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MLCC导电浆料的有机载体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2829发布日期:2023-06-13 08:3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MLCC导电浆料的有机载体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导电浆料原材料制作的,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mlcc导电浆料载体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我国是电子元件大国,电子产品的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又以片式元器件发展最快。mlcc是片式元器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各类电子整机中的振荡、耦合、滤波旁路电路,以及ai智能、自动仪表、自动驾驶、5g通信、ic制造等行业。如今,mlcc在国际电子制造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位置,使mlcc有了“工业大米”的称号。以目前通用的智能手机为例,平均每个智能手机中使用了超过2000颗mlcc,既包括镍内浆电极,也包括铜内浆电极。mlcc的主流发展趋势是高频化、贱金属化。近年来,mlcc贱金属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采用贱金属作为内电极不仅大幅降低了mlcc的成本,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电性能表现,而实现贱金属化的关键技术是贱金属导电浆料的突破。随着mlcc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寻求高效率的mlcc生产工艺也逐渐成为人们探索的新方向。

2、mlcc内电极的关键原材料是各种金属浆料,在贱金属化占据主要市场的今天,各种贱金属浆料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镍、铜内浆为例,贱金属浆料主要的配方组成包括各型粉体、共材、树脂、助剂等。评价一款浆料的好坏,除了粉体这个主要原因外,还需要考虑到浆料表现出的触变性、稳定性等基础性能,以稳定性为例,要求浆料的黏度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变化,影响浆料黏度的主要原因是数树脂在浆料中的占比与其自身的结构特性,鉴于mlcc特定的工艺,改变树脂含量的窗口十分窄,所以如果优化浆料的黏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树脂的结构特性。

3、以传统的乙基纤维素(ec)为例,ec是通过乙缩醛连接的以β-脱水葡萄糖为单元的长链聚合物。它在浆料中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长链对金属粉体的包覆,从而使金属粉与陶瓷粉体形成均一分散体系。正常的ec三维结构一般是弯曲缠绕状态,而这种结构状态是无法对粉体起到良好的分散效率与分散效果的,所以需要通过外力对ec结构进行展开,工艺上一般采用三辊轧机对浆料进行分散,从而展开ec的长链,以达到最佳的分散效果。然而ec分子链的正常状态不是完全展开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ec分子链会逐渐改变改变原本的形貌,变回缠绕状态,这时浆料中粉体的分散状态势必会受到影响,从而使黏度也发生改变。

4、为了改变浆料稳定性差的原因,通常会在体系中添加稳定剂来增加浆料的稳定性,稳定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空间位阻与氢键方式阻碍纤维素链的变化,从而形成稳定的状态,如中国专利cn111627699a中提到使用丙烯酸月桂醇脂与丙烯酸的共聚物作为稳定剂加入到体系中,但是这种稳定剂的添加方式存在一定缺陷,稳定剂并不能与树脂处于均匀接触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延长,浆料中各组分的扩散也会打破这种平衡,使浆料中粉体的分散度会受到一定的破坏,从而破坏浆料的稳定性。

5、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有机载体形式,在改变树脂的结构特性的过程中,使其对优化浆料的黏度起到促进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在改变浆料粘度方面存在现有的稳定剂不能长期有效的维持平衡的状态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mlcc导电浆料的有机载体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主要对现有的树脂进行接枝改性,使其与稳定剂的连接方式更加稳定,且对粉体的分散效果更佳。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应用于mlcc导电浆料的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构成:

4、树脂5~10%;

5、溶剂80~90%;

6、稳定剂1~3%;

7、催化剂0.1~1%;

8、所述催化剂将所述树脂环结构上相连的乙氧基的亚甲基上的氢拔除,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含双键的丙烯酸丁酯与之聚合,形成稳定的二聚体形态。

9、进一步地,所述树脂与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例控制在1~0.01-0.05。

10、进一步地,所述树脂包括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松香,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发明优选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作为有机载体性质稳定,对粉体包覆性良好。

11、进一步地,所述溶剂包括二乙二醇单丁醚,松油醇,丙二醇单乙醚,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柠檬烯,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乙醚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发明优选氢化松油醇(dht),氢化松油醇具有极性大、对树脂溶解能力强,不腐蚀钛酸钡的优点。

12、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包括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酯,不饱和多元羧酸的多元胺酰胺溶液,1-苯氧基-2-丙醇,茶多酚、叔丁基对苯二酚、月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氨,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发明优选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链长适中,在溶剂中溶解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双键位于碳链一端,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

13、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钛,亚胺,cs2co3,高分子路易斯酸,硝酸铈铵,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3-甲氧基-3甲基-1-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发明优选硝酸铈铵,硝酸铈铵具有较高的引发能力,是一种较好的自由基引发剂。

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应用于mlcc导电浆料的有机载体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制备工艺需要,依次将预设比例树脂、溶剂、稳定剂和催化剂投入到反应釜中;设置转速400-500rpm/min,反应温度60-90℃,反应时长2-5h,全程设置氮气保护;反应后使用0.3μm滤芯进行过滤,之后可以作为载体使用。

15、具体地,在制备过程中,催化剂选用的硝酸铈铵将树脂选用的乙基纤维素环上相连的乙氧基的亚甲基上的氢拔除,形成自由基,进而引发含双键丙烯酸丁酯与之聚合,形成稳定的二聚体形态。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丁酯的比例、硝酸铈铵的用量都会影响共聚物的接枝率。

16、当硝酸铈铵浓度小于0.5%时,接枝率都是随着硝酸铈铵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硝酸铈铵的用量超过0.5%后,随着硝酸铈铵用量的增加反而下降。这是因为随着硝酸铈铵用量的增加,产生的自由基活性点数目增加,接枝率都开始增加,使得丙烯酸丁酯的均聚反应的几率增大。当硝酸铈铵的用量超过0.5%后,在乙基纤维素周围的硝酸铈铵浓度达到饱和,同时硝酸铈铵用量的增加会使均聚反应加剧,造成接枝率下降,继续增加硝酸铈铵的用量时,过量的ce4+会因其强氧化性而使自由基活性种失活,使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迅速降低,造成接枝率急剧下降。

17、另一方面,接枝率随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m(ec)与m(ba)的比例小于5:1时,接枝率随着单体丙烯酸丁酯用量的增加反而有所降低,转化率也随之降低。因为随着单体丙烯酸丁酯用量的增加,将使活性中心周围单体丙烯酸丁酯的浓度增大,发生接枝聚合的机率就更大,单体丙烯酸丁酯接枝到淀粉上的机率也就更大,但当单体丙烯酸丁酯用量继续增加时,则会使得活性中心周围单体浓度过大,导致均聚反应的速率提高,即接枝率就下降。

1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9、1、与传统载体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纤维素二聚体形式,纤维素与稳定剂的连接方式更加稳定;

20、2、与传统载体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纤维素二聚体对粉体的分散效果更佳,稳定性更好。

21、本发明极大改善了浆料中载体结构单一情况,为载体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导电浆料制造等领域广泛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