆端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下线缆,所述下线缆端接到所述下端子的所述下端接端。所述下线缆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线缆端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线缆在所述插头壳体内部是没有弯曲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线性的线缆轴线垂直于所述端子的配合端定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在所述线缆室中弯曲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顶部和底部,所述配合端在所述前部处是敞开的以用于与插座连接器配合,所述线缆室在所述底部处是敞开的以用于接纳所述线缆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保持所述端子的端子组件保持件,所述端子组件保持件被接纳在所述线缆室中,所述端子组件保持件联接到所述插头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组件保持件包括包覆成型体,所述包覆成型体在所述端子的所述端接端周围和在所述线缆的端部周围原位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室中的插头鼻部,所述插头鼻部被构造成插接到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插槽中,所述插头鼻部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端子包括上端子和下端子,所述上端子的配合端沿着所述上表面延伸,所述下端子的配合端沿着所述下表面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室与所述线缆室之间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包括端子通道,所述端子的配合端通过所述端子通道被装载到所述配合室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布置成第一排和第二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线缆包括线缆导体,所述线缆导体被焊接到所述端接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信号端子被成对布置,所述接地端子定位在成对的所述信号端子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地总线,所述接地总线电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以便对于所述接地端子是电气共用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每个端子包括在所述配合端与所述端接端之间的过渡部分,所述过渡部分包括90°的弯曲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端子包含内部预加载力,所述内部预加载力使得所述配合端与所述插头壳体接合。

16.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每个上端子包括在所述上配合端与所述上端接端之间的上过渡部分,所述上过渡部分包括90°的弯曲部,每个下端子包括在所述下配合端与所述下端接端之间的下过渡部分,所述下部分过渡部分包括90°的弯曲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上线缆和所述下线缆在所述插头壳体内沿着线性的线缆轴线彼此平行地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上端子被上端子保持件保持在一起,并且所述下端子被下端子保持件保持在一起,所述上端子保持件联接到所述下端子保持件,以相对于所述下端子定位所述上端子,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包覆成型体,所述包覆成型体在所述上端接端和所述上线缆的端部周围原位形成,并且在所述下端接端和所述下线缆的端部周围原位形成。

20.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配合端和线缆端。所述线缆端垂直于所述配合端定向。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在所述配合端处的配合室和在所述线缆端处的线缆室。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联接到所述插头壳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阵列。每个端子包括配合端和端接端。每个端子是所述端接端与所述配合端垂直的直角端子。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线缆,所述线缆端接至所述端子的所述端接端。所述线缆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所述线缆端中。所述线缆在所述线缆端处从所述插头壳体延伸。所述线缆沿着线性的线缆轴线从所述端子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外部。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杰,兰德尔·罗伯特·亨利,布兰登·迈克尔·马修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连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