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3401发布日期:2023-09-13 12:2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特别涉及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1、移动通讯发展进程中,无线系统所承担的业务容量爆发式增长,天馈系统的应用技术不断更新,天线的应用技术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频谱资源充分利用所要求的宽带天线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是现有的频谱条件下拓展载频容量的支持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天线应用技术。

2、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宽频天线应用技术已不能适应大流量高速数据通讯的需求,有效的天馈解决方案是支持ofdma(orthog ona l freq uencydivision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的多天线技术。但多天线技术又受制于方便建站的要求,因此,需要把超宽频技术和多天线集成在一起。另一方面通讯系统优化对天线覆盖范围的随机调整,又要求增加远程天线下倾角控制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多天线集成的超宽频电调天线应运而生。

3、现有超宽频电调天线中的超宽带辐射单元,可以通过增加振子截面做超宽带设计,也可以通过直接连接不同极化辐射体来增强交叉极化鉴别率,但这样处理极大的降低了天线阻抗带宽,使天线的阻抗带宽与辐射参数无法统一,且现有超宽带辐射单元产生的高低频谐振对多天线系统的辐射参数影响及电路参数均有所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辐射单元对天线辐射参数产生影响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

3、振子,所述振子端面上周向分布有多个振子臂,相邻两个所述振子臂之间通过耦合微带线耦合连接;

4、馈电体,所述馈电体由两个带线垂直组合而成,所述振子卡接于所述馈电体的一端,所述馈电体的另一端用以与功分板连接。

5、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辐射单元通过在其振子上加载耦合微带线,把不同极化的振子臂耦合连接在一起,同时振子底部的馈电体不直接连接反射板,而是接功分板,且功分板直流不接地,既满足天线的超宽频阻抗带宽,又改善了天线的辐射参数,且解决了现有辐射单元振子底部馈电不平衡的问题;本辐射单元的振子和带线分开加工后组装,简化了结构易于制造。

6、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可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7、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子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耦合微带线和所述振子臂。振子辐射体为双面的pcb板,耦合微带线和振子臂分别印刷于pcb板相对的两端面上,振子正反面都贴有微带线,加大信号传输量。

8、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子底面与所述带线底端的最大垂直距离为1/8波长。

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包括多个上述辐射单元、功分板和反射板;多个所述辐射单元阵列分布且分别卡接于所述功分板,所述功分板固接于所述反射板正面。

10、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基站天线的辐射单元的振子和带线可分开加工后组装,在振子加工时可设置24个振子组成拼板,在拼板上进行微带线的贴片和印刷,简化了结构,易于制造,同时减小了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

11、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分板上设置有隔离条。隔离条用以提升天线隔离度。

12、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置于所述反射板背面并与所述功分板连通,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器。信号从转接板上的连接器进入通过功分板、带线、振子发射。

13、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设有陶瓷滤波器。用以过滤无用信号,提升通信质量。

14、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背面还设置有屏蔽盖,所述屏蔽盖覆盖所述转接板表面。屏蔽盖用以降低信号干扰,提升通信质量。

15、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移相组件,所述移相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射板背面,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移相板、若干移相器、移动板和电机,所述移相器通过所述移相板固接于所述功分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移相器活动端连接,所述电机用以驱动所述移动板移动。该基站天线设有移相组件,通过电机牵引,调整移相器的微带线与功分板的耦合面积,微调天线指标,从而无需手动对天线进行位置调整。

1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7、1.该辐射单元既满足天线的超宽频阻抗带宽,又改善了天线的辐射参数,同时简化了辐射单元结构,易于制造。

18、2.该基站天线的辐射单元的振子和带线可分开加工后组装,易于制造,同时减小了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

19、3.该基站天线设置有隔离条、屏蔽罩等,用以提升通信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耦合微带线和所述振子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底面与所述带线底端的最大垂直距离为1/8波长。

4.一种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辐射单元、功分板和反射板;多个所述辐射单元阵列分布且分别卡接于所述功分板,所述功分板固接于所述反射板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板上设置有隔离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置于所述反射板背面并与所述功分板连通,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设有陶瓷滤波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背面还设置有屏蔽盖,所述屏蔽盖覆盖所述转接板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还包括移相组件,所述移相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射板背面,所述移相组件包括移相板、若干移相器、移动板和电机,所述移相器通过所述移相板固接于所述功分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移相器活动端连接,所述电机用以驱动所述移动板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通信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该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振子,振子端面上周向分布有多个振子臂,相邻两个振子臂之间通过耦合微带线耦合连接;馈电体,馈电体由两个带线垂直组合而成,振子卡接于馈电体的一端,馈电体的另一端用以与功分板连接。该辐射单元既满足天线的超宽频阻抗带宽,又改善了天线的辐射参数,同时简化了辐射单元结构,易于制造。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翟翔,胡英彪,汪青云,刘玉龙,曾德隆,蔡宗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宜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