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3004发布日期:2023-04-18 13:4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面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壳体,该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以及介于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的隔膜,该壳体包含浸在电极组件中的电解液溶液。

2、根据壳体的外观和形状,二次电池可以被分为圆柱型、棱柱型和袋型。其中,袋型二次电池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构造:卷绕或堆叠电极组件,并且通过将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起容纳在袋状壳体中进行密封。在将带状引线端子重叠并焊接在电极组件的基板接线片上之后,绝缘带被附接并被弯曲,并且引线端子的一部分被暴露于壳体的外部。

3、上述袋型二次电池需要额外的容纳空间,这是因为基板接线片和引线端子被重叠并被焊接以被弯曲并被容纳在袋状壳体的内部。因此,电池容量不能增加,并且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程度可能降低,这是有问题的。

4、在此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被提供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程度的二次电池。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可以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带状端子,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并且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导电粘合构件,分别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与所述带状端子中的一带状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与所述带状端子中的另一带状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

3、在所述连接部分中,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的端部和所述带状端子的端部部分可以相对于彼此对接对齐。

4、所述导电粘合构件可以被附接到在非焊接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各自的结合表面和所述带状端子的端部部分。

5、所述导电粘合构件可以被附接到在焊接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各自的结合表面和所述带状端子的端部部分。

6、所述导电粘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导电粘合构件可以包括具有绝缘性能的基膜层和具有导电性的导电粘合层。

7、所述导电粘合层可以包括导电粉末和橡胶基粘合剂。

8、所述导电粘合层可以包括导电网结构和橡胶基粘合剂。

9、所述导电粘合层可以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acf)。

10、所述基膜层的面积可以大于所述导电粘合层的面积。

11、所述壳体可以是袋型、圆柱型和棱柱型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连接部分中,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的端部和所述带状端子的端部部分相对于彼此对接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粘合构件被附接到在非焊接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各自的结合表面和所述带状端子的端部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粘合构件被附接到在焊接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各自的结合表面和所述带状端子的端部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粘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导电粘合构件包括具有绝缘性能的基膜层和具有导电性的导电粘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粘合层包括导电粉末和橡胶基粘合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粘合层包括导电网结构和橡胶基粘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粘合层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基膜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导电粘合层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壳体是袋型、圆柱型和棱柱型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带状端子,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并且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导电粘合构件,分别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基板接线片与所述带状端子中的一带状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基板接线片与所述带状端子中的另一带状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

技术研发人员:孙熙明,朴峻弘,金真欢,徐光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星SDI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