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护板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09627发布日期:2022-12-02 21:1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底护板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护板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2.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电池包一般都布置在整车的底盘下,动力电池包大面积暴露在整车车底,在车辆行驶过程压到路面上的石头或者砖块等物质时,这些物质会飞溅或撞击到电池包的底部,在车辆上坡过程中,电池包底部也容易刮蹭到地面,或者在路过减速带、碰到马路牙子时,也容易对电池包底部造成损伤,此外电池包底部长期暴露在外,会受到酸、碱强腐蚀性环境损伤,这些损伤都可能会影响到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功能,甚至发生热失控或者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3.在相关的技术中,通常在电池包底部设置较厚的加强结构或者金属结构板,这种方式集成度较低,为配合电池包的热管理性能,需要配套液冷板系统,增加了很多装配工序,也增加了人工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护板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能够提高集成度,减少装配工序,降低人工作业成本。
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底护板结构,所述底护板结构用于对电池包进行防护,所述底护板结构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配置有液冷回路,所述液冷回路设置有冷却液,以用于与所述电池包进行导热。
7.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底护板结构设置有具有液冷回路的容纳腔,液冷回路流通有冷却液,使得电池包设置于底护板结构的上端时,底护板结构能够对电池包进行防护的同时,也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导热,能够提高集成度,减少装配工序,降低了人工作业成本。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护板结构包括第一底护板及第二底护板,所述第一底护板与所述第二底护板沿上下方向进行分布,且所述第一底护板与所述第二底护板进行连接,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9.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底护板与第二底护板进行连接,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导热的同时,由于第一底护板及第二底护板不需要喷涂pvc胶层,且第一底护板及第二底护板均具有耐腐蚀性,有利于减重和降低生产成本。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护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护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一底护板靠近所述第二底护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液冷回路。
11.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底护板设置有液冷回路,能过对电池包进行导热,同时第二底护板设置于液冷回路的下方,能够形成对液冷回路的保护,且有效地隔离路面辐射的热量,确保电池包的使用安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护板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底护板的厚度。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避免液冷回路被击穿,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护板的厚度为0.8~3mm。能够起到防护的同时,也能与第一底护板进行配合,实现与电池包导热的效果。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护板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被配置为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底护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护板的一侧。
15.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二底护板设置有缓冲区域,使得第二底护板受到石击等情况时,缓冲区域能够对其进行很好地缓冲,避免第二底护板被击穿,实现对液冷回路及电池包的防护。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回路设置有传感器,以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通过设置传感器能够对液冷回路中的冷却液进行检测,使得液冷回路被击穿导致冷却液泄露时,可通过传感器进行报警,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
1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若干电池模组;框架结构,具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和如权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护板结构,所述底护板结构被配置为与所述框架结构连接。
18.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电池模组容纳于框架结构的安装腔体内,且框架结构与底护板结构进行连接,可实现带出你还模组的固定,也方便拆卸作业以及后续的售后维修。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及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配置为与所述框架主体的内缘连接,以形成若干所述安装腔体,且所述支撑主体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组。
20.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支撑主体与框架主体进行连接,且当电池模组设置于安装腔体内时,支撑主体的支撑部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支撑,可减少底护板结构的承力,进而减少底护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降低底护板结构被击穿的风险。
21.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22.因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池包,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3.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底护板结构及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包的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00、底护板结构;101、第一底护板;102、第二底护板;200、框架结构;201、框架主体;202、支撑主体;2021、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使用者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实施例
35.常见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包均布置在底盘下,当车辆行驶时压到路面上的石头或砖块等硬物质时,这些物质会飞溅或撞击到电池包底部;当车辆上坡、及路过减速带、碰到路肩时,电池包底部也容易磕底造成损伤。此外,电池包底部长期暴露在外,会受到酸、碱等强腐蚀性环境损伤,这些损伤都可能会影响电池包的正常使用功能,甚至发生热失控或者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现阶段均对电池包加装底护板进行防护,这种传统的底护板方案,具备如下优势:(1)结构简单、成型工艺成熟;(2)底护板装配较便利,可以拆卸,方便售后维修。加装底护板是当前的主导趋势,对防护电池包有一定的作用,从长远来看,非常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求。
36.然而在发明人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底护板方案也存在如下缺点:(1)重量大,成本高:这种结构常用钣金冲压成型方式,材料为钢铁,为了避免磕底及石击造成钣金涂层脱落,从而生锈等不良品质,除钣金需镀锌+电泳外,还需要额外喷涂pvc胶层,不仅增加重量,还无形中增加了成本;(2)集成度较低:如图1所示,为配合电池包的热管理性能,需要配套液冷板系统,液冷板布置在底护板的上方,集成度较低,从而增加很多装配工序,也增加人工作业成本。电池包规模量较大,如果这些问题无法根除,长期不利于新能源车发
展。
37.鉴于此,如图1所示,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底护板结构100,所述底护板结构100用于对电池包进行防护,所述底护板结构100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配置有液冷回路,所述液冷回路设置有冷却液,以用于与所述电池包进行导热。
38.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底护板结构100设置的液冷回路可结合热管理仿真及测试情况,形成不同的水道结构特征;当用电设备处于夏天的中午等时刻,路面经常被晒得温度高达45℃,如不及时隔热,温度将会传导至电池包的电芯,加剧电芯的温升,严重时引起热失控等不良现象,通过采用所述底护板结构100后,所述底护板结构100内部的冷却液将温度快速传导走,使得所述底护板结构100的上端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隔热的功能。
39.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底护板结构100设置有具有液冷回路的容纳腔,液冷回路流通有冷却液,使得电池包设置于底护板结构100的上端时,底护板结构100能够对电池包进行防护的同时,也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导热,能够提高集成度,减少装配工序,降低了人工作业成本。
40.请再参照图1,所述底护板结构100包括第一底护板101及第二底护板102,所述第一底护板101与所述第二底护板102沿上下方向进行分布,且所述第一底护板101与所述第二底护板102进行连接,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41.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底护板101采用的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铝合金等材料,具备良好的导热性,所述第二底护板102采用的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铝合金等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底护板101与所述第二底护板102可通过铆接等技术进行结合在一起,可方便进行拆卸作业以及后续的售后维修。
42.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底护板101与第二底护板102进行连接,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导热的同时,由于第一底护板101及第二底护板102不需要喷涂pvc胶层,且第一底护板101及第二底护板102均具有耐腐蚀性,有利于减重和降低生产成本。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护板101远离所述第二底护板10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一底护板101靠近所述第二底护板10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液冷回路。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护板101的上方时,所述第一底护板101可作为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模组的承重件,也可通过电池包的框架结构200对电池模组进行承重,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一一赘述。
44.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底护板101设置有液冷回路,能过对电池包进行导热,同时第二底护板102设置于液冷回路的下方,能够形成对液冷回路的保护,且有效地隔离路面辐射的热量,确保电池包的使用安全。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护板102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底护板 101的厚度。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避免液冷回路被击穿,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护板102的厚度为0.8~3mm。能够起到防护的同时,也能与第一底护板101进行配合,实现与电池包导热的效果。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护板102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被配置为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底护板102远离所述第一底护板 101的一侧。示例性的,所述缓冲区域可对应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模组的下方,当然还可以是包括其他的位置,在此不
做特殊的限定。
48.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二底护板102设置有缓冲区域,使得第二底护板102受到石击等情况时,缓冲区域能够对其进行很好地缓冲,避免第二底护板102被击穿,实现对液冷回路及电池包的防护。
49.发明人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用电设备行驶工况的复杂性,有些情况是无法预料的,例如所述电池包发生磕底,但是由于噪声、下雨等环境因素,驾驶员不一定发现的了,其中所述底护板结构100将会磕破,其内部的冷却液将会丢失,如果用电设备继续行驶时,电池包的温度会迅速升高,从而增加了危险性。
50.鉴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回路设置有传感器,以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通过设置传感器能够对液冷回路中的冷却液进行检测,使得液冷回路被击穿导致冷却液泄露时,可通过传感器进行报警,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液冷回路可用于与用电设备的膨胀水箱连接,以形成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且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还可设置于所述膨胀水箱的内部,也可实现由于液冷回路的磕破,导致冷却液的丢失的检测。
51.如图2所示,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若干电池模组;框架结构200,具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和如权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护板结构100,所述底护板结构 100被配置为与所述框架结构200连接。示例性的,所述框架结构200与所述底护板结构100的连接方式可采用螺栓连接或者铆接等技术进行连接,当然也不排除将所述框架结构200与所述底护板结构100进行焊接。
52.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电池模组容纳于框架结构200的安装腔体内,且框架结构200与底护板结构100进行连接,可实现带出你还模组的固定,也方便拆卸作业以及后续的售后维修。
53.请再参照图2,所述框架结构200包括框架主体201及支撑主体202,所述支撑主体202配置为与所述框架主体201的内缘连接,以形成若干所述安装腔体,且所述支撑主体202设置有支撑部2021,所述支撑部2021 被配置为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组。
54.示例性的,所述支撑主体202与所述框架主体201可通过冲压、焊接等方式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框架主体201的形状不做特殊的限定,可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进行设置,所述支撑主体202可设置成十字型,所述支撑主体202的周缘分别与所述框架主体201的内缘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若干所述安装腔体,通过所述支撑主体202能够提升所述框架主体201的强度,同时也可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安装固定,保证所述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的现象。
55.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支撑主体202与框架主体201进行连接,且当电池模组设置于安装腔体内时,支撑主体202的支撑部2021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支撑,可减少底护板结构100的承力,进而减少底护板结构100 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降低底护板结构100被击穿的风险。
56.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用电设备可以是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及航天器等,当所述用电设备为车辆时,车辆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包,电池包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底
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包可以用于车辆的供电,例如,电池包可以作为车辆的操作电源。车辆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马达,控制器用来控制电池包为马达供电,例如,用于车辆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57.因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池包,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使用者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