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端子、极柱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4291发布日期:2023-10-25 16:2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电极端子、极柱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极端子、极柱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通过极柱实现电池单体内部与外部电连接。多个电池单体成组时通过电连接片与不同的电池单体的极柱焊接实现电连接。

2、由于电连接片与电极端子往往为不同材料,焊接难度高,通过焊接连接不同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之间不易拆解,维护难度较大,焊接时产生的焊渣还可能引起电池单体或相关部件表面受损,甚至可能造成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端子、极柱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电连接片与电池单体的极柱通过焊接实现不同的电池单体电连接时焊接难度高,电池单体不易拆解,焊接时产生焊渣可能引起电池单体或相关部件表面受损,甚至可能造成短路风险的技术问题。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端子,用于向电池单体输入电流和从电池单体输出电流,电极端子包括极柱本体,极柱本体包括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与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且第二电连接部与第一电连接部形状适配,以使两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通过一个的第一电连接部和另一个的第二电连接部形状配合而实现电连接。

3、本公开的电极端子中,由于电极端子的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形状适配以使两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通过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的第一电连接部和另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的第二电连接部形状配合实现电连接,在不同的采用该电极端子的电池单体成组时,无需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只需将要成组的两个电池单体的两个电极极柱中其一的第一电连接部和另一的第二电连接部形状配合即可,相应的电池单体成组方便快捷,拆解难度降低,不会因产生焊渣引起电池单体或相关部件表面受损或造成短路。另外,本公开的电极端子实现了将相关技术中极柱和电连接片的功能合二为一,使包括电极端子的电池结构和组装过程得到简化。

4、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第一电连接部包括插槽,第二电连接部包括与插槽形状适配合的插头。

5、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分别设置为包括插槽和插头,在两个电池单体成组时,只需将要电连接的两个电极端子中其一的第一电连接部的插槽和另一的第二电连接部的插头配合,即可完成所需的电连接操作,电池单体成组方便快捷,易拆卸,易维护。

6、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插槽为单一扁口,插头为与单一扁口形状适配的插接片。

7、将插槽设置为单一扁口,将插头设为插接片,易加工,易操作,连接稳定性高。

8、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极柱本体为片状。

9、将极柱本体设置为片状,通过合理设置极柱本体和电池单体的单体外壳的相对位置可使电极端子远离单体外壳的一侧距离单体外壳的尺寸较小,从而使该电池单体及采用该电池单体的电池整体尺寸相对减少。

10、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极柱本体的相对的两端。

11、将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极柱本体的相对的两端,易于实现不同的电池单体成组时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对接,成组方便快捷。

12、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电极端子还包括设置于极柱本体的连接孔,连接孔被配置为使极柱本体与对电极端子所在的电池单体的运行参数进行采样的采样部件电连接。

13、在电极端子上设置与采样部件电连接的连接孔,易于采样部件与电极端子电连接,实现对电池单体采样,采样部件与电极端子通过铆接、螺纹连接等形式实现电连接,可避免焊接连接,利于减少因焊接产生焊渣带来的相关部件表面受损或引发短路风险的情况。

14、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电极端子还包括第一绝缘部,第一绝缘部设置于极柱本体的表面。

15、在电极端子的极柱本体表面设置第一绝缘部利于极柱本体与邻近电气元件实现电气绝缘,利于降低短路风险。

16、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第一电连接部被配置为与电池单体的转接件电连接,第一绝缘部至少包覆于电极端子的第一电连接部外侧。

17、以上设置利于极柱本体与转接件连接的部位与邻近电气元件实现电气绝缘,利于降低短路风险。

18、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极端子中,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一体成形或直接连接。

19、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一体成形或直接连接,使电极端子的电气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方便快捷。

20、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极柱组件,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的电极端子和转接件,转接件与电极端子的极柱本体电连接,转接件被配置为与所在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电连接。

21、本公开的极柱组件具有本公开的电极端子具有的优点。

22、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极柱组件中,电极端子的极柱本体为片状,转接件连接于极柱本体的一侧。

23、极柱本体设置为片状,且转接件连接于极柱本体的一侧,可以使采用极柱组件的电池单体中电极端子远离单体外壳的一侧距离单体外壳的尺寸设置得较小,从而使该电池单体及采用该电池单体的电池整体尺寸相对减少。

24、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极柱组件中,转接件包括垂直地连接于极柱本体的转接片。

25、转接件中设置垂直地连接于极柱本体的转接片,使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单体外壳、转接件与电极端子易于合理布置,一方面利于采用极柱组件的电池单体减小体积,一方面利于电池单体成组时减小空间占用以利于采用该电池单体的电池减小体积。

26、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极柱组件中,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极柱本体的相对的两端,转接片的两侧面分别朝向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

27、转接片的两侧面分别朝向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利于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单体外壳、转接件与电极端子布置合理,一方面利于采用极柱组件的电池单体减小体积,另一方面利于电池单体成组时减小空间占用以利于采用该电池单体的电池减小体积。

28、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极柱组件中,转接件与电极端子一体成形或直接连接。

29、转接件与电极端子一体成形或直接连接,使极柱组件的电气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方便快捷。

30、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极柱组件中,极柱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部,第二绝缘部设置于电极端子的靠近转接件的一侧。

31、第二绝缘部设置于电极端子的靠近转接件的一侧,利于极柱组件组装于电池单体的单体外壳后,使极柱本体和转接件与电池单体的单体外壳绝缘。

32、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本公开第一方面的电极端子或本公开第二方面的极柱组件,电极端子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电连接。

33、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池与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极端子和本公开实施例的极柱组件具有相同的优点。

34、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电池单体包括两个电极极柱,两个电极极柱分别与电极组件的阳极极耳和阴极极耳电连接。

35、电池单体的两个电极极柱分别与电极组件的阳极极耳和阴极极耳电连接,使电池单体成组时,所有电极极柱均可通过形状配合实现电连接,连接快捷方便,无需焊接。

36、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电池单体的两个电极极柱并排设置且两个电极端子的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的布置方向相同;或者电池单体的两个电极极柱并排设置且两个电极端子的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的布置方向相反。

37、以上设置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可根据电池单体的成组需求进行灵活布置电极端子方向,利于电池单体快速成组。

38、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电池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至少两个电池单体中每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通过一个的第一电连接部和另一个的第二电连接部形状配合实现电连接。

39、至少两个电池单体中每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通过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的第一电连接部和另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的第二电连接部形状配合实现电连接,无需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电池单体成组方便快捷,拆解难度降低,不会因产生焊渣引起电池单体或相关部件表面受损或造成短路。

40、在一些实施例的电池中,电池单体包括极柱组件,极柱组件的转接件与所在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直接连接。

41、转接件与所在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直接连接,使电池单体的电气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方便快捷。

42、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本公开第三方面的电池,电池被配置为向用电设备供电。

43、本公开实施例的用电设备与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池具有相同的优点。

4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