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3711发布日期:2022-10-26 01:1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CT球管的制作方法
一种ct球管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ct球管。


背景技术:

2.ct球管采用对球管直接冷却液对流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往往针对较热的窗口部分设计相应的管道用来冷却液对冲,而在管套内其他区域存在大量流速较慢或者不流动的冷却液,导致对需要冷却的部位无法做到完全的对流换热。同时仅在窗口部分和球管内部设计散热结构不能够对ct球管的背部进行充分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球管,解决了至少一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球管,包括壳体、靶盘和阴极组件,所述靶盘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阴极组件与所述壳体连通并正对所述靶盘,所述壳体与所述靶盘之间设置有散热流道,所述壳体背部设置有所述散热装置,所述散热流道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组件上设置有注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注液口与出液口分隔开并均与散热流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流道包括多条纵向通道与横向通道,多条纵向通道与横向通道首尾相连形成蛇形通道。
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环形的上盖板与下底板,所述上盖板与下底板的外径边缘上设置有外套管,在外套管上开设有冷却液输入口与冷却液输出口,在上盖板与下底板的内径边缘上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置有流道隔板,所述流道隔板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盖板与下底板连接,流道隔板将由上盖板、下底板、外套管与内套管围成的腔体分隔成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与冷却液输入口以及冷却液输出口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冷却液连接管的出液口与冷却液输出口连通,冷却流道包括多个圆环形的冷却流道,多个冷却流道均与散热装置共圆心且半径逐渐减小,最内圈的冷却流道的末端与所述冷却液连接管连通,多个圆环形的冷却流道首尾通过过渡流道连通,最外圈的冷却流道与冷却液输入口连通。
10.进一步地,在外套管的内圆、内套管的外圆、流道隔板的外圆或者内圆中的至少一处设有凸起部。
11.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为块状凸起部或者条状凸起部。
12.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与下底板为同心等径圆环,外套管与内套管为同心圆管。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ct管芯的背面设置散热装置,在ct球管内部设置散热流道,将二者连通,使得ct球管内冷却液有效地流动,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内部的冷却流道和外部的换热器连通,能够针对性的带走球管内的热量,提高ct管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发明中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17.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18.图5是本发明中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19.图6是本发明中的散热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剖面图。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壳体1、靶盘11和阴极组件2,其中,所述阴极组件2设置在壳体1的上方且阴极组件2与壳体连通,阴极组件2正对所述靶盘11,所述靶盘11,所述靶盘11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壳体1与所述靶盘11之间设置有散热流道4,所述壳体1背部设置有所述散热装置3,所述散热流道4与所述散热装置3连通。所述散热流道4可以通过内部流道与所述散热装置3连通。或者可以在所述阴极组件2上设置有注液口21和出液口22,所述注液口21与出液口22相互分隔并均与散热流道4连通,所述出液口22与所述散热装置3连通。
22.具体的,所述出液口22通过连接软管5与所述散热装置3连通。出液口22通过喉箍或者锥螺纹或者倒刺等方式和连接软管5固定。
23.所述散热流道4包括多条纵向通道与横向通道,多条纵向通道与横向通道首尾相连形成蛇形通道。通过在注液口21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首先会经过ct管的窗口部位,对窗口部位进行冷却,随后会流入蛇形的散热流道4 内对靶盘进行换热,之后通过出液口22流入到散热装置3中,促进整个ct管内的冷却液进行流动。冷却液可以采用防冻液或者水等高热容的液体,提高换热效率。
2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环形的上盖板31与下底板32,所述上盖板31与下底板32的外径边缘上设置有外套管33,在外套管上开设有冷却液输入口31与冷却液输出口32,在上盖板31与下底板32的内径边缘上设置有内套管34,所述外套管33与内套管34之间设置有流道隔板35,所述流道隔板35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盖板31与下底板32连接,流道隔板35将由上盖板31、下底板32、外套管33与内套管34围成的腔体分隔成冷却流道333,冷却流道与冷却液输入口31以及冷却液输出口32连通。散热装置3上设置有螺孔,与ct管上的螺孔相适配,通过螺丝将两者连接。冷却液输入口31通过软管与出液口22连通。
2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3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36,冷却液连接管36的出液口22与冷却液输出口32连通,冷却流道包括多个圆环形的冷却流道333,多个冷却流道333均与散热装置3共圆心且半径逐渐减小,最内圈的冷却流道的末端与所述冷却液连接管36连通,多个圆环形的冷却流道333首尾通过过渡流道连通,最外圈的冷却流道333与冷却液输入口31
连通。所述上盖板31与下底板32为同心等径圆环,外套管与内套管34为同心圆管。冷却液连接管36的内端部连接内套管34的外圆,在冷却液连接管36的左侧管壁以及右侧管壁上均固定有呈圆弧形且为间隔设置的流道隔板35,固定在冷却液连接管36的左侧管壁上的流道隔板35环绕内套管34接近一周后与冷却液连接管36的右侧管壁间隔一段距离形成过渡流道,固定在冷却液连接管36的右侧管壁上的流道隔板35环绕内套管34接近一周后与冷却液连接管36的左侧管壁间隔一段距离形成过渡流道,在最内圈流道隔板35内侧的冷却液连接管36上开设有冷却液连接管36进液口,冷却液连接管36进液口与最内圈流道隔板35在冷却液连接管36上的连接位置为相同一侧,冷却液输入口31与最外圈流道隔板35在冷却液连接管36上的连接位置为相同一侧。
26.在外套管的内圆、内套管34的外圆、流道隔板35的外圆或者内圆中的至少一处设有凸起部37。所述凸起部37为块状凸起部37或者条状凸起部37。可以增加对流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27.工作时,整个装置通过焊接或者螺纹等方式和管壳相连接。内套管34内部安装ct管的轴承,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输入口31进入,经过内部的冷却流道,最终通过冷却液连接管36、冷却液输出口32流出,冷却液通过对上盖板31、下底板32、外套管、内套管34与流道隔板35进行热交换,能够很好对球管靶盘附近进行冷却。
28.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