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及判断天线工作状态的监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7829发布日期:2023-12-01 20: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天线及判断天线工作状态的监控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及判断天线工作状态的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1、基于可调材料的波束可调天线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加载到可调材料两侧的电场或磁场,来改变可调材料的介电常数,进而改变电磁波在可调材料两侧移相单元上传输的相位,最终达到天线波束控制的目的。

2、其中,天线包括多个天线单元,为对每个天线单元进行独立控制,必须使用控制线连接每个天线单元,再通过外部连接线连接至控制器上,从而对每个天线单元施加不同的电场,进而分别独立控制每个天线单元的波束。

3、但是,在将控制线、连接线以及控制器连接的过程中,由于排线非常密集,可能出现连接错位的问题,尤其在天线单元规模较大时错线风险更大,导致天线无法正常工作。同时连接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压力不够或其他原因,导致压接不良,最终无法正常工作。目前,这种风险没有有效的识别手段,从而影响天线加工以及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天线及判断天线工作状态的监控方法,以利于在天线加工或维修时及时地识别连接错线的故障区域,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维修效率。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天线单元,所述多个天线单元阵列排布。控制线组件,所述控制线组件包括多条第一控制线,每条所述第一控制线的第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天线单元连接,每条所述第一控制线的第二端排布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其中,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控制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监控点和第二监控点。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与所述多条第一控制线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控制接口,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对每个所述天线单元的波束进行控制。连接结构组件,所述连接结构组件用于连接所述控制线组件与所述控制器,所述连接结构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线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一连接点,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点分别与所述多条第一控制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接口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连接点,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点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控制接口连接,其中,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点上分别引出有第三监控点和第四监控点。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监控点、所述第二监控点、所述第三监控点以及所述第四监控点连接,所述监控装置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控制接口的线路通断进行监控,并产生表示断路信息的提示信号。

3、本技术通过四个监控点和监控装置实现对第一控制线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接口之间连接的故障区域的可靠识别。监控装置与第一监控点连接,用于发出第一提示信号。监控装置与第二监控点连接,用于发出第二提示信号。监控装置与第三监控点连接,用于发出第三提示信号。监控装置与第四监控点连接,用于发出第四提示信号。当第二接口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接口连接出现异常错位或压接不良时,位于外侧的第二连接点与第一控制接口之间会出现线路断路,从而导致第三监控点和/或第四监控点所在的线路断路,监控装置即进行报警提醒。也即,当监控装置发出第三提示信号或第四提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时,即意味着第二接口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接口出现连接错位的状况,从而可以快速锁定故障区域,进而对第二接口与控制器重新连接,提高加工效率。当未发出第三提示信号和第四提示信号时,即表明第二接口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接口的连接状态正常。然后,可通过第一监控点和第二监控点判断第一控制线和第一接口的连接是否正常。具体地,第一接口与第一控制线的第二端的连接出现异常错位时,位于外侧两条第一控制线与第一连接结构之间会出现线路断路,从而导致第一监控点和/或第二监控点所在的线路断路,监控装置进行报警提醒。也即,当监控装置未发出第三提示信号和第四提示信号,并且监控装置发出第一提示信号或第二提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时,即意味着第一接口与第一控制线的第二端出现连接错位的状况,从而可以快速将故障区域锁定至第一接口与第一控制线的连接区域。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可通过四个监控点和监控装置,实现对故障区域的快速判定,进而有利于在加工或维修时快速发现问题,提高加工效率以及维修效率。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线具有多组,每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控制线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监控点和所述第二监控点。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每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二接口的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点上均引出有所述第三监控点和所述第四监控点。所述第一控制接口具有多组,且与多组所述第一控制线一一对应,每组所述第一控制接口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每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所述第一监控点、所述第二监控点以及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三监控点以及所述第四监控点连接。

6、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的转接模块以及与所述转接模块连接的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第二接口。

7、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线具有多组,每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控制线上均设置有第一监控点和第二监控点;所述第一连接线具有多个,且与多组所述第一控制线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每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至同一所述转接模块;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每组所述第一控制线的第一监控点、第二监控点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所述第三监控点和所述第四监控点连接。

8、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至同一所述转接模块上,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点上均引出有第三监控点和第四监控点;所述第一控制接口具有多组,且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线一一对应,每组所述第一控制接口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所述第三监控点、所述第四监控点以及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所述第一监控点和所述第二监控点连接。

9、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五监控点和第六监控点,所述第五监控点与所述第六监控点设置在除外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控制线外的任意两条所述第一控制线上;所述监控装置还与所述第五监控点和所述第六监控点连接。

10、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覆晶薄膜、pcb转接板、玻璃转接板中的至少一个。

11、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装置包括连接电路以及与所述连接电路电连接的多个报警单元,所述监控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电路以及所述报警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监控点、所述第二监控点、所述第三监控点和所述第四监控点连接。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电压表或试电笔。

13、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显示屏、指示灯、二极管、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

14、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线组件还包括多条第二控制线,每条所述第二控制线的第三端分别与每个所述天线单元连接,每条所述第二控制线的第四端排布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第二控制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七监控点和第八监控点;

15、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多条第二控制线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控制接口;

16、所述连接结构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线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三连接点,所述多个第三连接点分别与所述多条第二控制线的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四接口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接口数量相同的多个第四连接点,所述多个第四连接点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控制接口连接,其中,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第四连接点上分别引出有第九监控点和第十监控点;

17、所述监控装置还分别与所述第七监控点、所述第八监控点、所述第九监控点以及所述第十监控点连接,所述监控装置还配置为对所述第二控制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以及所述第二控制接口的线路通断进行监控,并产生表示断路信息的提示信号。

18、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压控相移材料,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线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线的所述第三端连接,以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19、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控相移材料包括液晶和铁氧体。

20、在本技术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监控点、所述第二监控点、所述第三监控点和所述第四监控点由金属导体制成。

2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判断天线工作状态的监控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包括:

22、所述监控装置与所述第一监控点连接,所述监控装置用于发出第一提示信号;

23、所述监控装置与所述第二监控点连接,所述监控装置用于发出第二提示信号;

24、所述监控装置与所述第三监控点连接,所述监控装置用于发出第三提示信号;

25、所述监控装置与所述第四监控点连接,所述监控装置用于发出第四提示信号;

26、当所述监控装置未发出所述第一提示信号、所述第二提示信号、所述第三提示信号以及所述第四提示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控制接口之间的连接正常;

27、当所述监控装置发出所述第三提示信号和所述第四提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时,判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控制接口之间的连接异常;

28、当所述监控装置未发出所述第三提示信号以及所述第四提示信号,并且,发出所述第一提示信号和所述第二提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时,判断所述第一控制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异常。

29、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