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2488307发布日期:2022-12-10 01:5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及使用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 简称ct)是一种依据电磁感应原理把数值较大的初级电流通过一定变比转换为数值较小的次级电流,以便进行保护或测量等用途的电气装置。电流互感器一般由闭合的铁芯和绕组线圈组成,其中初级绕组线圈的匝数较少,串接在待测线路中,待测线路中的电流即为初级电流,数值较大;次级绕组线圈的匝数较多,由于电流的大小与对应绕组线圈的匝数成反比,因此次级电流较小,可以串接在测量仪表或保护电路中。
3.现有供电所、变电站等设施中维修人员为检测大型电流互感器多采用手动在互感器间缠绕电缆以进行检测。因需要手动缠绕电缆,且在大型变电站等所需缠绕十几圈甚至是数十圈,同时由于检测的是大型互感器,通常需要维修人员多次调整并记下缠绕圈数,此种方式增加了作业时间,降低了维修人员的操作效率、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及使用方法,本方案所述装置其可在线圈闭合时拧动接口以快速改变整个线圈的匝数,进而有效提高供电所、变电站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包括有左接头、左触点连接头、右触点连接头、右接头和线圈电缆,所述左接头的侧部设有左触点连接头,左接头和左触点连接头的轴心处贯穿连接有左接头中心轴,所述左触点连接头可围绕左接头中心轴的轴心旋转;所述右接头的侧部设有右触点连接头,右接头和右触点连接头的轴心处贯穿连接有右接头中心轴,所述右触点连接头可围绕右接头中心轴的轴心旋转;左触点连接头上环形设置有左接头触点,右触点连接头上环形设置有右接头触点,左接头触点和右接头触点之间通过线圈电缆相连接。
6.优选的方案中,右接头触点包括右零号触点、右一号触点、右二号触点、右三号触点、右四号触点、右五号触点、右六号触点和右七号触点;右接头触点固定在右接头支撑件上并围绕右接头中心轴呈环形对称分布,右接头支撑件与右触点连接头内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方案中,左接头触点包括左零号触点、左一号触点、左二号触点、左三号触点、左四号触点、左五号触点、左六号触点和左七号触点;左接头触点固定在左接头支撑件上并围绕左接头中心轴呈环形对称分布,左接头支撑件与左触点连接头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方案中,左触点连接头和右触点连接头上设有插孔和插销,左触点连接头和右触点连接头通过插孔和插销插入式连接,当左触点连接头与右触点连接头连接时,左零号触点与右零号触点相接触;左一号触点与右一号触点相接触;左二号触点与右二号触
点相接触;左三号触点与右三号触点相接触;左四号触点与右四号触点相接触;左五号触点与右五号触点相接触;左六号触点与右六号触点相接触;左七号触点与右七号触点相接触。
9.优选的方案中,右触点连接头内设有弹簧触点,所述弹簧触点设置在右接头触点的圆周半径上且不随右接头触点旋转,当右接头触点旋转到与弹簧触点相接触时,视为电气导通;当右接头触点旋转至不与弹簧触点相接触时视为电气绝缘。
10.优选的方案中,右零号触点通过零号电缆与左一号触点相连接;右一号触点通过一号电缆与左二号触点相连接;右二号触点通过二号电缆与左三号触点相连接;右三号触点通过三号电缆与左四号触点相连接;右四号触点通过四号电缆与左五号触点相连接;右五号触点通过五号电缆与左六号触点相连接;右六号触点通过六号电缆与左七号触点相连接;右七号触点空置,不与任何电缆相连接。
11.优选的方案中,线圈电流输入电缆与左触点连接头上的左零号触点相连接,线圈电流输出电缆与右触点连接头内的弹簧触点相连接。
12.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的使用方法,线圈使用时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将左触点连接头和右触点连接头相互插接,固定住左接头和右接头,同时旋转左触点连接头和右触点连接头,以改变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的匝数;二、先固定住右接头,旋转右触点连接头并调整可调式电力线圈的匝数,待调整到指定的线圈匝数后,再将左触点连接头和右触点连接头相互插接。
13.优选的方案中,电力线圈的匝数与弹簧触点的接触顺序如下所示:1、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零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零匝;2、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一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一匝;3、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二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二匝;4、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三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三匝;5、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四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四匝;6、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五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五匝;7、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六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六匝;8、当弹簧触点与右触点连接头上的右七号触点的后端相接触时,视为所述的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总匝数为七匝。
14.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通过旋转左触点连接头、右触点连接头可实现在零匝至n-1(n为左、右接头金属触点对数)匝之间进行调整,其可通过连接前后进行手动调整来使线圈匝数达到检测所需,极大的方便了地对大型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测,并使维修人员的操作效率和检测质量得到了保证。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前视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发明左触点连接头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右触点连接头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弹簧触点连接头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左、右触点连接头连接装置示意图。
16.图中: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接头2、左触点连接头3、右触点连接头4、右接头5、线圈电流输出电缆6、二号电缆7、一号电缆8、零号电缆9、三号电缆10、六号电缆11、五号电缆12、四号电缆13、左接头中心轴14、左零号触点15、左一号触点16、左二号触点17、左三号触点18、左四号触点19、左五号触点20、左六号触点21、左七号触点22、左接头支撑件23、插孔24、插销25、右零号触点26、右一号触点27、右二号触点28、右三号触点29、右四号触点30、右五号触点31、右六号触点32、右七号触点33、右接头支撑件34、右接头中心轴35、弹簧触点36。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包括有左接头2、左触点连接头3、右触点连接头4、右接头5和线圈电缆,所述左接头2的侧部设有左触点连接头3,左接头2和左触点连接头3的轴心处贯穿连接有左接头中心轴14,所述左触点连接头3可围绕左接头中心轴14的轴心旋转;所述右接头5的侧部设有右触点连接头4,右接头5和右触点连接头4的轴心处贯穿连接有右接头中心轴35,所述右触点连接头4可围绕右接头中心轴35的轴心旋转;左触点连接头3上环形设置有左接头触点,右触点连接头4上环形设置有右接头触点,左接头触点和右接头触点之间通过线圈电缆相连接,工作时通过旋转两侧的左触点连接头3和右触点连接头4即可改变线圈电缆的连接方式,进而改变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的线圈匝数;所述线圈电缆包括二号电缆7、一号电缆8、零号电缆9、三号电缆10、六号电缆11、五号电缆12和四号电缆13。
18.优选的方案如图4所示,右接头触点包括右零号触点26、右一号触点27、右二号触点28、右三号触点29、右四号触点30、右五号触点31、右六号触点32和右七号触点33;右接头触点固定在右接头支撑件34上并围绕右接头中心轴35呈环形对称分布,右接头支撑件34与右触点连接头4内壁固定连接。
19.优选的方案如图3所示,左接头触点包括左零号触点15、左一号触点16、左二号触点17、左三号触点18、左四号触点19、左五号触点20、左六号触点21和左七号触点22;左接头触点固定在左接头支撑件22上并围绕左接头中心轴14呈环形对称分布,左接头支撑件22与左触点连接头3内壁固定连接。
20.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6所示,左触点连接头3和右触点连接头4上设有插孔24和插销25,左触点连接头3和右触点连接头4通过插孔24和插销25插入式连接,当左触点连接头3
与右触点连接头4连接时;左零号触点15与右零号触点26相接触并电性导通;左一号触点16与右一号触点27相接触并电性导通;左二号触点17与右二号触点28相接触并电性导通;左三号触点18与右三号触点29相接触并电性导通;左四号触点19与右四号触点30相接触并电性导通;左五号触点20与右五号触点31相接触并电性导通;左六号触点21与右六号触点32相接触并电性导通;左七号触点22与右七号触点33相接触并电性导通。
21.优选的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右触点连接头4内设有弹簧触点36,所述弹簧触点36设置在右接头触点的圆周半径上且不随右接头触点旋转,当右接头触点旋转到与弹簧触点36相接触时,视为电气导通;当右接头触点旋转至不与弹簧触点36相接触时视为电气绝缘。
22.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右零号触点26通过零号电缆9与左一号触点16相连接;右一号触点27通过一号电缆8与左二号触点17相连接;右二号触点28通过二号电缆7与左三号触点18相连接;右三号触点29通过三号电缆10与左四号触点19相连接;右四号触点30通过四号电缆13与左五号触点20相连接;右五号触点31通过五号电缆12与左六号触点21相连接;右六号触点32通过六号电缆11与左七号触点22相连接;右七号触点33空置,不与任何电缆相连接;上述电缆的长度应保证左触点连接头3和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金属触点接触良好且可满足需检测的互感器。
23.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与左触点连接头3上的左零号触点15相连接,线圈电流输出电缆6与右触点连接头4内的弹簧触点36相连接;电流由电流输入电缆1输入到左触点连接头3,经过线圈电缆的传导,最后由左触点连接头3传导至弹簧触点36,并由线圈电流输出电缆6输出。
24.实施例:一种匝数可调式电力线圈的使用方法(以n=8为例,n为左、右接头金属触点对数)1、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零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零号触点26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没有经过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零匝;2、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一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一号触点27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零号电缆9—左一号触点16—右一号触点27—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经过一条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一匝;3、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二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二号触点28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零号电缆9—左一号触点16—右一号触点27—一号电缆8—左二号触点17—右二号触点28—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经过二条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二匝;
4、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三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三号触点29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零号电缆9—左一号触点16—右一号触点27—一号电缆8—左二号触点17—右二号触点28—二号电缆7—左三号触点18—右三号触点29—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经过三条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三匝;5、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四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四号触点30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零号电缆9—左一号触点16—右一号触点27—一号电缆8—左二号触点17—右二号触点28—二号电缆7—左三号触点18—右三号触点29—三号电缆10—左四号触点19—右四号触点30—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经过四条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四匝;6、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五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五号触点31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零号电缆9—左一号触点16—右一号触点27—一号电缆8—左二号触点17—右二号触点28—二号电缆7—左三号触点18—右三号触点29—三号电缆10—左四号触点19—右四号触点30—四号电缆13—左五号触点20—右五号触点31—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经过五条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五匝;7、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六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六号触点32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零号电缆9—左一号触点16—右一号触点27—一号电缆8—左二号触点17—右二号触点28—二号电缆7—左三号触点18—右三号触点29—三号电缆10—左四号触点19—右四号触点30—四号电缆13—左五号触点20—右五号触点31—五号电缆12—左六号触点21—右六号触点32—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经过六条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六匝;8、当需要将电力线圈的匝数调整到七匝时,旋转右触点连接头4,使弹簧触点36与右触点连接头4上的右七号触点33的后端相接触;此时电流的流通顺序为:线圈电流输入电缆1—左零号触点15—右零号触点26—零号电缆9—左一号触点16—右一号触点27—一号电缆8—左二号触点17—右二号触点28—二号电缆7—左三号触点18—右三号触点29—三号电缆10—左四号触点19—右四号触点30—四号电缆13—左五号触点20—右五号触点31—五号电缆12—左六号触点21—右六号触点32—六号电缆11—左七号触点22—右七号触点33—弹簧触点36—电流输出电缆6;电流经过七条线圈电缆,电力线圈即为七匝。
25.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在互 不冲突的前提下,本发明记载的各项技术特征能够互相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 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