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1287发布日期:2023-11-09 11:5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1、一般所称的飞线,是指一束被应用在高速运算设备的多条电缆线,该飞线的各电缆线主要是被用来传输该高速运算设备中不同电子装置的高频电子信号,这些电子信号多以差动模式(differential mode)被传输,因此该飞线的每条线缆一端通常被连接至至少一连接器,即飞线连接器。由于飞线连接器的设计可突破传统信号基板和硬件产品的局限性,克服高速印刷电路板(pcb)传输高频电子信号的限制,提升电子装置间的传输速度与增加传递距离、降低能量损耗、减少使用昂贵的高速印刷电路板材料并能简化高速电路上高频线路布线的复杂性,因此飞线连接器为不同电子装置间的电子信号高速传输互连增添弹性,提供具有成本效益、高性能和高能散热的解决方案,将优化信号传递的抖动与减少噪声。

2、然而,将飞线与该连接器的焊接制程精密程度对于高频性能影响甚大。举例来说,在目前自动化生产制程中,飞线必须先剥离绝缘层之后,再将各芯线暂时定位至该连接器适当端子(这些端子在本说明书中称为“飞线端子”)的预定位置,才能传送至焊接工站完成焊接工作;然而,在焊接前的暂时相互定位时,由于被剥离绝缘层的电缆线芯线直径小且具有可挠性,使每条芯线与连接器端子预定焊接的地方无任何稳定的暂时固定结构以保持前述两者的相对位置,因此,可能因为两者在输送带传输路径中的各种震动或芯线受外力弯折而导致该二者相对位置发生变动,使飞线的芯线与该连接器端子没有位于预期的相对位置处被焊接,导致差动电子信号的能量传输损失变大与制造质量下降。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成为业界所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包括座体、多个飞线端子、多条电缆线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一座体;多个飞线端子,位于座体上;多条电缆线,分别具有至少一芯线,每一条芯线与该每一个飞线端子的一端形成一接触区;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位于座体上,分别具有一夹持部与一勾状部,该夹持部用以夹住接触区,并对接触区的左右移动进行限制,该勾状部对接触区的上下移动进行限制。

2、为让本发明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第二限位结构,相邻于该些第一限位结构,用以对该接触区的左右移动进行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限位结构一体形成于该座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的夹持间距约略大于或等于该芯线的线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的夹持间距约略小于或等于该芯线的线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与该芯线的轴向为垂直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的末端设有勾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飞线端子还输入工作频率介于10ghz至50ghz之间的电子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限位结构一体形成于该座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限位结构分别一体形成于该些飞线端子的末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线连接器辅助焊接结构,包括座体、多个飞线端子、多条电缆线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一座体;多个飞线端子,位于座体上;多条电缆线,分别具有一芯线,每一条芯线与该每一个飞线端子的一端形成一接触区;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位于座体上,分别具有一夹持部与一勾状部,该夹持部用以夹住接触区,并对接触区的左右移动进行限制,该勾状部对接触区的上下移动进行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吴铸城,黄添富,许世明,刘育翔,姜成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