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动触头模块、动触头组件、动触头装置和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0028发布日期:2024-02-02 21:5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接触器动触头模块、动触头组件、动触头装置和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动触头模块,包括该接触器动触头模块的接触器动触头组件,包括该接触器动触头组件的接触器动触头装置以及包括该接触器动触头装置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接触器通常包括壳体、动触头、静触头、驱动轴、线圈、磁芯和导磁部件。静触头、线圈和导磁部件固定地设置在壳体中。动触头、驱动轴和磁芯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中。当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在驱动轴和磁芯上产生电磁力,驱动轴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驱动动触头移动到与静触头接触的闭合位置。当线圈失电时,磁场和电磁力消失,驱动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驱动动触头移动到与静触头分离的断开位置。

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无绝缘隔离要求的应用,通常驱动轴与动触头直接连接。对于有绝缘隔离要求的应用,安规标准要求线圈电路与触头电路间满足一定的绝缘距离要求,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动触头和驱动轴之间的爬电距离较短,不满足高压隔离的要求。

3、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检测主触头的状态,需要提供一个辅助开关和一个辅助开关按压部。在现有技术中,辅助开关按压部通常连接到驱动轴上,与驱动轴同步移动。当驱动轴驱动动触头移动到闭合位置时,辅助开关按压部按压辅助开关以触发辅助开关。当驱动轴驱动动触头移动到断开位置时,辅助开关按压部与辅助开关分离,以释放辅助开关,使辅助开关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辅助开关的状态来判断动触头的位置。即,当辅助开关处于触发状态时,则判断动触头处于闭合位置;当辅助开关处于初始状态时,则判断动触头还处于断开位置。但是,由于动触头和驱动轴之间是弹性连接的,驱动轴能够相对于动触头移动一个超行程。因此,在动触头和静触头出现熔接或其他故障导致不能彼此分离时,驱动轴仍然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一个超行程的距离,这可能导致辅助开关按压部释放辅助开关,使得辅助开关恢复到初始状态。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根据辅助开关的状态判断动触头是否出现熔接或其他故障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动触头模块,包括:绝缘件,包括绝缘本体和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通孔;和动触头,包括被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固定部分和从所述绝缘本体外露出的外露部分,所述动触头的所述固定部分被包裹在所述绝缘本体中,使得所述动触头与穿过所述通孔的驱动杆电隔离开,所述绝缘件还包括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并围绕所述通孔的开口的周壁,以增加穿过所述通孔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的外露部分之间的爬电距离。

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周壁包括:第一周壁,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上并围绕所述通孔的顶部开口;和第二周壁,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上并围绕所述通孔的底部开口。

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动触头的两个端部分别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左侧和右侧外露出。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还包括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上的多个隔离壁,所述多个隔离壁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径向的两侧;所述隔离壁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延伸,以进一步增加穿过所述通孔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的外露出的端部之间的爬电距离。

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隔离壁位于所述第一周壁所围成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一周壁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隔开。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其宽度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在所述第一周壁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绝缘本体的前侧开放的开口;所述绝缘件还包括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周壁的开口两侧的至少一对侧壁,所述侧壁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以进一步增加穿过所述通孔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的外露出的端部之间的爬电距离。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侧壁从所述第一周壁一直延伸至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并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侧面相连。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周壁包括:第二内周壁,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上并围绕所述通孔的底部开口;和第二外周壁,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上并围绕所述第二内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和所述第二内周壁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隔开并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和轴向延伸,以增加穿过所述通孔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的外露出的端部之间的爬电距离。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内周壁在所述通孔的轴向上的延伸高度等于或不等于所述第二外周壁在所述通孔的轴向上的延伸高度。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内周壁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连续延伸,在所述第二外周壁上形成有朝所述绝缘本体的前侧开放的开口或者所述第二外周壁为无开口的连续周壁。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还包括用于触发辅助开关的辅助开关推压部,使得所述辅助开关推压部与所述动触头同步移动。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件为通过嵌入注塑方式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在注塑所述绝缘件时,所述动触头为嵌入件,所述绝缘件为注塑件,使得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动触头直接接合在一起。

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动触头组件,包括:前述接触器动触头模块;和驱动轴,穿过所述绝缘件上的通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接触器动触头模块弹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触头在与静触头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静触头电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驱动轴上形成有径向凸缘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接触器动触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环,卡持在所述第一卡槽中并抵靠在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上;和第一弹簧,被压缩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和所述驱动轴的径向凸缘之间。

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触器动触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垫圈,被支撑在所述驱动轴的径向凸缘上;和第二垫圈,被推压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上。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簧被容纳在所述绝缘件的第二内周壁所围成的内腔中。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动触头装置,包括:前述接触器动触头组件;磁芯;导磁板,位于所述磁芯的上方;第二弹簧,被压缩在所述导磁板和所述磁芯之间;和第二卡环,卡持在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上并抵靠在所述磁芯的底面上,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磁芯、所述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弹簧,并在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上形成有用于卡持所述第二卡环的第二卡槽。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触器动触头装置还包括:绝缘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导磁板的顶面上;和辅助开关,安装在所述绝缘安装件上。当所述动触头被移动到与静触头电接触的闭合位置时,所述绝缘件上的辅助开关按压部按压所述辅助开关的触发部,以触发所述辅助开关;当所述动触头被移动到与静触头电分离的断开位置时,所述绝缘件上的辅助开关按压部与所述辅助开关分离,以释放所述辅助开关,使所述辅助开关复位到初始状态。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安装件包括:基板,安装在导磁板的顶面上;和支架,连接到所述基板,所述接触器动触头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固定到所述支架上,所述辅助开关被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前述接触器动触头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和静触头,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磁芯容纳在所述线圈中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导磁板固定到所述壳体。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驱动轴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将所述动触头驱动到与所述静触头电接触的闭合位置;当所述线圈失电时,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将所述动触头驱动到与所述静触头电分离的断开位置。

22、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绝缘件上设置有电隔离用的周壁,从而能够增大驱动轴与动触头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接触器的电绝缘性能和安全性。

23、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辅助开关按压部形成在绝缘件上,因此,辅助开关按压部与动触头同步移动。在动触头与静触头熔接时,辅助开关按压部不会随驱动轴移动,以保证辅助开关仍然处于触发状态。因此,能够根据辅助开关的状态判断动触头是否出现熔接故障,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安全性。

24、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