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47008发布日期:2022-05-07 16:3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线圈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传感器在制造时需要对线圈进行缠绕。
3.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现有线圈一般为金属线圈,常用的为铜线圈,线圈由金属棒经过缠绕机绕卷而成
4.针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1922144610.x)所提出的一种高海拔传感器制造用线圈缠绕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收卷线圈的卷绕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改变线圈撑杆的位置,以便可以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与使用范围,且通过导线轮的设置可以使线圈缠绕的更加均匀,提高了线圈缠绕的质量。
5.但是该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该装置在绕线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可调节性较差;2、该装置灵活性较差,难以控制绕线的距离,严重影响漆包线的缠绕质量;3、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不便于对漆包线进行收纳梳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在绕线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可调节性较差;该装置灵活性较差,难以控制绕线的距离,严重影响漆包线的缠绕质量;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不便于对漆包线进行收纳梳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底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连接有放料装置,还包括:
9.缠绕装置,固定连接在机架顶部,所述缠绕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顶部的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之间连接有驱动调节机构,所述驱动调节机构外壁连接有皮带部件,所述皮带部件远离驱动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中段
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机架顶部,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与缠绕装置相匹配的机罩;
10.往复装置,固定连接在转动杆外壁,所述往复装置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漆包线相匹配;所述机架顶壁固定连接有工形板,所述工形板内壁滑动连接有弹性调节装置,用于保持漆包线的张紧状态。
1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板内壁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连板侧壁通过放置座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放置座外壁连接有与第二齿轮相匹配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
1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固定端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一连板相匹配。
1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第一齿轮外壁连接有与连接筒相配合滑杆,所述滑杆沿第一齿轮外壁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齿轮与连接筒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杆相匹配的弹簧部件,所述连接筒外壁设置有卡紧装置。
1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板顶部内壁转动通过第一顶座连接有滑盘,所述第一连板中段内部铰接有螺栓,所述螺栓靠近连接筒的一端外壁通过第二顶座与滑盘相匹配,所述滑盘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顶座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板外壁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压缩弹簧,所述连接筒侧壁设置有与滑盘相匹配的限位杆。
1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往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外壁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机架内部开设有与驱动板和支撑板相匹配的通槽。
1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远离驱动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壁通过限位座固定连接在机架,所述支撑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外壁连接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与漆包线相匹配。
1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工形板内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工形板的一端外壁连接有第一辊轮,所述工形板侧壁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工形板下段内壁通过连接柱连接有第二辊轮,所述l形板和工形板之间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滑槽。
1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形板侧壁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内壁通过固定环套板连接有上胶装置。
1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s1:设备连接,拔掉第二固定杆使其与连接筒分离,将线圈沿着连接筒移动并与卡紧装置相匹配,锁死卡紧装置,同时将漆包线缠绕在放料装置外壁,并将漆包线的一端穿过机罩与线圈相匹配,测量需要缠绕的距离,手动转动螺栓,螺栓沿着第一连板内部转动,螺栓通过第二顶座带动滑盘沿着第一顶座内壁转动,当满足需要缠绕的距离时,通过转动锁紧螺母将螺栓固定,若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缠绕,仅需灵活调节卡紧装置与螺栓的位置,通过设置的螺栓、连接筒和卡紧装置,有效避免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提高了该装置的可调节性,改善了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绕
线方式;
21.s2:绕线作业的进行,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沿着第二连板内壁转动,第二连板通过滑杆带动连接筒沿着沿着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外壁转动,连接筒带动限位杆沿着滑盘斜面外壁滑动,由于滑盘为倾斜设置和弹簧部件作用下,连接筒通过限位杆带动连接筒沿着滑盘斜面转动并沿着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座往复圆周运动,从而可以将漆包线均匀缠绕在线圈外壁,通过设置的弹簧部件、滑盘、限位杆和连接筒,极大程度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可以准确控制绕线的距离和均匀度,提升了漆包线在缠绕过程的质量品质;
22.s3:若出现漆包线松弛问题时,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则会沿着第二辊轮和第一辊轮外壁转动,若漆包线出现松弛问题,由于弹性件的拉力作用下,从而通过固定块带动第一辊轮沿着l形板和工形板内壁向后滑动,从而始终保证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通过设置的弹性件、l形板、第二辊轮和第一辊轮,避免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保证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处于张紧形态,便于对其收纳梳理,大大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23.s4:可以对漆包线外壁进行清理,当第二齿轮转动时,第二齿轮通过皮带部件带动转动杆沿着固定座内壁转动,转动杆通过驱动板带动支撑板做往复运动,支撑板带动支撑杆沿着限位座内壁转动,支撑杆带动清理装置对漆包线进行往复清理,通过设置的驱动板、支撑板、支撑杆和限位座,可以对漆包线外壁进行清理,避免其外壁附着的灰尘影响线圈的导电性能,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且可以准确控制绕线的距离和均匀度,避免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便于对其收纳梳理。
25.在本发明的方案中:
26.1.通过设置的螺栓、连接筒和卡紧装置,有效避免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提高了该装置的可调节性,改善了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绕线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绕线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可调节性较差的问题;
27.2.通过设置的弹簧部件、滑盘、限位杆和连接筒,极大程度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可以准确控制绕线的距离和均匀度,提升了漆包线在缠绕过程的质量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灵活性较差,难以控制绕线的距离,严重影响漆包线的缠绕质量的问题;
28.3.通过设置的弹性件、l形板、第二辊轮和第一辊轮,避免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保证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处于张紧形态,便于对其收纳梳理,大大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不便于对漆包线进行收纳梳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9.4.通过设置的驱动板、支撑板、支撑杆和限位座,可以对漆包线外壁进行清理,避免其外壁附着的灰尘影响线圈的导电性能,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的剖面图;
33.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中驱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中驱动调节机构的主视图;
35.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中驱动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中弹性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38.图中标示:
39.10、机架;101、机罩;102、连接座;103、放料装置;104、第一连板;105、第二连板;106、第一齿轮;107、第二齿轮;108、放置座;109、驱动电机;110、第一固定杆;20、第二固定杆;201、弹簧部件;202、滑杆;203、卡紧装置;204、连接筒;205、滑盘;206、螺栓;207、压缩弹簧;208、皮带部件;209、转动杆;210、固定座;30、驱动板;301、支撑板;302、支撑杆;303、清理装置;304、工形板;305、固定块;306、第一辊轮;307、l形板;308、弹性件;309、固定环套板;310、上胶装置;311、第二辊轮;312、限位杆;313、通槽;314、靠板。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1.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4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包括机架10和设置于机架10底部的连接座102,连接座102顶部连接有放料装置103,还包括:
46.缠绕装置,固定连接在机架10顶部,缠绕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10顶部的第一连板
104和第二连板105,第一连板104和第二连板105之间连接有驱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机构外壁连接有皮带部件208,皮带部件208远离驱动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209,转动杆209中段通过固定座210固定连接在机架10顶部,机架10顶部设置有与缠绕装置相匹配的机罩101;
47.往复装置,固定连接在转动杆209外壁,往复装置远离转动杆209的一端与漆包线相匹配;机架10顶壁固定连接有工形板304,工形板304内壁滑动连接有弹性调节装置,用于保持漆包线的张紧状态,通过设置的驱动调节装置、弹性调节装置和往复装置,有效避免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且可以准确控制绕线的距离和均匀度,避免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便于对其收纳梳理。
48.如图4-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驱动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板105内壁的第一齿轮106,第二连板105侧壁通过放置座108连接有第二齿轮107,放置座108外壁连接有与第二齿轮107相匹配的驱动电机109,第一齿轮106和第二齿轮107相啮合,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106和第二齿轮107,驱动电机109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107带动第一齿轮106沿着第二连板105内壁转动,保证驱动调节装置和往复装置运行的可行性。
49.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齿轮106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10,第一固定杆110远离第一齿轮106的一端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0,第二固定杆20的固定端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一连板104相匹配,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杆110和第二固定杆20,便于对线圈进行安装拆卸,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
50.如图3-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杆110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筒204,第一齿轮106外壁连接有与连接筒204相配合滑杆202,滑杆202沿第一齿轮106外壁设置有两组,第一齿轮106与连接筒204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杆110相匹配的弹簧部件201,连接筒204外壁设置有卡紧装置203,通过设置的弹簧部件201、连接筒204和滑杆202,可以准确控制绕线的距离和均匀度,提升了漆包线在缠绕过程的质量品质。
51.如图4-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连板104顶部内壁转动通过第一顶座连接有滑盘205,第一连板104中段内部铰接有螺栓206,螺栓206靠近连接筒204的一端外壁通过第二顶座与滑盘205相匹配,滑盘205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顶座相匹配的限位槽,第一连板104外壁设置有与螺栓206相匹配的压缩弹簧207,连接筒204侧壁设置有与滑盘205相匹配的限位杆312,通过设置的滑盘205和限位杆312,连接筒204通过限位杆312带动连接筒204沿着滑盘205斜面转动并沿着第一固定杆110和第二固定杆20座往复圆周运动,方便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
52.如图2-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往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209外壁的驱动板30,驱动板30远离转动杆209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301,机架10内部开设有与驱动板30和支撑板301相匹配的通槽313,通过设置的通槽313,进而驱动板30和支撑板301可以进行圆周往复运动,保证该装置运行的可行性。
53.如图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板301远离驱动板3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02,支撑杆302外壁通过限位座固定连接在机架10,支撑杆302靠近支撑板301的一端外壁连接有清理装置303,清理装置303与漆包线相匹配,
通过设置的清理装置303、支撑杆302和支撑板301,可以对漆包线外壁进行清理,避免其外壁附着的灰尘影响线圈的导电性能。
54.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弹性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工形板304内部的固定块305,固定块305远离工形板304的一端外壁连接有第一辊轮306,工形板304侧壁连接有l形板307,l形板307与固定块305之间通过弹性件308相连接,工形板304下段内壁通过连接柱连接有第二辊轮311,l形板307和工形板304之间开设有与固定块305相匹配的滑槽,通过设置的l形板307、工形板304、第一辊轮306和第二辊轮311,避免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保证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处于张紧形态,便于对其收纳梳理,大大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55.如图3-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工形板304侧壁连接有靠板314,靠板314内壁通过固定环套板309连接有上胶装置310,通过设置的上胶装置310和靠板314,可以在漆包线运动时对其进行上胶作业,保证上胶的均匀性。
56.具体的,本车辆称重平板传感器用线圈缠绕装置在使用时:拔掉第二固定杆20使其与连接筒204分离,将线圈沿着连接筒204移动并与卡紧装置203相匹配,锁死卡紧装置203,同时将漆包线缠绕在放料装置103外壁,并将漆包线的一端穿过机罩101与线圈相匹配,测量需要缠绕的距离,手动转动螺栓206,螺栓206沿着第一连板104内部转动,螺栓206通过第二顶座带动滑盘205沿着第一顶座内壁转动,当满足需要缠绕的距离时,通过转动锁紧螺母将螺栓206固定,若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缠绕,仅需灵活调节卡紧装置203与螺栓206的位置,通过设置的螺栓206、连接筒204和卡紧装置203,有效避免需要更换不同的螺杆来满足缠绕出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使用要求,提高了该装置的可调节性,改善了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线圈的绕线方式,启动驱动电机109,驱动电机109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107带动第一齿轮106沿着第二连板105内壁转动,第二连板105通过滑杆202带动连接筒204沿着沿着第一固定杆110和第二固定杆20外壁转动,连接筒204带动限位杆312沿着滑盘205斜面外壁滑动,由于滑盘205为倾斜设置和弹簧部件201作用下,连接筒204通过限位杆312带动连接筒204沿着滑盘205斜面转动并沿着第一固定杆110和第二固定杆20座往复圆周运动,从而可以将漆包线均匀缠绕在线圈外壁,通过设置的弹簧部件201、滑盘205、限位杆312和连接筒204,极大程度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可以准确控制绕线的距离和均匀度,提升了漆包线在缠绕过程的质量品质,当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漆包线则会沿着第二辊轮311和第一辊轮306外壁转动,若漆包线出现松弛问题,由于弹性件308的拉力作用下,从而通过固定块305带动第一辊轮306沿着l形板307和工形板304内壁向后滑动,从而始终保证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通过设置的弹性件308、l形板307、第二辊轮311和第一辊轮306,避免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打结的情况,保证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处于张紧形态,便于对其收纳梳理,大大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当第二齿轮107转动时,第二齿轮107通过皮带部件208带动转动杆209沿着固定座210内壁转动,转动杆209通过驱动板30带动支撑板301做往复运动,支撑板301带动支撑杆302沿着限位座内壁转动,支撑杆302带动清理装置303对漆包线进行往复清理,通过设置的驱动板30、支撑板301、支撑杆302和限位座,可以对漆包线外壁进行清理,避免其外壁附着的灰尘影响线圈的导电性能,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5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
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