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2379发布日期:2023-02-03 23:0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网络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


背景技术:

2.网络连接线是从一个网络设备(例如计算机)连接到另外一个网络设备传递信息的介质,是网络的基本构件。在我们常用的局域网中,使用的网线也是具有多种类型stp使用金属屏蔽层来降低外界的电磁干扰,当屏蔽层被正确地接地后,可将接收到的电磁干扰信号变成电流信号,与在双绞线形成的干扰信号电流反向,只要两个电流是对称的,它们就可抵消,而不给接收端带来噪声。可是,屏蔽层不连续或者屏蔽层电流不对称时,就会降低甚至完全失去屏蔽效果而导致噪声。
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4064277a,公开日为2014年09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所述线缆由线芯绞和而成,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线芯的外表面,所述两根线芯互相绞和在一起由内屏蔽层所包裹,还包括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部设置有四组由内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互相绞合的线芯,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在每两组由内屏蔽层包裹的两根互相绞合的线芯之间都设置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的一端在所述线缆的中心位置通过连接体相对固定,所述分隔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分隔。
4.针对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5.1、现有的网络线缆在使用时,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导致线缆内部的网线受到影响,使网速降低的问题;
6.2、现有的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多余的线缆摆放太过杂乱,导致线缆容易相互缠绕而发生打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包括网络线缆主体、抗外压板、限位主体、线缆芯和辅助抗压板,所述网络线缆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抗外压板,且所述网络线缆主体的内侧且位于抗外压板的右侧设置有限位主体,所述网络线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线缆芯,所述抗外压板的内侧设置有辅助抗压板,所述网络线缆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屏蔽层,所述电磁屏蔽层用于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防护。
9.所述网络线缆主体的内部且位于电磁屏蔽层的内壁上设置有热量隔绝层,所述热量隔绝层用于将产生的热量隔绝在内部。
10.所述抗外压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固外层,所述加固外层用于对重物的挤压进行抗压。
11.所述限位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用于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合并。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外压板的表面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
体的内侧,所述限位主体的表面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体的内侧,所述电磁屏蔽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热量隔绝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的内壁上。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缆芯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热量隔绝层的内壁上,所述辅助抗压板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抗外压板的内侧,且所述辅助抗压板的表面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体的内侧,所述加固外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抗外压板的内壁上。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抗外压板与辅助抗压板可以对重物的挤压进行抗压,避免内部网线受到破损伤害。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外压板的内壁上且位于加固外层的内侧设置有加固内层,所述加固内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加固外层的内侧,且所述加固内层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抗外压板的内壁上。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加固外层与加固内层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抗外压板整体的坚韧度,防止抗外压板发生断裂,使抗外压板更好地对网络线缆主体进行支撑。
1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卡接端,所述卡接端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限位主体的左侧,且所述卡接端的顶部开设且贯穿有插接通槽,所述固定端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限位主体的右侧,且所述固定端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电性按钮,所述电性按钮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固定端的上下两端。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折叠线缆将限位主体左侧的卡接端卡接在固定端中。
1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固定端的内壁上,且所述控制器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控制器的内侧,且所述伸缩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在伸缩机构的内侧,且所述卡接杆的表面卡接在固定端的内侧,所述卡接杆的表面插接在插接通槽的内壁上。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按动电性按钮可以使固定端内壁上的控制器控制伸缩机构进行伸缩,然后通过伸缩机构推伸卡接杆插接到插接通槽中,以达到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合并。
2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屏蔽外层,所述屏蔽外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的内壁上,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内壁上且位于屏蔽外层的内侧设置有屏蔽内层,所述屏蔽内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屏蔽外层的内侧,且所述屏蔽内层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的内壁上。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电磁屏蔽层内部的屏蔽外层与屏蔽内层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防护,避免电磁对网线造成影响,防止网速降低的概率。
2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量隔绝层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绝层,所述第一隔绝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热量隔绝层的内壁上,所述热量隔绝层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隔绝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隔绝层,所述第二隔绝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第一隔绝层的内侧,且所述第二隔绝层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的内壁上。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热量隔绝层内部的第一隔绝层与第二隔绝层结合
在一起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隔绝在内部,避免线缆表面发烫。
2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6.1、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为了具备电磁屏蔽层、屏蔽外层、屏蔽内层,解决现有的网络线缆在使用时,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导致线缆内部的网线受到影响,使网速降低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使网络线缆可以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防护,避免电磁对网线造成影响,防止网速降低的概率。
27.2、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为了具备限位主体、卡接端、插接通槽、固定端、电性按钮、控制器、伸缩机构、卡接杆,解决现有的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多余的线缆摆放太过杂乱,导致线缆容易相互缠绕而发生打结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使线缆在使用时可以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合并,防止线缆摆放杂乱,有效避免线缆相互缠绕而发生打结的情况出现。
28.3、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为了具备热量隔绝层、第一隔绝层、第二隔绝层,解决现有的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电线在长时间电力流传后会产生热量,导致电缆线内部发生高温过热,从而导致线缆表面发烫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线缆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隔绝在内部,避免线缆表面发烫。
29.4、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为了具备抗外压板、辅助抗压板、加固外层、加固内层,解决现有的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挤压后,表面会发生破损,容易导致内部网线受损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网络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使线缆表面可以对重物的挤压进行抗压,避免内部网线受到破损伤害。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抗外压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端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电磁屏蔽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的热量隔绝层展开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网络线缆主体;2、抗外压板;3、限位主体;4、电磁屏蔽层;5、热量隔绝层;6、线缆芯;7、辅助抗压板;8、加固外层;9、加固内层;10、卡接端;11、插接通槽;12、固定端;13、电性按钮;14、控制器;15、伸缩机构;16、卡接杆;17、屏蔽外层;18、屏蔽内层;19、第一隔绝层;20、第二隔绝层。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实施例1
39.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包括网络线缆主体1、抗外压板2、限位主体3、线缆芯6和辅助抗压板7,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抗外压板2,且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侧且位于抗外压板2的右侧设置有限位主体3,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线缆芯6,抗外压板2的内侧设置有辅助抗压板7,通过抗外压板2与辅助抗压板7可以对重
物的挤压进行抗压,避免内部网线受到破损伤害,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屏蔽层4,电磁屏蔽层4用于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防护,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电磁屏蔽层4的内壁上设置有热量隔绝层5,热量隔绝层5用于将产生的热量隔绝在内部,抗外压板2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固外层8,加固外层8用于对重物的挤压进行抗压,限位主体3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端12,固定端12用于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合并,抗外压板2的表面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侧,限位主体3的表面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侧,电磁屏蔽层4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壁上,热量隔绝层5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4的内壁上,线缆芯6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热量隔绝层5的内壁上,辅助抗压板7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抗外压板2的内侧,且辅助抗压板7的表面固定安装在网络线缆主体1的内侧,加固外层8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抗外压板2的内壁上,抗外压板2的内壁上且位于加固外层8的内侧设置有加固内层9,加固外层8与加固内层9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抗外压板2整体的坚韧度,防止抗外压板2发生断裂,使抗外压板2更好地对网络线缆主体1进行支撑,加固内层9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加固外层8的内侧,且加固内层9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抗外压板2的内壁上。
40.实施例2
41.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限位主体3的左侧设置有卡接端10,卡接端10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限位主体3的左侧,且卡接端10的顶部开设且贯穿有插接通槽11,固定端1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限位主体3的右侧,通过折叠线缆将限位主体3左侧的卡接端10卡接在固定端12中,且固定端1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电性按钮13,电性按钮13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固定端12的上下两端,固定端12的内壁上设置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固定端12的内壁上,且控制器14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机构15,伸缩机构15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控制器14的内侧,且伸缩机构15的内侧设置有卡接杆16,卡接杆16的外侧固定安装在伸缩机构15的内侧,且卡接杆16的表面卡接在固定端12的内侧,卡接杆16的表面插接在插接通槽11的内壁上,按动电性按钮13可以使固定端12内壁上的控制器14控制伸缩机构15进行伸缩,然后通过伸缩机构15推伸卡接杆16插接到插接通槽11中,以达到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合并,电磁屏蔽层4的内壁上设置有屏蔽外层17,屏蔽外层17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4的内壁上,电磁屏蔽层4的内壁上且位于屏蔽外层17的内侧设置有屏蔽内层18,电磁屏蔽层4内部的屏蔽外层17与屏蔽内层18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防护,避免电磁对网线造成影响,防止网速降低的概率,屏蔽内层18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屏蔽外层17的内侧,且屏蔽内层18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4的内壁上,热量隔绝层5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绝层19,第一隔绝层19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热量隔绝层5的内壁上,热量隔绝层5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隔绝层1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隔绝层20,热量隔绝层5内部的第一隔绝层19与第二隔绝层20结合在一起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隔绝在内部,避免线缆表面发烫,第二隔绝层20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第一隔绝层19的内侧,且第二隔绝层20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电磁屏蔽层4的内壁上。
42.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抗电磁干扰网络线缆的工作原理。
43.如图1-6所示,在使用时,通过电磁屏蔽层4内部的屏蔽外层17与屏蔽内层18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防护,避免电磁对网线造成影响,防止网速降低的概率,然后通过折叠线缆将限位主体3左侧的卡接端10卡接在固定端12中,然后按动电性按钮13,使固定端12内壁上的控制器14控制伸缩机构15进行伸缩,然后通过伸缩机构15推伸卡接杆16插接到插接通
槽11中,以达到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合并,然后在长时间使用后,通过热量隔绝层5内部的第一隔绝层19与第二隔绝层20将产生的热量隔绝在内部,避免线缆表面发烫,并且可以通过抗外压板2与辅助抗压板7对重物的挤压进行抗压,避免内部网线受到破损伤害。
44.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