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8144发布日期:2023-09-09 20:4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短弧型放电灯等放电灯,特别是涉及电极的散热。


背景技术:

1、放电灯在点亮期间,电极前端部成为高温,钨等电极材料熔融、蒸发,放电管黑化,导致灯照度降低。为了防止包含电极前端部的电极过热,已知有将金属等导热体封入到电极内部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这里,将由银等热传导率高且熔点比较低的金属构成的导热体密封在阳极内。伴随着由灯点亮引起的电极温度上升,导热体熔融、液化。由此,在密闭空间内产生热对流,电极前端部的热向相反侧的电极支承棒侧输送。

2、并且,为了促进热对流,已知有将沿着电极轴线形成流路的板状部件(整流体)配置于密闭空间内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2),或者,为了防止由导热体的热对流引起的密闭空间内的温度差所引起的高温蠕变变形,已知有将限制熔融的导热体沿着周向流动的板状部件(限制体)配置于密闭空间内(参照专利文献3)。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06246号公报

4、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6259450号公报

5、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028168号公报

6、在灯点亮时,由于熔融的导热体的流动而对整流体等作用有力,根据情况,有时整流体倾斜。当整流体等倾斜时,由于在密闭空间的底面侧与顶面侧之间存在温度差,因此整流体等的热膨胀量沿着电极轴向不同。因此,有可能产生翘曲等变形,整流体等有可能产生裂纹、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在电极中,要求抑制配置于封入有导热体的密闭空间内的整流体等产生裂纹等。

2、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放电灯具有:放电管;以及一对电极,该一对电极对置地配置于放电管内,在至少一个电极中,形成有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封入有在灯点亮时熔融的导热体,并且在密闭空间内配置有板状的整流体。

3、这里的“整流体”与密闭空间内的导热体的流动相关,构成为能够进行流路的形成和流动方向的引导、流动的促进等与流动相关的调整的部件。整流体由多个部件构成,例如可以采用将多个板状部件层叠的结构。另外,“板状”可以构成为整体上外观形状呈板状的整流体,也可以构成为具有t字、十字状等组合多个板状部件而得到的外观形状的整流体。多个板状部件可以构成为彼此固相接合。

4、在本发明中,在整流体中,构成一个侧面的板状部件(这里,称为第1板状部件)比构成另一个侧面的板状部件(这里,称为第2板状部件)厚。这里,“一个侧面”表示在灯点亮时在整流体在密闭空间内倾斜的情况下朝向电极前端侧的侧面,“另一个侧面”表示其相反侧的侧面或者朝向电极前端侧的相反侧的侧面。第1板状部件、第2板状部件分别构成这样的侧面。

5、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放电灯中,在整流体中,构成为,构成一个侧面的第1板状部件的热膨胀系数比构成另一个侧面的第2板状部件的热膨胀系数小。

6、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放电灯中,板状的整流体由1个部件或多个部件构成。例如,作为板状的整流体,也包含通过切削等而具有t字、十字状等外观形状的一体的部件。而且,为如下的结构:在灯点亮时,在整流体在密闭空间内倾斜的状态下,整流体的沿着一个侧面的热膨胀量与沿着另一个侧面的热膨胀量之差被抑制。

7、根据本发明,在电极中,能够抑制配置于封入有导热体的密闭空间内的整流体等产生裂纹等。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2.一种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5.一种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放电灯。在放电灯的电极中,抑制了配置于封入有导热体的密闭空间内的整流体等产生裂纹等。在放电灯(10)的阳极(30)内,形成有密闭空间(50),封入有在灯点亮时溶融的导热体(M)。并且,将第1板状部件、第2板状部件(40A、40B)层叠而得到的整流体(40)配置于密闭空间(50)内。第1板状部件、第2板状部件(40A、40B)的厚度(T1、T2)不同,使第1板状部件(40A)比第2板状部件(40B)厚。

技术研发人员:细木裕介,小平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