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6194发布日期:2022-09-28 02:0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2.现在,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被广泛地用于以车辆、移动终端等为首的各种领域。该二次电池通常具备作为发电元件的电极体、和容纳电极体的电池盒。并且,在该二次电池中,采用将在电池盒内部与电极体连接的电极端子向盒外部引出那样的构造。而且,上述构造的二次电池能够在构建电池组的状态下搭载于车辆等。通过沿着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多个二次电池并通过汇流条将该排列的多个二次电池的各个电极端子连接,从而构建该电池组。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构成电池组的二次电池称为“单电池”。
3.作为和上述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相关的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相互邻接配置的电池单元与电池单元连接(接合)的汇流条,经由3个部位的曲折部将与一个电池单元和其他的电池单元分别连接的第1连接部与第2连接部之间连接。通过这些曲折部适当地变形,从而能够吸收电池单元间的偏移等来维持电连接状态。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30705号
5.然而,根据使用环境、制造环境,上述结构的电池组可能对构成部件分别(例如单电池)施加冲击、振动等外部负荷。若这样的外部负荷作用于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则该接合部劣化,接合强度、导电性等可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由外部负荷引起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的劣化的技术。
7.这里公开的电池组具备沿着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和将上述排列的多个单电池之间电连接的汇流条。上述多个单电池具备电极体、容纳该电极体的电池盒、以及与上述电极体电连接并且与上述汇流条接合的电极端子。上述多个单电池的至少一个单电池中的上述电极端子具备:金属制的第1部件,一个端部配置于上述电池盒的外部,并且另一端部配置于上述电池盒的内部;和金属制的第2部件,配置于上述电池盒的外表面,并且安装于上述第1部件的上述一个端部。这里,在上述第2部件的表面形成有朝向上述汇流条突出的挠性部,上述电极端子在上述挠性部与上述汇流条接合。
8.在该结构的电池组中,在从第2部件的表面朝向汇流条突出的挠性部接合有汇流条。由此,在对电池组的构成部件(单电池等)施加了外部负荷时,以挠性部弯曲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由外部负荷形成的应力施加于第2部件与汇流条的接合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外部负荷引起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的劣化。
9.在这里公开的电池组的优选的一个形态中,在包括上述挠性部与上述汇流条的接合部分的剖视视角中,上述挠性部具有沿着上述第2部件的表面延伸的平坦部、和从上述第
2部件的上述表面朝向上述平坦部立起的一对壁部。由此,能够在挠性部适当地吸收由外部负荷形成的应力,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的劣化。
10.在这里公开的电池组的优选的一个形态中,上述一对壁部的厚度小于上述第2部件的除了上述挠性部之外的区域中的厚度。根据该结构,挠性部容易相对于外部负荷弯曲,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的劣化。
11.另外,在这里公开的电池组的优选的一个形态中,被上述平坦部和上述壁部包围的区域成为空间。通过这样在挠性部的内部设置空间,从而挠性部容易相对于外部负荷弯曲,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的劣化。
12.另外,在将空间设置于上述挠性部的内部的形态中,优选将上述第1部件与上述第2部件的接触界面金属接合。在将空间设置于上述挠性部的内部的形态中,除了抑制上述的接合部的劣化的效果之外,也能够有助于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金属接合部分的热劣化的抑制。
13.另外,在将上述第1部件与第2部件接合的形态中,优选上述第1部件和上述第2部件由相互不同的金属构成。在第1部件和第2部件由不同种类金属构成的情况下,与由相同种类金属构成的情况相比,倾向于容易产生两个部件的金属接合部分的劣化。但是,如上述的形态那样,通过在挠性部的内部设置空间,能够抑制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金属接合部分的热劣化。
附图说明
14.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15.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立体图。
16.图3是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中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17.图4是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中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局部剖视图。
18.图5是对用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电极端子的结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19.图6是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中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20.图7是对用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电极端子的结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21.图8是对用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电极端子的结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0

电池组;110

汇流条;1

二次电池(单电池);10

电池盒;20

电极端子;30

第1部件;40

第2部件;44

挠性部;50

第3部件;62

垫圈;64

绝缘体;70

金属接合部;90

接合部;220

电极端子;240

第2部件;244

挠性部;320

电极端子;340

第2部件;344

挠性部;370

金属接合部;420

电极端子;440

第2部件;444

挠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对这里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旨在限定这里公开的技术。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在这里公开的技术的实施中所需的事情能够作为该领域中的基于现有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来把握。即,这里公开的技术能够基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和该领域中的技术常识来实施。
25.此外,于在以下的说明中参照的附图中,对起到相同的作用的部件
·
部位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各附图中的尺寸关系(长度、宽度、厚度等)并不反映实际的尺寸关系。而且,各附图中的附图标记x表示“宽度方向”,附图标记y表示“进深方向”,附图标记z表示“高度方向”。其中,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决定的,并不旨在限定使用中、制造中的二次电池、电池组的设置形态。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a~b”的表述是不仅包含“a以上b以下”的意思,并且也包含“超过a并且低于b”的意思。
26.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二次电池”一般是指通过电荷载体经由电解质在一对电极(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而产生充放电反应的蓄电设备。该二次电池除了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所谓的蓄电池之外,也包含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等。这里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使用特定的种类的二次电池而构建的电池组,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应用于使用具有电极端子的二次电池而构建的电池组。
27.<第1实施方式>
28.以下,边参照图1~5边对这里公开的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也称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立体图。图3是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中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4是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中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局部剖面。图5是对用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电极端子的结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29.(电池组)
3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100具备沿着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1。具体而言,在该电池组100中,具有扁平的方形的电池盒10(参照图2)的多个单电池1分别以扁平面彼此对置的方式沿着进深方向y排列。而且,在该电池组100的排列方向(进深方向y)的两外侧配置有一对端板120。通过用约束用梁部件130架设该一对端板120,从而沿着排列方向分别约束多个单电池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扁平面中的约束压力的均匀化,在邻接的单电池1之间配置有隔离物14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100中,通过汇流条110将所排列的多个单电池1之间电连接。
31.(汇流条)
32.如图1所示,汇流条110是板状的导电部件。各个单电池1在进深方向y上以电极端子20彼此邻接的方式排列,以将该邻接的电极端子20彼此桥接的方式配置汇流条110,详情将在后文中叙述。而且,通过经由该汇流条110将各个单电池1电连接来构建电池组100。如图4所示,汇流条110与电极端子20面接触来接合。此外,虽然并不特别地限定,但作为汇流条110的构成材料,使用导电性和强度优异的金属材料。从抑制导电性的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与后述的电极端子20的第2部件40相同的种类的金属材料用于汇流条110。作为汇流
条110的优选的构成材料,能够举出铝、以铝为主体的合金等。另外,汇流条110的形状并不特别地限定,也可以代替板状的汇流条而使用棒状的汇流条。
33.(单电池)
34.接下来,对用于上述结构的电池组100的单电池1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构建电池组100的单电池1的个数并不特别地特定,能够根据该电池组100的目的(外部器件的要求电力、规格等)而适当地变更。另外,在这里公开的技术中,无需构建电池组的多个单电池全部具有下述的结构。即,这里公开的电池组包括下述结构的单电池作为构建该电池组的单电池的至少一个即可。换言之,这里公开的电池组也可以包括具有与下述结构的单电池不同的结构的单电池。
35.-整体结构-
36.如图2所示,单电池1具备电极体(省略图示)、电池盒10以及电极端子20。
37.-电极体-
38.电极体是容纳于电池盒10的内部的发电元件。电极体的构造并不特别地限定,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采用可以在一般的二次电池中采用的各种构造。例如,能够在电极体中采用经由隔离件将正极与负极重叠的构造。作为这种电极体的构造的具体例,能够举出长条的带状的正极、负极以及隔离件缠绕重叠而成的卷绕电极体、将矩形片状的正极、负极以及隔离件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电极体等。此外,对于构成电极体的各部件(正极、负极以及隔离件)的详细的构造、材料,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采用可以在一般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中采用的构造、材料,并不限定这里公开的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39.-电解质-
40.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单电池1中,除了上述电极体之外,在电池盒10的内部也容纳有电解质。作为电解质,能够使用含有非水系溶剂和支承盐的非水系的液状电解质(非水电解液)、将粉末状的电解质成型为片状的固体电解质等。此外,电解质的具体的成分并不限定这里公开的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41.-电池盒-
42.电池盒10是容纳上述的电极体、电解质的容器。如图2所示,电池盒10是扁平的方形的容器。该方形的电池盒10具备上表面开口的扁平的方形的盒主体12、和堵塞该盒主体12的上表面开口的板状的盖体14。另外,在宽度方向x上的盖体14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作为使一对电极端子20分别插通的开口部的端子插通孔,详情将在后文中叙述。此外,电池盒10的外形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状,能够根据外部器件的规格、电极体的形状等而适当地变更。例如,电池盒10也可以是有底的圆筒形状的盒。另外,电池盒10的材质只要是具有所需要的强度的材料,就不特别地限定。作为电池盒10的材质的优选例,能够举出轻型并且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材料(例如铝、不锈钢、镀镍钢等)。
43.-电极端子-
44.如图1所示,多个单电池1分别具备一对与汇流条110接合的电极端子20。如图4所示,各个电极端子20具备第1部件30和第2部件40。虽然省略图示,但这些电极端子20在电池盒10的内部与电极体电连接。在一对电极端子20中,将在电池盒10的内部与正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称为正极端子,将与负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称为负极端子。以下说明的电极端子20的构造可以在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任意一方采用,也可以在两方采用。
45.·
第1部件
46.第1部件30是一个端部配置于电池盒10的外部并且另一端部配置于电池盒10的内部的金属制的部件。具体而言,第1部件30具备平板状的基座部34和柱状的轴部32。基座部34构成第1部件30的一个端部,配置于电池盒10的盖体14的外部,沿着该盖体14的外表面配置。基座部34的平面形状并不特别地限定,可以是圆形状(包括大致圆形状和椭圆形状。以下相同。),也可以是矩形状(包括大致矩形状。以下相同。)。俯视时的基座部34的尺寸只要是堵塞盖体14的贯通孔14a的程度的大小即可。轴部32从基座部34向上下方向z延伸并贯通盖体14。轴部32的外形并不特别地限定,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棱柱状。而且,轴部32的下端构成第1部件30的另一端部,配置于电池盒10的内部。在轴部32的下端形成有铆钉部36。通过使成型为筒状的轴部32的下端朝向径向外侧挤压变形的铆接加工而形成铆钉部36。该铆钉部36将第3部件50固定于电池盒10(盖体14),并且将第1部件30与第3部件50电连接。
47.虽然并不特别地限定,但是第1部件30能够由铝、以铝为主体的合金、铜、或者以铜为主体的合金构成。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铝为主体的合金”是指至少70%以上由铝构成的合金。另一方面,“以铜为主体的合金”是指至少50%以上由铜构成的合金。此外,第1部件30能够包含的其他的元素并不特别地限定,但能够举出硅、铁、锰、镁、锌、铬、钛、铅、锆等。
48.·
第2部件
49.第2部件40是配置于电池盒10的外表面并且安装于第1部件30的一个端部的金属制的部件。如图2、4、5所示,第2部件40是在电池盒10(盖体14)的外侧沿着盖体14的表面配置的板状的部件。在第2部件40的第1面40a(电池盒10侧的面)形成有凹部42,在凹部42嵌入有第1部件30的基座部34。在凹部42的内部,第1部件30(基座部34)与第2部件40面接触。虽然并不特别地限定,但优选将第1部件30与第2部件40的接触界面金属接合。作为一个例子,将位于轴部32的轴心sc上的第1部件30与第2部件40的接触界面接合来形成金属接合部70即可。由此,在向电极端子20施加了外部负荷时,能够限制第2部件40向宽度方向x、进深方向y移动。上述接合的手段并不特别地限定,能够适当地使用超声波接合、激光焊接、电阻焊接等以往公知的接合手段。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形成在内部具有空间44c的挠性部44,也能够有助于金属接合部70的热劣化的抑制,详情将在后文中叙述。另外,虽然并不特别地限定,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凹部42的侧壁的下端设置朝向第1部件30的轴部32突出的卡止部46。由此,能够限制第2部件40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此外,第2部件40的平面形状并不特别地限定,可以是圆形状,也可以是矩形状。
50.另外,构成第2部件40的金属可以与构成第1部件30的金属相同,也可以不同。在第1部件30和第2部件40由相互不同的金属构成的情况下,上述的金属接合部70通过不同种类金属接合而形成。该不同种类金属接合容易产生由热引起的劣化,因此更适宜发挥由形成在上述的内部具有空间44c的挠性部44起到的效果。此外,在使第1部件30和第2部件40为不同种类金属的情况下,能够举出第1部件30由铜系的材料构成、并且第2部件40由铝系的材料构成的结构。
51.在第2部件40的第2面40b(第1面40a的相反侧的面)形成有挠性部44。如图4所示,挠性部44朝向汇流条110突出。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极端子20在第2部件40的挠性部44与汇流条110接合。该接合手段典型地是激光焊接。即,第2部件40与汇流条110的接合部90典型地是热焊接部。接合部90以在高度方向z上贯通汇流条110而到达至挠性部44的方式形
成。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100中,在对电池组100的构成部件(单电池1等)施加了外部负荷时,以挠性部44弯曲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由外部负荷形成的应力施加于第2部件40与汇流条110的接合部90。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外部负荷引起的电极端子20与汇流条110的接合部90的劣化。
52.以下,对挠性部44的具体的构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挠性部44在俯视视角中是以第1部件30的轴部32(图4中的轴心sc)为中心形成为环状的凸状的部件。被汇流条110、第2部件40的第2面40b以及挠性部44包围的区域成为空间(附图标记s)。通过形成这样的平面环状的挠性部44,能够充分地确保与汇流条110的接触面积来提高接合强度。另外,如图4所示,在包括挠性部44与汇流条110的接合部90在内的剖视视角中,挠性部44具有沿着第2部件40的表面(第2面40b)延伸的平坦部44a、和从第2部件40的表面(第2面40b)朝向平坦部44a立起的一对壁部44b。当在平坦部44a与汇流条110面接触的状态下将该挠性部44接合。在该结构的挠性部44中,在施加由外部负荷形成的应力时一对壁部44b变形,从而能够吸收该应力,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强大的应力施加于接合部90而劣化。
5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100中,不是在汇流条110而是在电极端子20的第2部件40形成吸收外部负荷的挠性部44。由此,能够抑制电池组100整体的高度尺寸的增大。另外,若在汇流条的表面形成凹凸,则可能阻碍汇流条与电极端子的接合(激光焊接等)。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极端子20设置挠性部44,能够使汇流条110的表面变得平坦,因此能够使汇流条110与电极端子20的接合变得容易。
5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部件40中,在被平坦部44a和壁部44b包围的区域形成有空间44c。更具体而言,该空间44c是被平坦部44a、壁部44b以及第2面40b包围的区域。通过这样在挠性部44的内部形成空间44c,从而挠性部44容易相对于外部负荷弯曲,因此能够更适宜地防止接合部90的劣化。另外,该挠性部44的内部的空间44c也能够作为隔热空间发挥功能。因此,在将汇流条110与电极端子20激光焊接时,能够防止大量的热向第1部件30与第2部件40的金属接合部70传递而热劣化。此外,从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挠性部44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向空间44c填充树脂材料。作为这样的树脂材料,优选容易弹性变形、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并且刚性较低的树脂材料。作为向该空间44c填充的树脂材料的一个例子,例如能够举出丙烯酸树脂、弹性橡胶等。
55.以下,对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挠性部44有关的各尺寸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所示,优选挠性部44的宽度l2小于第2部件40的宽度l1。从适当地吸收由外部负荷形成的应力而适宜地防止的接合部90的劣化的观点出发,优选挠性部44的宽度l2相对于第2部件40的宽度l1的比例(l2/l1)为1/10~2/5左右。另外,从抑制由外部负荷引起的挠性部44的劣化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上述l2/l1例如为1/8~1/4左右。此外,如图5所示,本说明书中的“挠性部44的宽度l2”是指壁部44b的端部44k与端部44m之间的尺寸。
56.另外,虽然并不特别地限定,但优选宽度方向x上的平坦部44a的宽度l3与上述宽度l2相同,或者比其小。从更适宜地防止接合部90、挠性部44的劣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平坦部44a的宽度l3相对于上述挠性部44的宽度l2的比例(l3/l2)是1/2~4/5左右。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平坦部44a的宽度l3”是指平坦部44a的端部44q与端部44n之间的尺寸。
57.另外,优选挠性部44的高度h1小于第2部件40的厚度d1。由此,能够抑制由外部负荷引起的挠性部44的劣化。另一方面,随着挠性部44的高度h1增加,存在施加于电极端子20
与汇流条110的接合部90的应力变小的趋势。从该观点出发,挠性部44的高度h1为第2部件40的厚度d1的1/5~2/3左右即可,例如优选为1/4~1/2左右。此外,挠性部44的高度h1是指端部44m与端部44n之间的尺寸。另外,第2部件40的厚度d1是从第1面40a到第2面40b的尺寸,是除了挠性部44的高度的厚度。
58.另外,壁部44b的倾斜角度θ能够在70
°
~90
°
之间适当地设定。例如,随着壁部44b的倾斜角度θ接近90
°
而壁部44b容易吸收水平方向(宽度方向x和进深方向y)上的外部负荷。另一方面,随着壁部44b的倾斜角度θ变小,而在壁部44b吸收高度方向z上的外部负荷变得容易。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壁部44b的倾斜角度θ是指第2部件40的第2面40b与壁部44b形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
59.壁部44b从第2部件40的第2面40b立起的部分的曲率半径r并不特别地限定,但是为0.05mm~1mm即可。此外,从适当地吸收外部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立起部的曲率半径r例如是0.1mm~0.8mm。此外,上述“立起部的曲率半径r”是指与第2部件40的第2面40b和壁部44b接触的假想圆的半径。
60.另外,优选壁部44b的厚度d3为与第2部件40的厚度d1相同的程度,或者小于厚度d1。由此,挠性部44容易弯曲,因此能够更适宜地防止接合部90的劣化。作为一个例子,厚度d3为厚度d1的1/5~2/3左右即可,例如优选为1/4~1/2左右。另一方面,平坦部44a的厚度d2并不特别地限定。其中,优选平坦部44a的厚度d2为0.5mm以上。由此,在将汇流条110与挠性部44接合时,能够防止接合部90贯通平坦部44a。
61.·
第3部件
62.此外,电极端子20的构成部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1部件30和第2部件40。例如,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极端子20具备第3部件50。虽然省略图示,但第3部件50具有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的集电部。该第3部件50的集电部在其下端部与电极体(正极或者负极)连接。而且,如图4所示,第3部件50的上端部52以沿着电池盒10(盖体14)的内面的方式折弯。而且,通过第1部件30的铆钉部36将第3部件50的上端部52固定于电池盒10(盖体14)并且与第1部件30电连接。由此,经由第3部件50和第1部件30来将电池盒10内的电极体与电池盒10外的第2部件40电连接。此外,该第3部件50并不是电极端子20的必需构成部件。例如,在将第1部件30的一部分沿着高度方向延长来与电极体连接的情况下,能够构建不具有第3部件50的电极端子20。
63.-绝缘部件-
64.此外,这里公开的电池组的单电池也可以具备防止电极端子与电池盒的导通的绝缘部件。作为一个例子,单电池1具备垫圈62和绝缘体64作为绝缘部件。
65.·
垫圈
66.垫圈62是配置于电池盒10的外表面(盖体14的上表面)的绝缘部件。该垫圈62是在上表面侧具有容纳部62a的箱形的绝缘部件。在该垫圈62的容纳部62a容纳电极端子20(第1部件30的基座部34和第2部件40)。由此,将盖体14与第1部件30之间、和盖体14与第2部件40之间绝缘。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垫圈62形成有具有端子插通孔62c的筒状的凸部62b。该垫圈62的凸部62b插通于盖体14的端子插通孔14a。而且,通过在端子插通孔14a的内部中的第1部件30的轴部32与盖体14之间夹有垫圈62的凸部62b,能够将这些部件绝缘。另外,由于在形成第1部件30的铆钉部36时的铆接加工中对垫圈62进行加压,因此将其压缩于盖体14
与第2部件40之间(或者盖体14与第1部件30的基座部34之间)。由此,密封将各部件组装于盖体14后的缝隙,因此能够防止电池盒10内外的液体的流通(水分的侵入、电解液的漏出)。此外,优选垫圈62由容易弹性变形的绝缘性树脂形成。作为该垫圈62的材料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等氟化树脂、聚苯硫醚树脂(pps)、脂肪族聚酰胺等。
67.·
绝缘体
68.绝缘体64是具有开口部64a的板状的绝缘部件,配置于电池盒10(盖体14)与第3部件50之间。由此,将盖体14与第3部件50绝缘。而且,绝缘体64的开口部64a以在俯视视角中与垫圈62的端子插通孔62c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供第1部件30的轴部32插通。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第1部件30的轴部32与盖体14的接触。另外,通过在上述第1部件30的下端形成铆钉部36时的铆接加工,将垫圈62的凸部62b的下表面按压于绝缘体64的开口部64a的周缘部。由此,将垫圈62与绝缘体64压接,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电池盒10内外的液体的流通。此外,优选绝缘体64与垫圈62相同地由容易弹性变形的绝缘性树脂形成。
69.<其他的实施方式>
70.以上,对这里公开的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此外,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表示应用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电池组的一个例子,并不旨在限定这里公开的技术。以下,对这里公开的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别提及的点以外,能够采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100大致同等的结构。
71.-第2实施方式-
72.例如,如图3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第2部件40形成有平面环状的挠性部44。但是,挠性部的平面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图6是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中的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接合部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极端子220的第2部件240具有在俯视视角中为线状的挠性部244。具体而言,在第2部件240设置有一对夹着第1部件30的轴部32(参照图4)对置的线状的挠性部244。即使是这样的平面形状,也能够相对于外部负荷使挠性部244适当地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强大的应力施加于汇流条与电极端子220的接合部290。
73.-第3实施方式-
74.另外,挠性部朝向汇流条突出即可,无需具有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的剖面构造。具体而言,在第1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在内部形成有被平坦部44a、壁部44b以及第2面40b包围的空间44c的挠性部44。例如,通过将挠性部44与板状的第2部件40的第2面40b焊接而形成该结构的电极端子20。但是,挠性部的剖面构造并不限定于此。图7是对用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电极端子的结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如该图7所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电极端子320通过将板状的第2部件340折弯而形成挠性部344。该第3实施方式中的挠性部344具有沿着第2部件340的第2面340b延伸的平坦部344a、和从第2面340b和凹部342与第1部件30的接触界面朝向平坦部344a立起的一对壁部344b。另外,在设置了该结构的挠性部344的情况下,形成被平坦部344a、壁部344b以及第1部件30包围的空间344c。即使是设置有这样的剖面构造的挠性部244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强大的应力施加于汇流条与电极端子的接合部。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的电极端子320中,在第1部件30与第2部件340的金属接合部370的周围形成空间344c,因此能够更适宜地抑制该金属接合部370的热劣化。此外,附图标记340a表示第2部件的第1面,附图标记346表示卡止部。
75.-第4实施方式-
76.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都以在剖视视角中夹着第1部件30的轴部32的方式形成有一对挠性部44。但是,剖视视角中的挠性部的形成数并不特别地限定。图8是对用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电极端子的结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在第4实施方式中的电极端子420的第2部件440,在剖视时设置有一个挠性部444。即使是形成了这样的结构的挠性部444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强大的应力施加于汇流条与电极端子的接合部。此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剖视视角中的挠性部444的形成数为一个的情况下,能够使宽度方向x上的挠性部444的宽度更长,因此能够形成相对于外部负荷更容易弯曲的挠性部444。另外,附图标记440a表示第2部件的第1面,440b表示第2部件的第2面,442表示凹部,444a表示挠性部444的平坦部,444b表示挠性部444的壁部,444c表示空间,446表示卡止部,470表示第1部件30与第2部件40的金属接合部。
77.-其他的实施方式-
78.另外,在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中,都形成有具有平坦部和一对壁部的挠性部。但是,挠性部只要能够以相对于外部负荷弯曲的方式变形来抑制向汇流条与电极端子的接合部的应力,其构造就不特别地限定。例如,挠性部也可以由安装于第2部件的表面的弹性部件(例如弹性橡胶、弹簧等)、和安装于该弹性部件的上端的平坦部构成。在设置有该结构的挠性部的情况下,通过弹性部件相对于外部负荷弯曲,能够抑制较大的应力施加于平坦部与汇流条的接合部。
79.另外,对于挠性部以外的构造,也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都使用了平坦的板状的汇流条110。但是,只要不阻碍汇流条与电极端子的接合,也可以在汇流条设置有凹凸。例如,也可以在汇流条的电极端子侧的面(典型地为与挠性部接触的面)形成有与挠性部的形状对应那样的凹部。由此,能够将挠性部与汇流条更稳固地接合。
80.以上,对这里公开的技术的具体例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这里公开的发明包括对上述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后的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