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2631发布日期:2022-10-18 19:2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线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2.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具有卷绕有绕线的内部芯和配置于内部芯的外侧的外装芯的线圈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装置中,外装芯与内部芯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固定,经由设置于外装芯的端子部而安装于基板。
3.然而,在这种线圈装置中,在安装基板后,有时会因内部芯与外装芯之间的磁吸引而产生啸叫。特别是,在内部芯容纳于外装芯的内部的状态下,如果内部芯相对于外装芯倾斜,则内部芯与外装芯之间的间隔局部地变小,其结果是,内部芯与外装芯之间的磁吸引变强、啸叫可能变得更显著。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52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啸叫的线圈装置。
[0008]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具有:
[0010]
内部芯,其具备卷绕有绕线的卷芯部、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凸缘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的第二凸缘部;
[0011]
外装芯,其形成有所述内部芯所插通的插通孔,并且配置于所述内部芯的外侧;以及
[0012]
一对端子部,它们设置于所述外装芯,并且分别连接所述绕线的各引线部,
[0013]
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相比,沿着所述卷芯部的径向的所述绕线的匝数变多,
[0014]
所述绕线的卷绕结束位置与所述绕线的卷绕开始位置一起,位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部。
[0015]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绕线的卷绕结束位置与绕线的卷绕开始位置一起位于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因此,在将绕线卷绕于卷芯部之后,能够在将引线部从绕线的卷绕结束位置向与卷芯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引出的状态下,与端子部连接。例如,在绕线的卷绕结束位置位于从第一端部向卷芯部的另一侧离开的位置的情况下,为了将引线部与端子部连接,需要将引线部向端子部倾斜地引出,但在该情况下,引线部与外装芯的上端部接触,有可能发生卷绕有绕线的内部芯相对于外装芯倾斜这样的缺陷。与此相对,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由于引线部向与卷芯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引出,因此,能够防
止这样的缺陷的产生,并且能够将内部芯与外装芯之间的间隔维持为恒定,降低啸叫。
[0016]
另外,如果内部芯相对于外装芯倾斜,则线圈装置的电感值有可能降低,但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能够防止这样的缺陷的产生,因此,能够实现具有良好的电感特性的线圈装置。
[0017]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在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与卷芯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相比,沿卷芯部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变多。因此,在将线圈装置安装于基板时,能够使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稳定,并且能够抑制基板等的振动,降低啸叫。
[0018]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线圈装置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如上所述,在将引线部向端子部倾斜地引出的情况下,在将卷绕有绕线的内部芯组装于外装芯时,需要预先对引线部实施弯曲加工。与此相对,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由于引线部向与卷芯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引出,因此,不需要对引线部实施弯曲加工,线圈装置的组装容易。
[0019]
也可以是,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到另一侧,沿着所述卷芯部的径向,以2匝以上卷绕有所述绕线,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沿着所述卷芯部的径向,以3匝以上卷绕有所述绕线。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局部地增多沿着卷芯部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能够有效地抑制基板等的振动。
[0020]
也可以是,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到另一侧,沿着所述卷芯部的径向,以2匝以上的方式卷绕有所述绕线,在所述卷芯部的所述第二端部,未卷绕有所述绕线。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卷芯部的轴向的另一侧,沿着卷芯部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局部地变少。即,相对地观察,在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能够增多沿着卷芯部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并且能够得到所述的效果。
[0021]
优选为,所述绕线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内表面相邻的位置,开始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将引线部从绕线的卷绕开始位置向与卷芯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引出的状态下,与端子部连接。在该情况下,卷绕有绕线的内部芯,通过从卷绕开始位置和卷绕结束位置各自引出的各引线部,向与卷芯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伸,因从各引线部受到的张力而内部芯的姿势稳定。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内部芯相对于外装芯倾斜这样的缺陷的产生,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啸叫。
[0022]
优选为,所述绕线的卷绕结束位置,相对于所述绕线的卷绕开始位置,向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另一侧位置偏移。如上所述,即使在与第一凸缘部的内表面相接的位置将绕线开始卷绕于卷芯部的第一端部,在卷绕中,有时也在与第一凸缘部的内表面邻接的位置形成有间隙。通过设为上述那样的结构,在沿着卷芯部的径向以多匝卷绕有绕线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位于卷绕结束位置的绕线的最外周匝向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位置偏移而落入上述间隙。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绕线的卷绕松开、短路不良的发生。
[0023]
优选为,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外周面经由树脂与所述外装芯的内周面接合,在所述第二凸缘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外装芯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通过将第一凸缘部的外周面经由树脂与外装芯的内周面接合,能够有效地保护内部芯或外装芯免受冲击等。另外,通过在第二凸缘部的外周面与外装芯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能够实现具有良好的电感特性(例如直流叠加特性等)的线圈装置。
[0024]
特别是,在所述的结构下,通过在卷芯部的轴向的一侧,与卷芯部的轴向的另一侧相比,增多沿卷芯部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从而,在内部芯、外装芯或者基板等振动时,能够
防止应力集中于上述间隙的周边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啸叫,还能够防止内部芯、外装芯的破损等。
附图说明
[0025]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0026]
图1b是使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以z轴为旋转轴旋转180度时的整体立体图。
[0027]
图1c是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俯视图。
[0028]
图2是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9]
图3是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外装芯的立体图。
[0030]
图4是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截面图。
[0031]
图5是用于说明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卷绕部的结构的图。
[0032]
图6a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变形例的图。
[0033]
图6b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34]
图6c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35]
图6d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36]
图6e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37]
图6f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38]
图6g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39]
图6h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40]
图6i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41]
图6j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42]
图6k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43]
图6l是示出图4所示的卷绕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44]
图7a是示出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图。
[0045]
图7b是示出图7a所示的工序的后续工序的图。
[0046]
图7c是示出图7b所示的工序的后续工序的图。
[0047]
图7d是示出图7c所示的工序的后续工序的图。
[0048]
图7e是示出图7d所示的工序的后续工序的图。
[0049]
图7f是示出图7e所示的工序的后续工序的图。
[0050]
图7g是示出图7f所示的工序的后续工序的图。
[0051]
图7h是示出图7g所示的工序的后续工序的图。
[0052]
符号说明
[0053]
10

线圈装置
[0054]
20

内部芯
[0055]
22

卷芯部
[0056]
22a

第一端部
[0057]
22b

第二端部
[0058]
22c

非卷绕部
[0059]
24

上凸缘部
[0060]
24b

内表面
[0061]
26

下凸缘部
[0062]
26b

内表面
[0063]
30

绕线
[0064]
30a

第一引线部
[0065]
30b

第二引线部
[0066]
30c

卷绕部
[0067]
40

外装芯
[0068]
40a

插通孔
[0069]
50

第一端子部
[0070]
52

第一固定部
[0071]
54

第一结线部
[0072]
56

第一连接部
[0073]
60

第二端子部
[0074]
62

第二固定部
[0075]
64

第二结线部
[0076]
66

第二连接部
[0077]
70

粘接剂固化部
[0078]
80

卷线机
[0079]
81

第一旋转体
[0080]
81a

固定部
[0081]
82

第二旋转体
[0082]
82a

固定部
[0083]
83

喷嘴
[0084]
84

位置调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85]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10是所谓的面安装型线圈,具有作为电感器的功能。线圈装置10例如搭载于电子设备等的电源等。线圈装置10作为整体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内部芯20、绕线30、外装芯40、第一端子部50和第二端子部60。线圈装置10在内部芯20容纳于外装芯40的内部的状态下,安装于未图示的基板等。线圈装置10的x轴方向的尺寸为4.0~12.0mm、y轴方向的尺寸为4.0~12.0mm、z轴方向的尺寸为1.5~8.0mm。
[0086]
如图2所示,内部芯20是所谓的鼓形芯,具有:卷芯部22、上凸缘部(第一凸缘部)24、下凸缘部(第二凸缘部)26。内部芯20例如使用铁氧体或金属等软磁性材料来制作。卷芯部22具有大致柱状,卷芯部22的轴向与z轴方向相对应。在安装线圈装置10时,卷芯部22的轴向相对于基板等的安装面构成法线方向。在卷芯部22的外周面卷绕有绕线30,卷芯部22的轴向与绕线30(卷绕部30c)的卷绕轴方向相对应。在卷芯部22的外周面,配置有将绕线30卷绕于卷芯部22而成的卷绕部30c。此外,作为绕线30,优选使用绝缘包覆绕线。
[0087]
上凸缘部24设置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z轴正方向侧)的第一端部22a。上凸缘部24具有上凸缘部外周面24a。在上凸缘部24的外表面(正面)的中心部形成有凹部,但也可以省略。下凸缘部26设置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z轴负方向侧)的第二端部22b。下凸缘部26具有下凸缘部外周面26a。
[0088]
此外,第一端部22a是与卷芯部22和上凸缘部24的交叉部及其周边部对应的位置,从该交叉部向下方离开规定距离的量(例如,绕线30的线径的3倍程度的长度)的位置也包含于第一端部22a。另外,第二端部22b是与卷芯部22和下凸缘部26的交叉部及其周边部对应的位置,从该交叉部向上方离开规定距离的量(例如,绕线30的线径的3倍程度的长度)的位置也包含于第二端部22b。
[0089]
外装芯40是所谓的环形芯,配置于内部芯20的外侧。外装芯40例如使用铁氧体或金属等软磁性材料来制作。外装芯40具有:插通孔40a、芯上表面42、芯下表面44、芯外周面46、以及芯内周面48。卷绕有绕线30的内部芯20插通在插通孔40a。
[0090]
如图2所示,芯内周面48是外装芯40的内周面,构成贯通孔40a的壁面。在内部芯20容纳于插通孔40a的内部的状态下,芯内周面48与上凸缘部外周面24a及下凸缘部外周面26a相对。如图1c所示,在芯内周面48与上凸缘部外周面24a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gap)a。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在芯内周面48与下凸缘部外周面26a之间也形成有规定的间隙a。上凸缘部24或者下凸缘部26的沿着径向的间隙a的宽度沿着上凸缘部24或者下凸缘部26的周向均一(恒定)。
[0091]
如图4所示,上凸缘部外周面24a与芯内周面48,通过环氧系树脂或聚氨酯系树脂等粘接剂固化而形成的粘接剂固化部70来接合,由此,外装芯40与内部芯20相互固定。即,在形成于芯内周面48与上凸缘部外周面24a之间的间隙a配置有粘接剂固化部70,外装芯40与内部芯20连结而形成磁路。
[0092]
另一方面,芯内周面48与下凸缘部外周面26a,未经由粘接剂固化部70接合,在芯内周面48与下凸缘部外周面26a之间的间隙a形成有空间。
[0093]
如图1c所示,在从轴向观察外装芯40时,芯外周面46的周向形状为在四角实施了r形状的大致四边形。与此相对,芯内周面48的周向形状为圆形,与芯外周面46的周向形状不同。因此,通过芯内周面48与芯外周面46的径向的距离而规定的外装芯40的径向厚度,沿着外装芯40的周向变化。
[0094]
如图3所示,芯下表面44是外装芯40的z轴负方向侧的端面,具有平面形状。芯上表面42是外装芯40的z轴正方向侧的端面,具有一对卡合端面42a和一对支撑端面42b。卡合端面42a由凹状部构成,为芯上表面42的y轴方向的中央部分,并且形成于x轴方向的两端部。后述的第一端子部50的第一固定部52以及第二端子部60的第二固定部62与卡合端面42a卡合。
[0095]
支撑端面42b由凹状部构成,形成于在芯上表面42位于对角线上的2个角部。支撑端面42b相对于卡合端面42a,在周向上邻接地配置。在支撑端面42b分别设置有后述的第一端子部50的第一结线部54以及第二端子部60的第二结线部64。支撑端面42b与卡合端面42a相比,距芯下表面44的距离短,设置为比卡合端面42a靠下方。另外,支撑端面42b的径向的最大厚度比卡合端面42a的径向的最大厚度厚。
[0096]
在一个的支撑端面42b和另一个的支撑端面42b的位置,芯外周面46的向周向的弯
曲程度稍微不同。更具体而言,如图1c所示,位于x轴正方向侧的支撑端面42b的弯曲程度,比位于x轴负方向侧的支撑端面42b的弯曲程度稍大,但各弯曲程度也可以相等。
[0097]
如图2所示,一对第一端子部50以及第二端子部60设置于外装芯40,分别连接有作为绕线3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引线部30a、以及作为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引线部30b。第一端子部50以及第二端子部60例如通过对铜合金等金属板材进行机械加工而制作。第一端子部50具有:第一固定部52,其固定于外装芯40;第一结线部54,其连接有第一引线部30a;以及第一连接部56,其连接第一结线部54与第一固定部52。第一端子部50安装于外装芯40的x轴正方向侧。第一固定部52在外装芯40的x轴正方向侧,以横跨卡合端面42a、芯下表面44以及芯外周面46的方式固定。第一结线部54铆接固定第一引线部30a。
[0098]
第二端子部60具有:第二固定部62,其固定于外装芯40;第二结线部64,其连接有第二引线部30b;以及第二连接部66,其连接第二结线部64与第二固定部62。第二端子部60安装于外装芯40的x轴负方向侧,设置于相对于第一端子部50沿周向旋转规定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180度)的位置。第二固定部62在外装芯40的x轴负方向侧,以横跨卡合端面42a、芯下表面44以及芯外周面46的方式固定。第二结线部64铆接固定第二引线部30b。
[0099]
如图4所示,绕线30卷绕于卷芯部22而构成卷绕部30c。绕线30在与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背面)24b相邻的位置,开始卷绕于卷芯部22的第一端部22a。位于绕线30的卷绕开始位置l1的第一引线部30a与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之间的间隔优选为0,但也可以稍微地形成有间隙(例如绕线30的线径的1/4~1/2程度的宽度的间隙)。
[0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z轴正方向侧),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z轴负方向侧)相比,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y轴方向)的绕线30的匝数(层数)变多。即,卷绕部30c集中(紧密地)地卷绕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局部地匝数增大。因此,如图5所示,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在卷绕部30c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鼓出的鼓出部(后述的卷绕区域30c2以及卷绕区域30c3),卷绕部30c的形状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与另一侧不同(成为非对称)。
[0101]
如图4所示,卷绕部30c由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匝数为2匝(2层)的卷绕区域30c1、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匝数为3匝(3层)的卷绕区域30c2、以及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匝数为4匝(4层)的卷绕区域30c3构成。卷绕区域30c2以及卷绕区域30c3各自配置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卷绕区域30c3,从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朝向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优选地形成在1.3mm以内的范围,更优选地形成在0.95mm以内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卷芯部22的第一端部22a,在使绕线30的匝数局部地增多的技术思想下,以更多的匝数形成的卷绕区域30c2以及卷绕区域30c3配置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
[0102]
卷绕区域30c3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配置于卷绕区域30c2的一侧,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配置于卷绕区域30c1的一侧。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5匝~6匝形成,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1匝~2匝形成,卷绕区域30c3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2匝形成。即,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跨比卷绕区域30c2以及卷绕区域30c3大的范围而形成。
[0103]
在此,绕线30相对于卷芯部22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以规定匝的量卷绕之后,从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以规定匝的量卷绕。即,绕线30以在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到另一侧的区域往复移动的方式连续地卷绕,因此,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最
低也为2匝。
[0104]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匝数成为2匝的方式将绕线30卷绕于卷芯部22的外周面之后,以仅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区域(比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中央更靠上方的区域)往复移动的方式连续地卷绕绕线30。因此,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4匝。
[0105]
此外,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区域,在上述的绕线30的往复移动时,在从去路切换为回路时,形成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3匝的部分。其结果,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区域,形成有:由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匝数为3匝构成的卷绕区域30c2、和由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匝数为4匝构成的卷绕区域30c3。
[0106]
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朝朝向一侧以2匝

3匝

4匝的3个阶段连续地变化,逐渐地增加。因此,卷绕部30c的沿着径向的厚度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逐渐地变厚(参照图2)。另外,卷绕部30c的外周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不是变得平坦,而是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成为倾斜面。
[0107]
如图5所示,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与绕线30的卷绕开始位置l1一起位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部22a。因此,绕线30的第二引线部30b在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的附近,在以沿卷绕部30c的径向相对于y轴大致平行的方式笔直地引出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部60的第二结线部64连接。其结果,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的高度与第二结线部64的配置位置的高度大致相等。
[0108]
另外,绕线30的第一引线部30a在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的附近,在以沿卷绕部30c的径向相对于y轴大致平行的方式笔直地引出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部50的第一结线部54(图2)连接。其结果,绕线30的卷绕开始位置l1的高度与第一结线部54的配置位置的高度大致相等。
[0109]
此外,在第二结线部64位于比图示的位置更靠下方的情况下,优选为,与该第二结线部64的位置匹配地,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的位置位于比图示的位置靠下方。
[0110]
绕线30的第二引线部30b,在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局部地变多的状态下,从卷绕结束位置l2处的卷绕区域30c3的外周朝向第二结线部64引出。在绕线30卷绕于卷芯部22的外周面至卷绕区域30c3的沿着径向的宽度与上凸缘部24的径向的长度大致相等之后,将第二引线部30b朝向第二结线部64引出。
[0111]
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相对于绕线30的卷绕开始位置l1,向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位置偏移。因此,在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与位于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的绕线30(卷绕区域30c3的绕线30的最外周匝)之间,形成有间隙g。在间隙g的位置,卷芯部22的外周面露出。在将绕线30的线径设为d,将绕线30的相对于卷绕开始位置l1的卷绕结束位置l2的偏移宽度(间隙g的z轴方向的宽度)设为w时,优选w≥d/2,进一步优选w≥d以上。
[0112]
以下,对线圈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准备内部芯20,如图7a所示,在卷线机80设置内部芯20。卷线机80具有:第一旋转体81、第二旋转体82、喷嘴(nozzel)83以及位置调整部84。第一旋转体81具有固定部81a,能够在固定部81a固定内部芯20的上凸缘部24。位置调整部84相对于第二旋转体82为一体地构成。
[0113]
接着,如图7b所示,在将上凸缘部24固定于固定部81a的状态下,使第二旋转体82沿图中的箭头a2方向移动,使用喷嘴83,将绕线30卷绕于卷芯部22的外周面。
[0114]
接下来,如图7c所示,使第一旋转体81以及第二旋转体82例如沿图中的箭头a1方向旋转,并且调整喷嘴83的方向,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第一端部22a)朝向另一侧(第二端部22b)卷绕绕线30。然后,如图7d所示,以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成为1匝的方式,将绕线30卷绕到卷芯部22的第二端部22b。在绕线30卷绕于第二端部22b的时间点,使绕线30的沿着轴向的卷绕方向(行进方向)反转,以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成为2匝的方式,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第二端部22b)朝向一侧(第一端部22a)卷绕绕线30。
[0115]
如图7e所示,在绕线30卷绕于卷芯部22的第一端部22a的时间点,使绕线30的沿着轴向的卷绕方向再次反转,以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成为3匝的方式,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第一端部22a)朝向另一侧(位置l3)卷绕绕线30。在此,位置l3位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与图4所示的卷绕区域30c2的z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下端部)的位置相对应。
[0116]
如图7f所示,在绕线30卷绕于位置l3的时间点,使位置调整部84沿图中的箭头a2方向移动,使第二旋转体82配置于位置l3。之后,使绕线30的沿着轴向的卷绕方向再次反转,以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成为4匝的方式,从位置l3朝向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第一端部22a)卷绕绕线30。
[0117]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二旋转体82配置于位置l3,能够在卷芯部22的轴向上阻止绕线30卷绕于比位置l3更靠另一侧,并且能够将绕线30强制性地仅卷绕于比位置l3更靠一侧的位置。另外,能够防止形成第四匝的绕线30向位置l3的另一侧落下(台阶式落下)而产生短路不良。
[0118]
如图7g所示,通过将绕线30卷绕到卷绕结束位置l2,如图7h所示,能够在卷芯部22的外周面形成具备卷绕区域30c1~30c3的卷绕部30c。此外,对于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与绕线30的卷绕开始位置l1相比,使它以规定长度的量(例如,与绕线30的线径大致相等的距离)位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
[0119]
接着,使具备图7h所示的卷绕部30c的内部芯20插通于图3所示的外装芯40的插通孔40a的内部。此外,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外装芯40,使用粘接剂等预先将第一端子部50和第二端子部60安装于规定的位置。
[0120]
接着,如图1a和图1b所示,通过将绕线30的第一引线部30a与第一端子部50的第一结线部54连接,并且将绕线30的第二引线部30b与第二端子部60的第二结线部64连接,从而得到线圈装置10。
[0121]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10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绕线的卷绕结束位置l2与卷绕开始位置l1一起位于卷芯部22的轴向(z轴方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部22a。因此,在将绕线30卷绕于卷芯部22之后,能够在将第二引线部30b从卷绕结束位置l2向与卷芯部2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引出的状态下,与第二结线部64(图1b)连接。例如,在卷绕结束位置l2位于从第一端部22a向下方离开的位置(例如,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中央部)的情况下,为了将第二引线部30b与第二结线部64连接,需要将第二引线部30b朝向第二结线部64倾斜地引出。但是,在该情况下,第二引线部30b与外装芯40的上端部(插通孔40a的开口边缘部)接触,有可能发生卷绕有绕线30的内部芯20相对于外装芯40倾斜这样的缺陷。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10中,由于第二引线部30b向与卷芯部22的轴向正
交的方向引出,因此,能够防止这样的缺陷的产生,能够将内部芯20与外装芯40之间的间隔维持为恒定,并且降低啸叫。
[0122]
另外,如果内部芯20相对于外装芯40倾斜,则线圈装置10的电感值有可能降低,但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10中,能够防止这样的缺陷的产生,实现具有良好的电感特性的线圈装置10。
[01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10中,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相比,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变多。因此,在将线圈装置10安装于基板(省略图示)时,能够使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稳定,能够抑制基板等的振动,并且降低啸叫。
[012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装置10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如上所述,在将第二引线部30b朝向第二结线部64倾斜地引出的情况下,在将卷绕有绕线30的内部芯体20组装于外装芯40时,需要预先对第二引线部30b实施弯曲加工(改造)(预先对第二引线部30b赋予倾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10中,由于第二引线部30b向与卷芯部2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引出,因此,不需要对第二引线部30b实施弯曲加工,线圈装置10的组装容易。
[012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到另一侧,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以2匝以上卷绕有绕线30,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以3匝以上卷绕有绕线30。因此,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能够局部地增多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能够有效地抑制基板等的振动。
[012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绕线30在与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相邻的位置开始卷绕于卷芯部22的第一端部22a。因此,能够在将第一引线部30a从绕线30的卷绕开始位置l1向与卷芯部2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引出的状态下,与第一结线部54(图1a)连接。在该情况下,卷绕有绕线30的内部芯20,通过从卷绕开始位置l1以及卷绕结束位置l2各自引出的各引线部30a、30b,向与卷芯部2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伸,因从各引线部30a、30b受到的张力而内部芯20的姿势稳定。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内部芯20相对于外装芯40倾斜这样的缺陷的产生,能够有效地降低啸叫。
[012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相对于卷绕开始位置l1向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位置偏移。如上所述,即使在与上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相接的位置将绕线30开始卷绕于卷芯部22的第一端部22a,在卷绕中,有时也在与凸缘部24的内表面24b邻接的位置形成有间隙g。通过设为上述那样的结构,在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多个匝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位于卷绕结束位置l2的绕线30的最外周匝向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位置偏移而落入上述间隙g。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卷绕部30c的卷绕松开、短路不良的发生。
[012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凸缘部外周面24a经由粘接剂固化部70与芯内周面48接合,在下凸缘部外周面26a与芯内周面48之间形成有间隙a。通过将上凸缘部外周面24a经由粘接剂固化部70与芯内周面48接合,能够有效地保护内部芯20或外装芯40免受冲击。另外,通过在下凸缘部外周面26a与芯内周面48之间形成间隙a,能够实现具有良好的电感特性(例如直流叠加特性等)的线圈装置10。
[0129]
特别地,在上述的结构下,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
相比,通过增多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在内部芯20、外装芯40或者基板等振动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间隙a的周边部(非接合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啸叫,还能够防止内部芯20、外装芯40的破损等。
[0130]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0131]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卷绕部30c的形状(卷绕姿态)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形状,能够变更为各种形状。例如,在图6a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a仅形成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区域,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2匝。卷绕部30ca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3匝~4匝形成。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形成有未卷绕绕线30的非卷绕部22c,在卷芯部22的第二端部22b未卷绕绕线30。
[0132]
非卷绕部22c占沿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半以上的区域,在该区域,卷芯部22的外周面未被卷绕部30ca覆盖而露出。此外,在将绕线30以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区域往复移动的方式卷绕的过程中,在从去路切换为回路时,如图所示,在卷绕部30ca具备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1匝的区域。该区域有时因绕线30的卷绕方式,而形成在图6d所示的位置。
[0133]
如上所述,即使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将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设为2匝(本发明中的最少匝数)的情况下,通过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将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设为0,相对地观察,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相比,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也变多。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将卷绕区域30ca变更为图6d所示的卷绕区域30cd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34]
(2)另外,在图6b所示的例子中,与图6a所示的例子不同,卷绕部30cb到达至比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中央更靠另一侧的位置。卷绕部30cb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6匝~7匝形成,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遍及比非卷绕部22c大的范围而形成。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的非卷绕部22c的长度是与绕线30的线径d相同程度的长度,或是2倍程度的长度。
[0135]
在本变形例中,在卷芯部22的第二端部22b未卷绕绕线30,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局部地变少。即,相对地观察,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能够增多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可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36]
(3)另外,在图6c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c具有: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3匝的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4匝的卷绕区域30c2、以及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5匝的卷绕区域30c3。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2匝形成,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10匝形成,卷绕区域30c3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1匝~2匝形成。绕线30的线径d’比图6b等所示的绕线30的线径d小,为1/3d<d’<1/2d。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增多沿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的匝数,可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37]
(4)另外,在图6e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e具有: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2匝的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3匝的卷绕区域30c2、以及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4匝的卷绕区域30c3。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2匝~3匝形成,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1匝~2匝形成,卷
绕区域30c3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5匝形成。在本变形例中,与图4所示的例子不同,卷绕区域30c2以及卷绕区域30c3到达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即,卷绕区域30c2以及卷绕区域30c3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遍及比卷绕区域30c1大的范围而形成。在本变形例中,也可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38]
(5)另外,在图6f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f具有: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4匝的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5匝的卷绕区域30c2、以及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6匝的卷绕区域30c3。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10匝~11匝形成,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1匝~2匝形成,卷绕区域30c3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2匝形成。在本变形例中,与图4所示的例子相比,相对于卷绕部30cf的卷绕区域30c1所占的比例变大。在本变形例中,也可有效地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39]
(6)另外,在图6g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g仅形成于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区域,并且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的区域形成有非卷绕部22c。在卷芯部22的轴向上,形成有卷绕部30cg的范围与形成有非卷绕部22c的范围大致均等。在本变形例中,也可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40]
(7)另外,在图6h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h具有: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1匝~2匝的卷绕区域30c1、和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3匝的卷绕区域30c2。如本变形例那样,在卷芯部22的第一端部22a,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也可以是奇数匝(3匝)。即,在朝向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卷绕绕线30,并将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设为3匝之后,未必需要将绕线30朝向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卷绕,形成第四匝。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从绕线30的卷绕结束位置l2朝向与卷芯部2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将第二引线部30b朝向第二结线部64(图1b)引出,可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41]
(8)另外,在图6i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i具有: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3匝的卷绕区域30c1、和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4匝的卷绕区域30c2。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1匝~2匝形成,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7匝~8匝形成。在卷绕部30ci,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的区域的总匝数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的区域的总匝数成为接近的值,但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相比,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变多。因此,可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42]
(9)另外,在图6j所示的卷绕部30cj中,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相对于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恒定值(6匝),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以1匝

2匝

4匝

5匝逐渐地增加。在本变形例中也为,在卷芯部22的轴向的一侧,与卷芯部22的轴向的另一侧相比,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变多,可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43]
(10)另外,在图6k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k具有: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1匝~2匝的卷绕区域30c1、和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3匝~4匝的卷绕区域30c2。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7匝形成,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2匝形成。在本变形例中,与变形例(5)同样地,也为,在卷芯部22的第一端部22a的
轴向上的更狭窄的区域形成有卷绕区域30c2,可得到与变形例(5)同样的效果。
[0144]
(11)另外,在图6l所示的例子中,卷绕部30cl具有: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3匝的卷绕区域30c1、和沿着卷芯部22的径向的绕线30的匝数为4匝的卷绕区域30c2。卷绕区域30c1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2匝~3匝形成,卷绕区域30c2沿着卷芯部22的轴向以8匝~9匝形成。卷绕部30cl的形状成为接近变形例(8)所示的卷绕部30ci的形状,在本变形例中,也可得到与变形例(8)同样的效果。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变形例(8)相比,作为整体,绕线30的匝数变多,能够实现具有良好的电感特性的线圈装置10。
[0145]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对电感器的应用例,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电感器以外的线圈装置。
[0146]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卷芯部22、上凸缘部24或者下凸缘部26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椭圆或者多边形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