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6584发布日期:2022-10-26 04:4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为了进一步适应产品电动化的需求,尤其是电子产品领域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产能同样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对控制锂离子电池的成本要求也越来越高。
3.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合浆工序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合浆后的浆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是电池生产过程中保证电池一致性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技术中负极材料的合浆过程需要进行溶解羧甲基纤维素(cmc)、分散导电剂、分散负极材料以及分散粘结剂等步骤,因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严重影响电池的生产效率以及制作成本。此外,常规的湿法分散过程存在容易造成导电剂和粘结剂发生团聚的问题,进而使得电池具有较差的电化学性能。cn112713257a公开了一种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粉末和水混合,得到润湿浆料;而后分三步加入增稠剂粉末,并加入水,搅拌,获得预设固含量的浆料;最后加入粘结剂的水溶液,搅拌,得到负极浆料。虽然其制备得到的浆料无需进行胶液的制备工序,但是操作步骤比较繁琐,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4.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开发一种负极材料,并且该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还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同时,负极材料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锂电池制作中,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不仅能够大幅提升锂电池的制作效率,同时降低了锂电池的制作成本,还能够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降低电极的膨胀率。
6.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聚合物、导电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聚合物包括水溶性聚合物和非水溶性聚合物的组合或水溶性聚合物。
8.本发明通过在负极材料中添加聚合物,其兼具了水溶性聚合物的刚性和非水溶性聚合物的柔性的综合优势,因此具有能够增加负极活性材料和导电剂分散性能的作用,并且在后续的负极片的湿法制备过程中,提高了复合负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粘附力和致密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中将导电材料和聚合物分散并固定到负极活性材料周围,省去了分散导电剂、石墨和粘结剂等步骤,并能够直接加入去离子水或干法成膜制备得到
负极片,同时减少了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团聚现象,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不仅能够大幅提升锂电池的制作效率,同时降低了锂电池的制作成本,还能够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降低电极的膨胀率。
9.在本发明中,相比于单纯的水溶性聚合物,使用水溶性聚合物和非水溶性聚合物的组合具有更优的技术效果,这是由于水溶性聚合物的质地比较硬脆,非水溶性聚合物的质地比较柔软,单独使用水溶性聚合物会导致极片硬脆,搭配非水溶性聚合物使用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10.优选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中聚合物、导电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0.10-20.00):(0.01-20.00):100.00,优选为(0.5-10.0):(0.1-10.0):100.0,例如可以为0.10:0.01:100.00、0.50:0.05:100.00、1.0:0.1:100.0、5:1:100、8:5:100、10:8:100、12:10:100、15:12:100、18:15:100、20:18:100、20:20:100,出于篇幅简短的考虑,对上述范围内的数值不再一一列举。
11.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三种组分的质量比,使得极片的导电性能、粘结性能和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
12.优选地,所述聚合物为水溶性聚合物和非水溶性聚合物的组合时,水溶性聚合物和非水溶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05-20.00),优选为1.0:(0.1-9.0),例如可以为1.00:0.05、1.00:0.08、1.0:0.1、1.0:0.3、1.0:0.4、1.0:0.5、1.0:0.8、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出于篇幅简洁的考虑,对上述范围内的比例不再一一列举。
13.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水溶性聚合物和非水溶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使得极片具有良好的性能。
14.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括水溶性天然聚合物及其改性物和/或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
15.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天然聚合物及其改性物包括阿拉伯胶及其改性物、卡拉胶及其改性物、黄原胶及其改性物、瓜尔豆胶及其改性物、琼脂及其改性物、明胶及其改性物、刺槐豆胶及其改性物、魔芋胶及其改性物、果胶及其改性物或微晶纤维素及其改性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6.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天然聚合物及其改性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盐及其改性物、海藻酸盐及其改性物、壳聚糖及其改性物或亚麻籽胶及其改性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盐及其改性物。
17.在本发明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盐及其改性物中羧甲基纤维素盐包括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18.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的结构中包括羧基、羟基、羰基、酰胺基、磺酸基、氰基、醚基、胺基或磷酸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9.在本发明中,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既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
20.在本发明中,所述羰基进一步优选为含有杂原子的环状羰基,示例性地,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中含有吡咯烷酮结构。
21.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的结构中包括羧基、羰基、氰基、醚基、胺基或磷
酸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2.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衣康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马来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乙二醇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丙二醇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烯键式烷基醚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烯键式烷基醇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或聚烯键式烷基胺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3.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包括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腈共聚物或丙烯酸-乙烯基-2-羟基乙醇-丙烯酰胺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4.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衣康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马来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聚烯键式烷基醚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或聚烯键式烷基胺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
25.在本发明中,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中聚甲基丙烯酸盐包括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钠盐或聚甲基丙烯酸锂盐。
26.优选地,所述非水溶性聚合物包括非水溶性天然聚合物及其改性物和/或非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
27.优选地,所述非水溶性天然聚合物及其改性物包括天然橡胶及其改性物。
28.优选地,所述非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结构中包括烷基、氰基、芳基、醚基、酯基、醛基、卤素原子、环氧基、酰亚胺基或酰胺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9.优选地,所述非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结构中包括烷基、氰基、芳基、酯基、卤素原子、酰亚胺基或酰胺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0.在本发明中,所述非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所述非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既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
31.在本发明中,所述酯基进一步优选为氨基甲酸酯基。
32.优选地,所述非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聚烯键式烷基化合物、聚氨酯、聚氨酯的共聚物、聚酰亚胺或聚酰亚胺的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3.优选地,所述取代的基团包括氰基、芳基、酯基或卤素原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4.优选地,所述非水溶性合成类聚合物包括丁苯橡胶或丁腈橡胶。
35.在本发明中,所述聚烯键式烷基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聚二烯烃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
36.优选地,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炭黑、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烯或导电石墨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7.优选地,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硬碳、软碳、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石墨化碳、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钛酸锂、硅碳化合物、硅氧化合物、锡氧化合物、锡基合金、硅基合金、锗基合金、铝基合金、锑基合金、镁基合金、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或纳米碳管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是采用喷雾干燥法或密炼分散法制备得到的;
40.其中,所述喷雾干燥法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负极材料、导电材料和聚合物溶液进行混合,得到浆料,而后将所述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41.所述密炼分散法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负极材料、导电材料和聚合物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材料,而后将所述混合材料进行密炼分散,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42.优选地,所述喷雾干燥法的进口温度为200-300℃,例如可以为200℃、220℃、250℃、280℃、300℃。
43.优选地,所述喷雾干燥法的出口温度为100-200℃,例如可以为100℃、120℃、150℃、180℃、200℃。
44.优选地,所述喷雾干燥法的压力为0.2-0.8mpa,例如可以为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0.7mpa、0.8mpa。
45.优选地,所述喷雾干燥法中浆料的进料速度为5-15ml/min,例如可以为5ml/min、6ml/min、7ml/min、8ml/min、9ml/min、10ml/min、11ml/min、12ml/min、13ml/min、14ml/min、15ml/min。
46.优选地,所述密炼分散法的温度为50-300℃,例如可以为50℃、60℃、80℃、100℃、120℃、150℃、180℃、200℃、220℃、250℃、280℃、300℃。
47.优选地,所述密炼分散法的翻转角度为0-140
°
,例如可以为0
°
、5
°
、8
°
、10
°
、12
°
、15
°
、18
°
、20
°
、50
°
、80
°
、100
°
、120
°
、140
°

48.优选地,所述密炼分散法的前转子轴转速为10~100r/min,例如可以为10r/min、30r/min、50r/min、80r/min、100r/min。
49.优选地,所述密炼分散法的后转子轴转速为10~100r/min,例如可以为10r/min、30r/min、50r/min、80r/min、100r/min。
50.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涂层,所述活性物质涂层中的材料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51.在本发明中,所述负极片可采用干法成膜法或者湿法成膜法进行制备。
52.在本发明中,干法成膜法包括直接采用静电喷涂或热压成膜等无溶剂方式直接干法制备极片;湿法成膜法是将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直接与任选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进行混合,即可得到负极浆料,省去了分散导电剂、分散石墨以及分散粘结剂等步骤。
53.在本发明中,干法成膜法的制备能够避免常规湿法分散时导电剂和粘结剂分散不均匀的情况;湿法成膜法能够省去了分散导电剂、分散石墨以及分散粘结剂等步骤,因此能够大幅提升锂电池的制作效率,同时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
54.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负极片。
55.优选地,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或太阳能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56.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不仅能够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还能够降低电极的膨胀率。
5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其具有能够增加负极活性材料和导电剂分散性能的作用。此外,其制备得到的负极片能够省去了分散导电剂、分散石墨以及分散粘结剂等步骤,因此能够大幅提升锂电池的制作效率,同时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
59.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复稳定性良好。其中,喷雾干燥法能够起到各种组分均匀分散的作用,避免普通极片干燥的上浮现象;密炼分散法没有使用溶剂水,防止干燥过程中发生团聚。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61.在本发明中,实施例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购自大赛璐公司,型号为2200;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丁苯橡胶购自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bone-z。
62.实施例1
6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的质量比为3:1:100,所述聚合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组合。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4。
64.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65.将人造石墨、炭黑和聚合物的水溶液进行搅拌,得到浆料,而后将所述浆料按照10ml/min的速度进料,并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法的进口温度为250℃,出口温度为150℃,压力为0.5mpa,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6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67.将上述得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进行热压处理,热压的温度为90℃,热压的压力为1.0mpa,而后得到负极片。
68.实施例2
6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的质量比为3:1:100,所述聚合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组合。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2。
70.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71.将人造石墨、炭黑和聚合物的水溶液进行搅拌,得到浆料,而后将所述浆料按照7ml/min的速度进料,并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法的进口温度为220℃,出口温度为120℃,压力为0.3mpa,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7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73.将上述得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进行热压处理,热压的温度为100℃,热压的压力为0.9mpa,而后得到负极片。
74.实施例3
7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的质量比为6.0:0.2:100.0,所述聚合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组合。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7。
76.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77.将人造石墨、炭黑和聚合物的水溶液进行搅拌,得到浆料,而后将所述浆料按照12ml/min的速度进料,并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法的进口温度为280℃,出口温度为180℃,压力为0.6mpa,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7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79.将上述得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进行热压处理,热压的温度为110℃,热压的压力为0.8mpa,而后得到负极片。
80.实施例4
8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的质量比为2:2:100,所述聚合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组合。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0.1。
82.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83.将人造石墨、炭黑和聚合物的水溶液进行搅拌,得到浆料,而后将所述浆料按照5ml/min的速度进料,并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法的进口温度为200℃,出口温度为100℃,压力为0.2mpa,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8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85.将上述得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进行热压处理,热压的温度为80℃,热压的压力为1.1mpa,而后得到负极片。
86.实施例5
8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聚合物、炭黑和人造石墨的质量比为8:4:100,所述聚合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组合。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9。
88.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89.将人造石墨、炭黑和聚合物的水溶液进行搅拌,得到浆料,而后将所述浆料按照15ml/min的速度进料,并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法的进口温度为300℃,出口温度为200℃,压力为0.8mpa,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9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91.将上述得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进行热压处理,热压的温度为70℃,热压的压力为1.2mpa,而后得到负极片。
92.实施例6
9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钠、碳纳米管和硅碳化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钠、碳纳米管和硅碳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100。
94.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95.将硅碳化合物、碳纳米管和聚甲基丙烯酸钠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材料,而后将所述混合材料进行密炼分散,其中,密炼分散法的温度为150℃,翻转角度为70
°
,前转子轴转速为55r/min,后转子轴转速为55r/min,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活性材料。
9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97.将上述得到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进行混合,即可得到负极浆
料,在60℃下干燥12h后得到负极片。
98.实施例7
9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盐和丁腈橡胶,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100.实施例8
10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80,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102.实施例9
10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90,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104.实施例10
10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聚合物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106.实施例11
10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聚合物为聚丙二醇和聚氨酯,其中,聚丙二醇和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4,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108.实施例12
109.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负极浆料,其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炭黑和人造石墨,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10.将人造石墨、炭黑、丁苯橡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按照质量份比为100:1:1:1.5混合,按照体系固含量为40wt%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制成均匀的负极浆料,过100目筛网后,涂覆于负极集流体铜箔上,在80℃烘干1h,利用辊子以10
×
104n/m的单位长度载荷进行辊压,得到负极片。
111.对比例1
11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将聚合物替换为丁苯橡胶,不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113.应用例1至应用例12和对比应用例1
114.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如下:
115.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12提供的负极片和对比例1提供的负极片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
116.(1)正极片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磷酸铁锂材料)、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分别按固含量计按照质量份比96.5:2.0:2.5混合,按照体系固含量为50wt%的比例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充分搅拌混合,制成均匀的正极浆料,过100目筛网后,涂覆于正极集流体铝箔上,烘干,利用辊子以10
×
104n/m的单位长度载荷进行辊压,得到正极片;
117.(2)负极片:如前文所述;
118.(3)隔膜:采用pe多孔聚合物薄膜(购自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隔膜;
119.(4)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按顺序卷绕,得到电芯;电芯用铝塑膜封装,烘烤除水后注入电解液,经过真空封装、搁置、化成、二封以及整形等工序,得到
所述锂离子电池。
120.测试条件
121.将应用例1至应用例12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和对比应用例1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122.(1)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测试
123.将上述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以0.33c恒流充电至4.2v,再恒压充电至截止电流0.02c,以0.33c放电至2.5v;搁置5min,以0.33c恒流充电至4.2v,再恒压充电至截止电流0.02c,以0.33c放电至2.5v,从而进行了初期调整。
124.在25℃下,将初期调整后的锂离子电池以0.5c恒流充电至4.2v,再恒压充电至截止电流0.02c,搁置5min,然后以1c恒流放电至2.5v,搁置5min,测定首次循环放电容量;依此循环,充电/放电100次循环后,测定第100次循环放电容量,利用以下的公式计算第100周次循环容量保持率:
125.循环100周的容量保持率(%)=(第100次循环放电容量/首次循环放电容量)
×
100%;
126.(2)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满电膨胀率测试
127.将上述使用的铜箔使用万分尺进行厚度测量得出t';
128.将上述制备的负极片使用万分尺进行厚度测量得出t0;
129.将上述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以0.33c恒流充电至4.2v,再恒压充电至截止电流0.02c。测试电芯内阻,电压,确认电芯100%的荷电状态后,对电芯在手套箱(水分含量≤0.01ppm,氧含量≤0.01ppm)进行拆解;
130.对拆解出的满电负极片使用万分尺进行厚度测量得出t1;
131.满电膨胀率(%)=(t
1-t0)/(t
0-t')
×
100%
132.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33.表1
134.[0135][0136]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具有较低的极片满电膨胀率和较高的容量保持率,具体为极片满电膨胀率不超过21.8%,循环1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不低于96.8%,这主要是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中将导电材料和聚合物分散并固定到负极活性材料周围,减少了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团聚现象。实施例6为采用密炼分散法制备得到负极材料,相比于传统湿法分散制备得到负极片,由于密炼分散法避免了组分发生团聚,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0137]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8至实施例9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的质量比未在优选范围的情况,影响了最终制备得到的负极片的成品质量,导致体积膨胀现象增加,其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满电膨胀率高于实施例1提供的电池,容量保持率也随之降低。
[0138]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10为单纯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情况,其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也不如实施例1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由于单纯使用水溶性聚合物使得极片变得硬脆。
[0139]
实施例12为传统湿法分散制备得到的负极片,其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组分分散不均匀和容易发生团聚等缺点,导致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较差;
[0140]
对比例2为单纯非水溶性聚合物的情况,使得形成的负极材料成型较差,容易脱落,其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也不理想。
[0141]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艺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工艺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