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7186发布日期:2024-03-25 19:0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连接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电连接器用于许多电子系统中。将系统制造在通过电连接器彼此连接的若干电路板上通常比将系统制造为单个组件更容易并且更节省成本。用于使若干电路板互连的传统的布置通常将一个电路板用作主板。然后,称为子板或子卡的其他电路板由电连接器连接至主板,以实现这些电路板的互连。

2、卡缘连接器(card edge connector)作为一种电连接器已广泛应用于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其可以用于将诸如存储卡、显卡、声卡等的附加卡连接至电路板,从而使附加卡为电子产品提供容量以及增强电子产品的运行速率等相关功能。卡缘连接器可以具有配合接口,其具有定尺寸为容纳附加卡的边缘的卡槽。典型的卡缘连接器的卡槽内设置有分隔肋。分隔肋可以增加卡缘连接器的机械强度。分隔肋的稳定性决定了卡缘连接器的质量以及附加卡与卡缘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具有对接面和安装面,所述对接面上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接收附加卡,所述卡槽的中部设置有分隔肋以将所述卡槽分隔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以及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卡槽内覆盖所述分隔肋的第一插入壁、在所述第二卡槽内覆盖所述分隔肋的第二插入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插入壁和所述第二插入壁之间的桥部,所述桥部在面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覆盖所述分隔肋。

2、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插入壁具有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保护构件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附加卡。

3、示例性地,所述保护构件还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一侧之间,所述第一弯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沿所述横向方向朝向所述卡槽的外侧弯曲,所述第一弯曲部抵靠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和/或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第二弯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沿所述横向方向朝向所述卡槽的外侧弯曲,所述第二弯曲部抵靠所述第二卡槽的侧壁。

4、示例性地,所述保护构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翼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在所述第一卡槽的两侧支撑在所述绝缘壳体的所述对接面上。

5、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通过弧形段光滑连接,所述第二翼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弧形段光滑连接。

6、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分别嵌入在所述对接面上。

7、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翼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朝向所述安装面延伸,所述第一翻边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上。

8、示例性地,所述绝缘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卡槽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翻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9、示例性地,所述绝缘壳体的对接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面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翻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10、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翻边的沿所述纵向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倒钩,所述第一翻边通过所述倒钩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11、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翼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朝向所述安装面延伸,所述第二翻边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上。

12、示例性地,所述绝缘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卡槽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翻边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13、示例性地,所述绝缘壳体的对接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面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翻边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14、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翻边的沿所述纵向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倒钩,所述第二翻边通过所述倒钩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15、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所述第一夹持部所在侧的侧壁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用于夹持所述附加卡的第一夹持面凸出于该侧壁的内表面。

16、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在侧的侧壁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用于夹持所述附加卡的第二夹持面凸出于该侧壁的内表面。

17、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朝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朝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和所述第四翻边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卡槽的两侧弯曲或倾斜延伸。

18、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对接面间隔开。

19、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插入壁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20、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插入壁具有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侧壁过盈配合的倒钩。

21、示例性地,所述保护构件抵靠所述卡槽的底壁。

22、示例性地,卡缘连接器还包括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壳体接合部和板接合部,所述壳体接合部在所述安装面连接至所述分隔肋,所述板接合部用于连接至电路板。

23、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具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上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接收附加卡,所述卡槽的中部设置有分隔肋以将所述卡槽分隔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以及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包括插入至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第一插入壁、插入至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插入壁以及桥部,所述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插入壁和所述第二插入壁之间,所述保护构件横跨所述分隔肋且构造为沿着安装方向插入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上,所述安装方向与所述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24、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插入壁具有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保护构件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附加卡。

25、示例性地,所述保护构件还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一侧之间,所述第一弯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沿所述横向方向朝向所述卡槽的外侧弯曲,所述第一弯曲部抵靠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和/或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一插入壁的所述第二侧之间,所述第二弯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沿所述横向方向朝向所述卡槽的外侧弯曲,所述第二弯曲部抵靠所述第二卡槽的侧壁。

26、示例性地,所述保护构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翼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在所述第一卡槽的两侧支撑在所述绝缘壳体的所述对接面上。

27、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通过弧形段光滑连接,所述第二翼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弧形段光滑连接。

28、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翼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沿着所述安装方向延伸且沿着所述安装方向插入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上。

29、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翻边的沿所述纵向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倒钩,所述第一翻边通过所述倒钩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上。

30、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翼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沿着所述安装方向延伸且沿着所述安装方向插入安装到所述绝缘壳体上。

31、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翻边的沿所述纵向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倒钩,所述第二翻边通过所述倒钩固定在所述绝缘壳体上。

32、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所述第一夹持部所在侧的侧壁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用于夹持所述附加卡的第一夹持面凸出于该侧壁的内表面。

33、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在侧的侧壁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用于夹持所述附加卡的第二夹持面凸出于该侧壁的内表面。

34、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朝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朝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和所述第四翻边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卡槽的两侧弯曲或倾斜延伸。

35、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插入壁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36、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插入壁具有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侧壁过盈配合的倒钩。

37、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分隔肋上设置横跨的保护构件可以起到保护分隔肋的作用。这样,在插拔附加卡的过程中,分隔肋不会与附加卡的边缘接触,从而不会在长期使用后因摩擦导致出现变薄、结构变形等问题。因此,分隔肋的机械强度不会下降。卡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较长。附加卡与卡缘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38、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39、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