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5062发布日期:2022-09-24 03:2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具有触控功能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因为需要加入外挂式触控模组,所以导致显示面板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提升和功能集成。fmloc(flexible multi-layer on cell),即将触控膜组直接制备于oled显示基板上)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利于减小产品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4.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5.衬底;
6.辅助电极层,所述辅助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7.多个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连接为第二电极层,所述辅助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8.第一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用于连接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9.第二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用于连接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与所述辅助电极层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和触控电极层;
11.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2.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所述触控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一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电极通过贯穿所述衬底的导电件与所述辅助电极层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底上设置有过孔,所述导电件包括位于所述过孔内的导电胶。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辅助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同层设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
19.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衬底之间,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均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材料相同。
20.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上述的显示基板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电连接,并被配置为:为所述第一信号端提供恒压的第一电压信号;为所述第二信号端提供第二电压信号。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中均设置有所述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图像的图像信息,逐行为所述像素提供显示信号;
22.其中,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条纹图像,所述条纹图像包括多个第一子图像和多个第二子图像,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二子图像均对应至少一行像素,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二子图像交替排布,所述第一子图像的灰阶大于所述第二子图像的灰阶;所述驱动电路在为所述第一子图像对应的像素提供显示信号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处于第一电平;为所述第二子图像对应的像素提供显示信号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处于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
23.所述第一电平与所述第二电平的差值在0.8-1.2v之间;
24.或者,所述目标图像包括非条纹图像,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固定电位的信号。
附图说明
2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26.图1为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显示基板触控电极层的平面示意图。
28.图3为显示基板的数据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影响示意图。
29.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扫描信号和触控信号的时序图。
32.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数据信号、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第二电压信号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34.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5.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
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6.传统的具有触控功能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因为需要加入外挂式触控模组,所以导致显示面板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折叠性能提升和功能集成。fmloc(flexible multi-layer on cell),即将触控膜组直接制备于oled显示基板上)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37.图1为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基板包括衬底1以及沿远离衬底1方向依次设置的薄膜晶体管2、平坦化层pln、多个发光器件3、封装层4和触控电极层5。其中,衬底1上设置有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像素,每个像素中均设置有薄膜晶体管2和发光器件3。每一发光器件3包括沿远离薄膜晶体管2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31、发光层32和阴极33,多个发光器件3的阴极连接为一整层。薄膜晶体管2包括源极21、漏极22、栅极23和有源层24,有源层24位于栅极23与衬底1基板之间,有源层24包括沟道部以及位于沟道部两侧的源极连接部和漏极连接部,源极连接部与源极21连接,漏极连接部与漏极22连接,并且发光器件3的阳极31通过平坦化层pln上的过孔与漏极22连接。多条数据线与薄膜晶体管2中的源极21/漏极22同层设置。封装层4位于发光器件3和触控电极层5之间。触控电极层5位于封装层4远离衬底1的一侧,用于检测触控的发生。
38.图2为显示基板触控电极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触控驱动电极tx和多条相互平行的触控感应电极rx,触控感应电极rx与各触控驱动电极tx交叉设置,从而在两种电极相交处形成电容。当驱动电路10以扫描的形式轮流向各触控驱动电极通入驱动信号时,各触控感应电极rx上也会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当有触控发生时,触控点会产生电极放电、电极间的距离变化、电极间的介电常数变化等现象,从而导致该处的电容也产生变化,由此,当扫描到相应触控驱动电极tx时,对应触控点的触控感应电极rx上的感应信号也会变化,这样可确定触控位置,实现触控。
39.在显示基板的工作过程中显示和触控同时进行,上述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每个像素提供显示信号,显示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具体地,驱动电路逐行为像素提供扫描信号,从而使得像素逐行开启,每向其中一行像素提供扫描信号,均向多条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从而使得数据信号写入被扫描到的一行像素中,进而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同时,驱动电路还被配置为触控电极层5提供触控信号。
40.由于薄膜晶体管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3中的阴极层33在衬底1基板上的正投影有至少部分交叠,同样,数据线或栅线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3中的阴极层3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有至少部分交叠,并且数据线、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1、漏极22位于同一膜层中,均与阴极层33在衬底1的厚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较小,因此,在显示基板的显示过程中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均会对阴极层产生耦合信号,造成干扰。
41.另外,由于驱动电路在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时,也提供触控信号;并且,如图1
所示阴极层33和触控电极层5在衬底1的厚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也比较小,因此阴极层33上的耦合信号也会影响到触控电极层5,进一步对触控信号产生噪声,影响触控功能。
42.图3为显示基板的数据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影响示意图,其中,图3中所示意的数据信号为显示条纹图像时的数据信号。其中,条纹图像包括多个第一子图像和多个第二子图像,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均对应至少一行像素,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交替设置,且灰阶不同。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均对应一行像素,第一子图像为白画面,第二子图像为黑画面,此时,条纹图像为一行黑一行白(1w1b)的画面,其中每条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如图3中的data所示,数据信号是不断在高低电平之间进行跳变的,在每次跳变的时刻,即数据信号上升沿以及下降沿的时刻,触控信号上出现尖波,也就是对触控信号产生的噪声。其中,在数据信号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时,对触控信号带来正向的影响,产生正向噪声;在数据信号由高电平变低电平时,对触控信号带来负向的影响,产生负向噪声。对于条纹图像而言,每条数据线上的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这样对触控信号带来的噪声尤其明显。图3中由数据信号所引起的触控信号上的噪声强度约为1.2v,以及数据信号或触控信号的周期为t’,t’可以在1.8~3μs之间。
4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用于减少或消除触控电极上的触控信号的噪声。
44.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aa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na,显示基板包括:衬底1、辅助电极层6、多个发光器件3、第一连接电极7和第二连接电极8。
45.衬底1上可以设置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像素,每个像素中均设置有发光器件3。
46.其中,辅助电极层6设置在衬底1上;多个发光器件3设置在衬底1上,并位于显示区,发光器件3包括沿远离衬底1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31、发光层32和第二电极331,多个发光器件3的第二电极331连接为第二电极层33,辅助电极层6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层3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47.第一连接电极7和第二连接电极8均位于绑定区na,其中,第一连接电极7用于连接第一信号端;第二电极层33与第一连接电极7电连接;第二连接电极8用于连接第二信号端,且第二连接电极8与辅助电极层6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电极7、第二连接电极8可以均与柔性线路板绑定(bonding)连接,第一连接电极7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至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一信号端,第二连接电极8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至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二信号端。
48.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示意性地呈现出显示基板的一个剖面,而在其他剖面位置,第一连接电极7的一部分可以被其上方的膜层暴露出,从而与柔性线路板绑定连接。
4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在衬底1上设置辅助电极层6,辅助电极层6与第一连接电极7连接,第二电极层33与第二连接电极8连接,且第一连接电极7和第二连接电极8连接不同信号端。在显示基板中设置触控电极层的情况下,在显示基板的显示过程中,显示基板的数据信号的突变会导致触控电极层上的触控信号出现噪声,这种情况下,可以向第二信号端提供电信号,由于辅助电极层6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层3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因此,辅助电极层6上的电信号也会对触控电极层产生影响,通过调节辅助电极层6上的电信号的大小或时序,进而可以使数据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与辅助
电极层6上的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抵消,以此减少或消除触控信号的噪声,提高触控精度。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3为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可选地,第一电极31为阴极,其可以是金属材料制作的反射电极,第二电极为阳极,其可以是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制作的透明电极。当然,发光器件3也可以为底发光型发光器件。
51.另外,辅助电极层6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构成的单层或多层、合金、金属氮化物、导电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等材料,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4和触控电极层5。其中,封装层4位于多个发光器件3远离衬底1的一侧;触控电极层5位于封装层4远离发光器件3的一侧,触控电极层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层3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因此数据信号对第二电极层33所产生的干扰,会经过第二电极层33继续传递到触控电极层5。但辅助电极层6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层33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因此,通过调节辅助电极层6上的电信号的大小或时序,进而可以使数据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与辅助电极层6上的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抵消,以此减少或消除触控信号的噪声,避免触控不良。
53.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6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触控电极层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一致。由于触控电极层5中包括多个图案化的金属电极,例如包括多条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和多条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因此,可以将辅助电极层6图案化,即形成与触控电极层5相同图案的辅助电极层6,从而能够在节约材料资源的同时,消除数据信号对触控电极层5的干扰,避免触控不良。
54.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pdl、以及位于衬底1和发光器件3之间并且沿远离衬底1方向依次设置的缓冲层buf、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二栅绝缘层gi2、层间绝缘层ild、薄膜晶体管2和平坦化层pln。
55.其中,像素界定层pdl位于第一电极31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具有多个开口,发光器件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开口中。上述发光器件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开口中,具体是指,第一电极31的一部分被开口暴露,发光层32设置在开口中,多个发光器件3的第二电极形成为一体结构,即第二电极层33。
56.薄膜晶体管2包括栅极23、有源层23、源极21和漏极22,平坦化层pln上设置有过孔,第一电极31通过该过孔与薄膜晶体管2的漏极22连接。以薄膜晶体管2采用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栅极23位于有源层23远离衬底1的一侧,源极21和漏极22位于栅极23远离衬底1的一侧。有源层23的材料可以包括例如无机半导体材料(例如,多晶硅、非晶硅等)、有机半导体材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有源层23包括沟道部和位于该沟道部两侧的源极连接部和漏极22连接部,源极连接部与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1连接,漏极22连接部与薄膜晶体管2的漏极22连接。源极连接部和漏极连接部均可以掺杂有比沟道部的杂质浓度高的杂质(例如,n型杂质或p型杂质)。沟道部与薄膜晶体管2的栅极23正对,当栅极23加载的电压信号达到一定值时,沟道部中形成载流子通路,使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1和漏极22导通。
57.缓冲层buf位于衬底1和薄膜晶体管2之间,用于防止或减少金属原子和/或杂质从衬底1扩散到薄膜晶体管2的有源层24中。缓冲层buf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并且可以形成为多层或单层。
58.第一栅绝缘层gi1位于薄膜晶体管2的有源层24和栅极23之间;第二栅绝缘层gi2和层间绝缘层ild,位于薄膜晶体管2的栅极23与源极21之间,层间绝缘层ild位于第二栅绝缘层gi2远离衬底1的一侧。上述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二栅绝缘层gi2和层间绝缘层ild的材料均可以包括硅化合物或者金属氧化物,以及均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59.栅电极层设置在第一栅绝缘层gi1远离衬底1的一侧。其中,栅电极层包括各薄膜晶体管2的栅极23、电容的第一电极板。另外,电容的第二电极板(图中未示出)设置在第二栅绝缘层gi2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与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1连接,其材料可以与第一电极板的材料相同。栅电极层的材料可以包括例如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氮化物、导电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等。例如,栅电极层可以包括金、金的合金、银、银的合金、铝、铝的合金、氮化铝、钨、氮化钨、铜、铜的合金、镍、铬、氮化铬、钼、钼的合金、钛、氮化钛、铂、钽、氮化钽、钕、钪、氧化锶钌、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镓、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栅电极层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6设置在衬底1远离多个发光器件3的一侧,第二连接电极8通过贯穿衬底1的导电件80与辅助电极层6连接。同时,第二连接电极8还连接第二信号端,以用于提供电信号,实现对第二电极层33以及触控电极层5上干扰信号的消除,提高触控效果,避免显示基板触控不良。
61.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底1上设置有过孔,导电件80包括位于过孔内的导电胶。上述导电胶可以包括不规则形状的导电颗粒。在显示基板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将异形形状的导电胶颗粒设置在至少贯穿衬底1的过孔中,设置压力为0.2pa、温度为290℃、时间为16s,通过施加压力,实现第二连接电极8和辅助电极层6之间的电连接。
62.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电极8可以位于衬底1远离辅助电极层6的一侧。在其它示例中,第二连接电极8可以设置于发光器件3与衬底1之间的任意位置,即第二连接电极8位于第一膜层远离辅助电极层6的一侧,上述第一膜层可以是缓冲层buf、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二栅绝缘层gi2、层间绝缘层ild和平坦化层pln中的任意一层。例如,第二连接电极8位于缓冲层buf远离衬底1的一侧,则第二连接电极8通过贯穿缓冲层buf和衬底1的导电件80与辅助电极层6连接;或者,第二连接电极8位于第二栅绝缘层gi2远离衬底1的一侧,则第二连接电极8通过贯穿缓冲层buf、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二栅绝缘层gi2和衬底1的导电件80与辅助电极层6连接。也就是说,第二连接电极8只要不影响发光器件3功能即可,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二连接电极8的设置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极7和第二连接电极8同层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电极7和第二连接电极8的设置位置相同,参考第二连接电极8的设置方式,在此对第一连接电极7的设置位置不作过多说明。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极7和第二连接电极8均与薄膜晶体管2的源漏极22材料相同。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电极7和第二连接电极8可以与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1、漏极22在同一制作工艺中形成。其中,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1、漏极22材料可以是金属、合金、金属氮化物、导电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等材料,例如,金属构成的单层或多层,例如为mo/al/mo或ti/al/ti。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背膜9,背膜9设置于辅助电极层6远
离衬底1的一侧,背膜9可以对辅助电极层6起到保护作用。
66.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出的显示基板中,衬底1可以是柔性衬底,例如其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pi)。
67.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绝缘层10,绝缘层10位于辅助电极层6远离衬底1的一侧,并且绝缘层位于背膜9靠近辅助电极层6的一侧,也就是说,在辅助电极层6和背膜9之间设置绝缘层,其可以提高对辅助电极层6的保护效果。其中,绝缘层10可以为pi膜。
68.另外,图5所示的显示基板与图4所示的显示基板的其他膜层结构均相同,在此不过多赘述。
69.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和驱动电路;显示基板还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位于多个发光器件远离衬底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可以分时进行显示驱动过程和触控驱动过程,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扫描信号和触控信号的时序图,如图6所示,显示基板包括多个显示周期t,每一显示周期t包括显示阶段t1和触控阶段t2,即在显示阶段t1中提供逐行的扫描信号g1

gn,并在触控阶段t2中提供触控信号touch,以实现对显示基板中显示阶段和触控阶段的分时驱动,减少对触控信号造成干扰。
70.但是,当分时进行显示驱动过程和触控驱动过程时,会导致触控/书写的时效性较差。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进行显示驱动过程的同时,还进行触控驱动过程。
71.其中,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中均设置有所述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触控电极通过触控信号,以进行触控检测;另外还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图像的图像信息,逐行为所述像素提供显示信号。其中,显示信号包括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具体地,驱动电路逐行为像素提供扫描信号,每扫描一行像素,均为通过数据线向该行中的每个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其中,数据信号的大小根据目标图像的图像信息确定。
72.另外,驱动电路还与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连接,并被配置为,为第一信号端通过恒压的第一电压信号,为第二信号端提供第二电压信号。
73.其中,第二电压信号可以为恒压信号。此时,由于辅助电极层与数据线、辅助电压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均会形成电容,使数据线的负载增大,这就会减弱数据线上的信号变化对第二电极层和触控电极上的信号的影响。
74.并且,辅助电极层也可以起到信号屏蔽的作用,防止辅助电极层下方结构产生的静电等因素对触控电极带来不良影响。
75.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压信号可以为接地信号。
76.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图像可以为条纹图像和非条纹图像。条纹图像包括多个第一子图像和多个第二子图像,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二子图像均对应多行像素,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二子图像交替排布,所述第一子图像的灰阶大于所述第二子图像的灰阶。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第一子图像所对应的所有像素中,大部分像素待显示的灰阶相同,例如,80%以上,或90%以上的像素待显示的灰阶相同,该灰阶作为第一子图像的灰阶。同理,同一个第二子图像所对应的所有像素中,大部分像素待显示的灰阶相同,例如80%以上,或90%以上的像素待显示的灰阶相同,该灰阶作为第二子图像的灰阶。
77.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数据信号、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第二电
压信号的时序图,在驱动显示基板显示条纹图像时,大部分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如图7中的data所示,由于第一子图像的灰阶大于第二子图像的灰阶,因此,在为第一子图像对应的像素提供扫描信号时,数据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在为第二子图像对应的像素提供扫描信号时,数据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当数据信号从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时,会对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一电压信号带来正向的影响,使其出现正向的噪声;当数据信号从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会对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一电压信号带来负向的影响,使其出现负向的噪声。为了减少噪声,第二电压信号vss2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当驱动电路为第一子图像对应的像素提供显示信号时(即图7中数据信号处于高电平的阶段),第二电压信号vss2处于第一电平;当驱动电路为第二子图像对应的像素提供显示信号时(即图7中数据信号处于低电平的阶段),第二电压信号vss2处于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这种情况下,当数据信号从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时,第二电压信号vss2从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当数据信号从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时,第二电平信号vss2从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二者对第一电压信号的影响可以抵消,进而可以减少触控信号上的噪声。
78.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的差值d采用预先测试的方式确定,具体可以根据触控电极上所产生的噪声幅度获得。在一个示例中,上述d在0.8-1.2v之间,例如1v。其中,第一电平可以与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平相同。
79.当目标画面为非条纹图像时,数据信号对触控电极的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其中,非条纹图像是指,每一行或大部分行中,像素的灰阶并不完全相同,或只有少部分像素的灰阶相同。例如,每一行中,最多有50%或60%的像素的灰阶相同,这种情况下,不同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影响可以抵消一部分,从而使多条数据线整体对触控信号的影响较小。此时,为第二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二电压信号可以为固定电位的信号。由于辅助电极层与数据线、辅助电压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均会形成电容,使数据线的负载增大,这就会减弱数据线上的信号波动对第二电极层和触控电极上的信号的影响。
80.在一个示例中,当第二电压信号为固定电位的信号时,第二电压信号具体可以为接地信号。
8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8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