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8754发布日期:2022-10-14 18:1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结构。


背景技术:

2.变电站内用电设备一般包含单相负荷和三相负荷,特别是对于重要负荷,例如变压器风冷系统、变电站用直流系统等,均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以确保其运行的可靠性。
3.如图1所示,在系统正常供电时,为防止两电源系统s1、s2形成环流及故障的相互影响,母联开关qs被设置为断开状态。在双电源供电负荷l5(变压器风冷系统、变电站用直流系统等)正常工作时,由选择开关k选择控制接触器km5或km6的其中一个开关闭合,另一个断开。当l5主供电电源停电后,由k检测并控制主供电电源开关断开,另一电源开关闭合,以实现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及机械磨损原因,在闭合、断开接触器km5及km6过程中,无法保证线路三相开关触点同时动作,为此,现有技术中为防止线路三相开关触点动作不一致导致的电源系统内潮流分布不均问题,其负荷中性线n在三相开关闭合及断开的过程中需始终连接。
4.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双电源供电负荷而言,其两个电源的中性线n需始终连接,将导致两电源系统s1、s2中性线在负荷端连接,两个系统中各类信号将互相影响。且由于两个单相负荷l3、l4供电电源取自不同相别,两电源之间将产生不平衡电流,该不平衡电流将通过接地点gnd1和gnd2与中性线n形成环路,当该不平衡电流过大时将导致保护错误判断而发出跳闸指令,导致系统停电。使得两个完全独立的电源系统中性线在负荷端连接,将导致电路保护系统的判断准确性降低,甚至导致保护系统错误动作,使正常系统连同故障系统一同断开供电开关,使故障范围扩大,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结构,其能够有效的避免中性线相较其他三相先分所引起的中性点电压漂移问题。
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提供一种接触器结构,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动铁芯、电磁线圈、中性线静触头、中性线动触头、相线静触头和相线动触头;
8.所述中性线动触头和所述相线动触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动铁芯上;
9.所述中性线静触头与所述中性线动触头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相线静触头与所述相线动触头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中性线静触头靠近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的一端和/或所述中性线动触头靠近所述中性线静触头的一端为弹性可变形结构,且所述中性线静触头与所述中性线动触头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相线静触头与所述相线动触头之间的第二距离;
10.所述电磁线圈对应所述动铁芯设置,用于在通电时产生强磁场带动所述动铁芯动作,以使所述中性线动触头与所述中性线静触头、所述相线动触头与所述相线静触头抵接
导通。
11.可选的,所述中性线静触头、所述中性线动触头、所述相线静触头和所述相线动触头为弹簧片结构,所述中性线静触头、所述中性线动触头、所述相线静触头和所述相线动触头可弹性变形。
12.可选的,所述中性线静触头远离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的一端为可转动结构,使得所述中性线静触头可绕远离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的一端转动。
13.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中性线静触头远离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中性线静触头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14.可选的,所述中性线静触头靠近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中性线静触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5.可选的,所述弹簧未压缩时所述中性线静触头与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的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6.可选的,所述相线静触头包括a相静触头、b相静触头和c相静触头;所述相线动触头包括a相动触头、b相动触头和c相动触头。
17.可选的,还包括常闭辅助动触头、常闭辅助静触头、常开辅助动触头和常开辅助静触头。
18.可选的,还包括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对应设置于所述电磁线圈内部,用于增强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的强磁场的电磁强度。
19.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中性线静触头与中性线动触头之间的第一距离设置小于相线静触头与相线动触头之间的第二距离,使得在接触器闭合的过程中,中性线动触头与中性线静触头的闭合在相线静触头与相线动触头闭合之前,在相线静触头与相线动触头导通前中性线动触头与中性线静触头先导通;在接触器断开的过程中,相线静触头与相线动触头先于中性线动触头与中性线静触头分离,进而有效避免了中性线相较其他三相先分或中性线相较其他三相后合所引起的中性点电压漂移问题。
附图说明
2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电源供电的电路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结构的结构简图。
2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接触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7.图中:
28.1、壳体;101、固定卡座;102、a相出线接线孔;103、b相出线接线孔;104、c相出线接线孔;105、a相进线接线孔;106、b相进线接线孔;107、c相进线接线孔;108、n相出线接线孔;109、n相进线接线孔;110、电磁线圈电源a1接线孔;111、电磁线圈电源a2接线孔;112、常开辅助接点接线孔;113、常闭辅助接点接线孔;2、动铁芯;3、静铁芯;4、电磁线圈;5、中性线静
触头;51、弹簧;6、中性线动触头;7、相线静触头;71、a相静触头;72、b相静触头;73、c相静触头;8、相线动触头;81、a相动触头;82、b相动触头;83、c相动触头;9、常闭辅助动触头;10、常闭辅助静触头;11、常开辅助动触头;12、常开辅助静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1.接触器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接触器触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32.如图2至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结构,包括壳体1、动铁芯2、电磁线圈4、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
33.其中,壳体1用于容纳和固定动铁芯2、电磁线圈4、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动铁芯2、电磁线圈4、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以起到防护作用。
34.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中性线动触头6和相线动触头8固定安装在动铁芯2上,中性线动触头6和相线动触头8可随动铁芯2的运动而动作。例如,在动铁芯2被电磁线圈4吸合时带动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相线动触头8与相线静触头7闭合导通。
35.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对应设置在壳体1内部,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对应设置在壳体1内部。其中,对应设置主要指的是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的触点位置正对,在动铁芯2带动中性线动触头6和相线动触头8动作时,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和相线动触头8与相线静触头7的触点能够正确的接触导通。
36.中性线静触头5靠近中性线动触头6的一端和/或中性线动触头6靠近中性线静触头5的一端为弹性可变形结构,且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之间的第二距离。
37.其中,在接触器断电状态下(非工作状态)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之间的第二距离。也就是说,在接触器闭合的过程中,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的闭合在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闭合之前,在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导通前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先导通。在接触器断开
的过程中,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先于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分离,进而有效避免了中性线相较其他三相先分或中性线相较其他三相后合所引起的中性点电压漂移问题。
38.其中,中性线静触头5和中性线动触头6至少一个为弹性可变形结构,以便于在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闭合时产生一定的形变,以免对动铁芯2的运动形成阻碍,造成相线动触头8与相线静触头7无法正常闭合的情况出现。
3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线圈4对应动铁芯2设置,用于在通电时产生强磁场带动动铁芯2动作,以使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相线动触头8与相线静触头7抵接导通。并进一步的,还包括静铁芯3,静铁芯3对应设置于电磁线圈4内部,用于增强电磁线圈4产生的强磁场的电磁强度。通过设置电磁线圈4与静铁芯3,可在电磁线圈4导电时产生强磁场将动铁芯2朝向静铁芯3的位置吸合,进而带动中性线动触头6和相线动触头8动作,完成接触器的闭合,并在电磁线圈4失电时由壳体1内部设置的压簧将动铁芯2推回断开的位置,使中性线动触头6和相线动触头8与中性线静触头5和相线动触头8分离。
4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之间的第一距离设置小于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之间的第二距离,使得在接触器闭合的过程中,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的闭合在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闭合之前,在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导通前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先导通;在接触器断开的过程中,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先于中性线动触头6与中性线静触头5分离,进而有效避免了中性线相较其他三相先分或中性线相较其他三相后合所引起的中性点电压漂移问题。
41.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为弹簧片结构,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可弹性变形。
42.通过将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设置为弹簧片结构,并动铁芯2的行程设置略大于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之间的第二距离,使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闭合时产生一定的形变,以更好的接触闭合,保证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的闭合效果,并且进一步的避免了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带来的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之间、相线静触头7与相线动触头8之间的距离变大造成的中性线静触头5、中性线动触头6、相线静触头7和相线动触头8接触不良问题。
43.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示例中,中性线静触头5远离中性线动触头6的一端为可转动结构,使得中性线静触头5可绕远离中性线动触头6的一端转动。
44.通过将中性线静触头5的一端设置为可转动结构,可使得其在接触器动作过程中保证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的闭合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对动铁芯2的运动的阻力。
45.进一步的,该可转动结构可以是壳体1上对应中性线静触头5远离中性线动触头6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中性线静触头5与转轴转动连接。
46.并进一步的,中性线静触头5靠近中性线动触头6的一侧设置有弹簧51,弹簧51的一端与中性线静触头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弹簧51未压缩时中性线静触头5与中性线动触头6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通过设置弹簧51可辅助中性线静触头5的复
位,保证中性线静触头5的工作可靠性。
47.如图3、4所示,相线静触头7包括a相静触头71、b相静触头72和c相静触头73;相线动触头8包括a相动触头81、b相动触头82和c相动触头83。接触器还包括常闭辅助动触头9、常闭辅助静触头10、常开辅助动触头11和常开辅助静触头12。
48.如图5所示,壳体1上还设置有a相出线接线孔102、b相出线接线孔103、c相出线接线孔104、n相出线接线孔108(中性线)、a相进线接线孔105、b相进线接线孔106、c相进线接线孔107、n相进线接线孔109、电磁线圈4电源a1接线孔110、电磁线圈4电源a2接线孔111、常开辅助接点接线孔112、常闭辅助接点接线孔113、a相进线紧固螺栓、b相进线紧固螺栓、c相进线紧固螺栓、n相进线紧固螺栓、a相出线紧固螺栓、b相出线紧固螺栓、c相出线紧固螺栓、n相出线紧固螺栓、电磁线圈电源a1接线紧固螺栓、常闭辅助接点进线紧固螺栓、常开辅助接点进线紧固螺栓、常开辅助接点出线紧固螺栓、常闭辅助接点出线紧固螺栓、电磁线圈电源a2接线紧固螺栓。
49.如图2所示,壳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卡座101,固定卡座101远离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用于与电柜内的安装位配合安装在电柜内。
50.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3.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