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4693发布日期:2023-09-19 20:2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用的usb type-c的电连接器组。


背景技术:

1、电连接器于现今社会中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以作为电源及信号传输的界面。然而随着科技发展,为了根据不同种类、型态、厂牌的电子设备,各种规格、规范的电连接器随之蓬勃发展。举例来说,目前最常被大众使用的主流连接界面即为通用序列总线(usb)连接器组,使用者可将具有usb公插头的周边装置,如鼠标、外接式硬盘、移动电源等,对应插至具有usb母插座的电子装置上,借以达成周边装置与垫子装置之间的电连接,进而输送电力及信号,以使周边装置可分别产生各种不同的效用。

2、随着传输量及传输速率、效能需求的提升,usb更推出高速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组,其外观尺寸相较于传统的usb界面较小,然其可支持更高的电源充电及供电能力,并在传输速度上更快。除此之外,其在使用上可支持正反面插接,让使用者将不再需要分辨正反面,更适用于追求轻薄化的现代电子设备。

3、然而,于一般常用的usb type-c电连接器组中,由于其对接的接口尺寸较小,且其内部公母两端对接的连接端子处以彼此平面相互对接的方式以构成电连接,是以其结构强度较弱,容易在反复插拔的操作下产生损坏。除此之外,由于该平面相互对接的接触面积有限,故当其进行充电时,容易导致过高的温升,使得充电电流值难以提升,进而影响充电效能。

4、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所遇到问题的电连接器组,实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尤其是一种充电用的usb type-c的电连接器组,其包括插头部及插座部,通过插座部的接地端子的高度增加,以增强结构强度,并扩大热传导区域,同时达简化结构、节省成本的功效。

2、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尤其是一种充电用的usb type-c的电连接器组,其包括插头部及插座部,通过插座部的接地端子及插头部的连接端子末端的波浪结构以增加彼此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温升,提高电流耐受性,以提升充电电流值。

3、根据本发明的构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包含:插座部,包含第一壳体、基座以及第一接脚组,其中第一接脚组设置于基座上,并容收于第一壳体内,第一接脚组包含多个接地端子以及多个信号端子,多个接地端子具有特定高度,且每一接地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一接合部;以及插头部,包含第二壳体、容收座以及第二接脚组,其中第二接脚组设置于容收座内,并对应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第二接脚组包含多个连接端子,每一连接端子的一端部设有第二接合部;其中,当插头部与插座部对应连接时,插头部的多个连接端子对应夹持插座部的多个接地端子以及多个信号端子,且多个连接端子的多个第二接合部与多个接地端子的多个第一接合部对应接合,以增加接触面积。

4、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多个信号端子上下双排对称排列,且多个接地端子的特定高度与上排信号端子至下排信号端子的高度相同。

5、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接地端子的端部为自由端。

6、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连接端子的端部为自由端。

7、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每一接地端子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且于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包括两凹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两凹部之间。

8、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一接合部的该部为弧形凹部。

9、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多个连接端子包括上排连接端子及下排连接端子,且其相互对称排列,其中每一上排连接端子及每一下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接合部均包括两弯曲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两弯曲部之间。

10、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二接合部的弯曲部为弧形弯曲部,且其外观型态对应于第一接合部的弧形凹部。

11、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上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接合部的弯曲部向下弯曲,当上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接合部与接地端子的上表面的第一接合部对应接合时,向下弯曲的弯曲部与上表面的两凹部相对应接触,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接触,以构成电连接。

12、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下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接合部的弯曲部向上弯曲,当下排连接端子的第二接合部与接地端子的下表面的第一接合部对应接合时,向上弯曲的弯曲部与下表面的两凹部相对应接触,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接触,以构成电连接。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且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为充电用的usb type-c的电连接器组,其包括插座部及插头部,通过插座部的接地端子的高度增加,以增强结构强度,同时扩大热传导区域,进而达到简化结构、节省成本的功效。此外,通过插座部的接地端子及插头部的连接端子末端的波浪结构以增加彼此接触面积,进而可降低充电时的温升,提高电流耐受性,以可提升充电电流值及充电效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组,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多个信号端子上下双排对称排列,且该多个接地端子的该特定高度与该上排信号端子至该下排信号端子的高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接地端子的该端部为一自由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连接端子的该端部为一自由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每一该接地端子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且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分别设有该第一接合部,该第一接合部包括两凹部及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两凹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第一接合部的该凹部为一弧形凹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多个连接端子包括一上排连接端子及一下排连接端子,且其相互对称排列,其中每一该上排连接端子及每一该下排连接端子的该第二接合部均包括两弯曲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该两弯曲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第二接合部的该弯曲部为一弧形弯曲部,且其外观型态对应于该第一接合部的该弧形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上排连接端子的该第二接合部的该弯曲部向下弯曲,当该上排连接端子的该第二接合部与该接地端子的该上表面的该第一接合部对应接合时,该向下弯曲的该弯曲部与该上表面的该两凹部相对应接触,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对应接触,以构成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其中该下排连接端子的该第二接合部的该弯曲部向上弯曲,当该下排连接端子的该第二接合部与该接地端子的该下表面的该第一接合部对应接合时,该向上弯曲的该弯曲部与该下表面的该两凹部相对应接触,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对应接触,以构成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组。电连接器组包含插座部及插头部;插座部包含第一壳体、基座及第一接脚组,第一接脚组设置于基座上,容收于第一壳体内,且包含多个接地端子及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具有特定高度,其端部设有第一接合部;插头部包含第二壳体、容收座及第二接脚组,第二接脚组设置于容收座内,并对应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第二接脚组包含多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二接合部;当插头部与插座部对应连接时,插头部的连接端子对应夹持插座部的接地端子及信号端子,且连接端子的第二接合部与接地端子的第一接合部对应接合,以增加接触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陈恒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