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路微动开关及其触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47330发布日期:2022-12-07 00:5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双支路微动开关及其触发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电气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支路微动开关及其触发方法。


背景技术:

2.高压地、隔刀行程开关作为重要的控制元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地、隔刀操作成功率。现场使用中,发现多起刀闸操作失败,分析其原因分析:行程开关作为刀闸操作到位后的断路元件,经历多次切断电弧后,会因行程开关接点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最终导致刀闸操作失败。
3.目前行程开关产品均采用单支路-单断口/双断口形式,此类开关的断口触点经多次切断回路电弧后,会因接点氧化导致触点接触不良,回路电阻增大,甚至回路断路的情况,导致控制回路失控。
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可靠性的微动开关,以消除因接点氧化,接电阻增大导致的刀闸操作失败,提高地、隔刀操作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支路微动开关及其触发方法,通过两个支路的不同功能的触头先后接通的方式,提升微动开关触点接触的可靠性。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支路微动开关及其触发方法,包括底座,底座上可活动地设有上导杆,上导杆与下导杆相配合,上导杆上设有上弹簧和上接触簧片组件,下导杆上设有下弹簧和下接触簧片组件;上接触簧片组件与上接触片组件相配合,下接触簧片组件与下接触片组件相配合;上接触片组件包括上接触片左触点和上接触片右触点,下接触片组件包括下接触片左触点和下接触片右触点,上接触片左触点和下接触片左触点导通,上接触片右触点和下接触片右触点导通。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接触片左触点和下接触片右触点处均设有磁性吹弧组件。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导杆和下导杆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导杆和下导杆之间设有动作间隙,上导杆用于延时驱动下导杆向下移动。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导杆和下导杆之间设有中间套筒,中间套筒顶部设有弹簧放置槽,弹簧放置槽内设有上弹簧,上弹簧套接在上导杆上;下导杆底部设有下套筒,下套筒设有下弹簧,下弹簧套接在下导杆上。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导杆顶部设有开关导滑轮。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接触簧片组件与上挡金属片相适配,下接触簧片组件与下挡金属片相适配。
12.双支路微动开关的触发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当外部构件推动开关导滑轮时,上导杆向下挤压,上导杆带动上接触簧片
组件向下移动;步骤二,上接触簧片组件受到挤压而形变,上接触簧片组件向上跳跃至上挡金属片,上接触片组件断开;步骤三,上导杆继续向下挤压,上导杆尾端将下导杆推动向下运动,下导杆带动下接触簧片组件向下移动;步骤四,下接触簧片组件受到挤压而形变,下接触簧片组件向上跳跃至下挡金属片,下接触片组件断开;步骤五,磁性吹弧组件将电弧拉长冷却,达到快速熄弧的目的。
13.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上、下两段导杆的设计实现上、下两个触点的先后分断,从而在一个刀闸控制回路中实现了断弧和保证接点接触电阻良好两方面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常规微动开关只用一个触点实现断弧和保证接触电阻良好两个功能无法兼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等效电路图。
15.图中:开关导滑轮1、上导杆2、下导杆3、上弹簧4、下弹簧5、上接触簧片组件6、下接触簧片组件7、上挡金属片8、下挡金属片9、上接触片组件10、下接触片组件11、磁性吹弧组件12、底座13。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双支路微动开关及其触发方法,包括底座13,底座13为绝缘壳体,底座13内设置有上导杆2、下导杆3、上弹簧4、下弹簧5、上接触簧片组件6、下接触簧片组件7、上挡金属片8、下挡金属片9、上接触片组件10、下接触片组件11和磁性吹弧组件12。上导杆2上设有上弹簧4和上接触簧片组件6,下导杆3上设有下弹簧5和下接触簧片组件7;上接触簧片组件6与上接触片组件10相配合,下接触簧片组件7与下接触片组件11相配合;上接触片组件10包括上接触片左触点和上接触片右触点,下接触片组件11包括下接触片左触点和下接触片右触点,上接触片左触点和下接触片左触点导通,上接触片右触点和下接触片右触点导通。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支路微动开关及其触发方法,采用了两个并联的开关触点,即上接触片组件10和上接触簧片组件6组成的第一组开关触点,下接触片组件11和下接触簧片组件7组成的第二组开关触点。同时两组开关触点不是同时通断,而是前后延迟通断。
17.进一步地,下接触片左触点和下接触片右触点处均设有磁性吹弧组件12。如图1所示,当上导杆2向下运动时,第一组开关触点先断开,第二组开关触点后断开,当第二组开关触点断开后,第二组开关触点会产生电弧,利用磁性吹弧组件12进行灭弧处理。
18.进一步地,上导杆2和下导杆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导杆2和下导杆3之间设有动作间隙,上导杆2用于延时驱动下导杆3向下移动。动作间隙的长度满足保证上接触簧片组
件6先动作,然后下接触簧片组件7再动作。
19.本实施例中,上接触簧片组件6和下接触簧片组件7为现有行程开关的弹性动触头。上导杆2和下导杆3之间设有中间套筒,中间套筒顶部设有弹簧放置槽,弹簧放置槽内设有上弹簧,上弹簧套接在上导杆2上,上导杆2设有环形挡板;下导杆3底部设有下套筒,下套筒设有下弹簧,下弹簧套接在下导杆3上,下导杆3上设有环形挡板。上弹簧和下弹簧用于起到复位作用。
20.进一步地,上导杆2顶部设有开关导滑轮1。开关导滑轮1为行程开关的触碰件。
21.进一步地,上接触簧片组件6与上挡金属片8相适配,下接触簧片组件7与下挡金属片9相适配。上挡金属片8和下挡金属片9用于起到耐磨件作用。上接触簧片组件6与上挡金属片8之间的间距大于下接触簧片组件7与下挡金属片9之间的间距。
22.工作原理:当外部构件推动开关导滑轮1,将上导杆2向下挤压,上导杆2带动上接触簧片组件6向下移动,接触簧片组件在一定压力下,接触簧片向上跳跃至上挡金属片8,将上接触触点断开。当外部构件进一步推动开关导滑轮1,将上导杆2向下挤压,上导杆2尾端将下导杆3推动向下运动,下导杆3带动下接触簧片组件7向下移动,接触簧片组件在一定压力下,接触簧片向上跳跃至下挡金属片9,将下断弧触点断开。为快速熄灭电弧,防止烧毁触点,设置磁性吹弧组件12将电弧拉长冷却,达到快速熄弧的目的。
23.为了控制高压隔地刀的分合操作,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微动开关配合机构限位来实现隔地刀的到位控制,普通微动开关做为切断回路电流的主要元器件,普通微动开关因不断切断电弧会导致触点的接触不良及回路电阻增大,从而影响隔地刀操作的成功率。如图2所示,触点断开时:接触触点先于断弧触点断开。接触触点晚于断弧触点闭合时触点闭合。本专利通过分为上下两段的联杆控制并联的两付触点先后动作,实现先断开的触点不参与切断电弧,保证触点接触的可靠性,后断开的触点负责切断电弧。
24.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