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23008发布日期:2023-04-05 23:1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日本特开2009-19375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极板组的制造方法,将带状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在交替地重叠2张隔膜的同时卷绕成旋涡状。在该公报公开的制造方法中,隔膜的前端部分被按压到卷芯上的同时吸附于卷芯,正极板和负极板被夹入而卷绕成旋涡状。

2、在日本特开2011-25370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卷绕元件的制造装置。该公报公开的制造装置在能够以自身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的圆板状的转台设置有卷绕两个电极箔和两个隔膜的卷芯。卷芯沿着转台的旋转方向间歇地设置有多个。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3750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537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另外,对于这样的具备卷绕电极体的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人想要提高卷绕电极体的生产率。

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4、在此公开的电池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具备卷绕电极体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以下的工序。

5、工序a:将第1隔膜、第2隔膜、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卷绕到配置于第1位置的卷芯上的工序

6、工序b:卷芯离开第1位置,在第1位置配置与卷芯不同的另一卷芯的工序

7、工序c:卷绕到在工序b中离开第1位置的卷芯上的第1隔膜和第2隔膜在重叠并保持于在工序b中配置于第1位置的另一卷芯的外周面的状态下、且在沿着轴向设置于另一卷芯的外周面的槽处切断的工序

8、工序d:将在工序c中切断的第1隔膜和第2隔膜卷绕到在工序b中离开第1位置的卷芯上直至被切断的端部为止的工序

9、在该制造方法中,第1隔膜和第2隔膜以稳定的状态被切断。在具备卷绕电极体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中,提高卷绕电极体的生产率。

10、在工序c中,第1隔膜和第2隔膜也可以在相对于另一卷芯在周向上卷绕于15~180度的区域的状态下被切断。另外,在工序c中,也可以是在第1隔膜的移动路径中的第1隔膜的切断位置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与另一卷芯接触的状态下将第1隔膜切断。另外,在工序c中,也可以是在将第1隔膜和第2隔膜切断时,第1隔膜吸附于另一卷芯。另外,在工序c中,也可以是在将第1隔膜和第2隔膜切断时,第1隔膜和第2隔膜被按压夹具按压到另一卷芯上。按压夹具也可以是在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突起的辊。在工序c中,也可以通过以靠近另一卷芯的方式移动的刀片将第1隔膜和第2隔膜切断。刀片也可以是波形刀片。

11、也可以是在工序b中离开第1位置的卷芯在工序d中位于第2位置,之后,移动到与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不同的第3位置,还具有如下工序:在第3位置,从在工序b中离开第1位置的卷芯拆下第1隔膜、第2隔膜、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卷绕而成的卷绕体。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具备卷绕电极体,其中,所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提高生产率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工序A,在工序A中,将第1隔膜、第2隔膜、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卷绕到配置于第1位置的卷芯上;工序B,在工序B中,卷芯离开第1位置,在第1位置配置与所述卷芯不同的另一卷芯;工序C,在工序C中,卷绕到在工序B中离开第1位置的卷芯上的第1隔膜和第2隔膜在重叠并保持于在工序B中配置于第1位置的另一卷芯的外周面的状态下、且在沿着轴向设置于另一卷芯的外周面的槽处切断;工序D,在工序D中,将在工序C中切断的第1隔膜和第2隔膜卷绕到在工序B中离开第1位置的卷芯上,直至被切断的端部为止。

技术研发人员:池下一哉,古小路佳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