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75327发布日期:2023-03-08 03:4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是一种内部集成中控柜、电池模块、消防系统等的储能系统,具有便于运输和安装的优点。大部分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投放在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当外部气候变化剧烈、环境湿度较高且大幅度降温时,储能系统内部的低温区域容易出现结露现象,进而会导致内部线缆连接部位、控制盒内部电器件或电芯正负极形成短路使得电池模块无法正常运行,目前,亟需一种方法降低储能系统内部结露现象的产生,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能够减少结露现象的发生。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5.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
6.根据所述内部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相对湿度,得到所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
7.计算所述电池模块温度、所述低温区域温度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
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并根据内部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计算得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然后,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控制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电池模块的运行,降低环境相对湿度,提高低温区域温度和电池模块温度,降低内部结露的风险,使得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空调模块,当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模式的待机状态时,所述计算所述电池模块温度、所述低温区域温度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包括:
10.计算所述电池模块温度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
11.计算所述低温区域温度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二差值;
12.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调节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以降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
13.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和预设的温度阈值,调节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开启。
1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调节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包括:
15.当所述第一差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零时,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开启抽湿模式,以降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
16.当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零时,关闭所述抽湿模式。
1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和预设的阈值条件,调节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开启,包括:
18.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开启加热模式,以提高所述低温区域温度;
19.当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以提高所述电池模块温度。
2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二差值和预设的阈值条件,调节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开启之后,还包括:
21.当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均大于所述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模块开启制热模式。
2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电池模块停止运行后,所述计算所述电池模块温度、所述低温区域温度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包括:
23.当所述低温区域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开启加热模式和抽湿模式;
24.当所述低温区域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关闭加热模式和抽湿模式。
2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内部环境温度和所述低温区域温度大于或等于上一时刻的温度值时,停止获取所述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以及对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温度的调节和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的调整。
2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27.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
28.露点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内部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相对湿度,得到所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
29.模式调节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电池模块温度、所述低温区域温度与所述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
30.由于第二方面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可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所有有益效果。
31.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
32.采样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
33.加热模块,用于提升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温度;
34.空调模块,所述空调模块的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抽湿模式,其中,所述空调模块通过所述抽湿模式降低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
3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控制方法。
36.由于第三方面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控制方法,因此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所有有益效果。
37.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4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4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图;
4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模式调节的步骤图;
4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湿度控制的步骤图;
4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温度控制的步骤图;
4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制热控制的步骤图;
4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模式调节的另一步骤图;
47.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控制的步骤图;
48.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控制的系统架构平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
5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
于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51.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52.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是一种内部集成中控柜、电池模块、消防系统等的储能系统,具有便于运输和安装的优点。目前,大部分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投放在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当外部气候变化剧烈、环境湿度较高且大幅度降温时,储能系统内部的低温区域容易出现结露现象,进而会导致内部线缆连接部位、控制盒内部电器件或电芯正负极形成短路使得电池模块无法正常运行。
53.相关技术中,为减少储能系统内部结露现象的发生,通常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内放置大量的干燥剂,干燥剂能够吸收储能系统内部空气中的水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集装箱无法实现完全密封,外部的湿润空气会通过集装箱的缝隙进入其内部,干燥剂会不断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当干燥剂吸收的水分达到饱和时,干燥剂就会失效。由于集装箱内部的水分并没有排出,当集装箱内部温度升高时,干燥剂内部的水分会蒸发重新回到空气中,易使得储能系统的各模块无法正常运行。
54.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能够通过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控制抽湿模块、电池模块和加热模块的运行和停止,降低环境相对湿度,提高低温区域温度和电池模块温度,降低内部结露的风险。
5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56.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示意图。该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包括采样模块、加热模块、电池模块和空调模块,其中采样模块,用于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加热模块用于提升储能系统内的温度,空调模块包括制热模式和抽湿模式,空调模块通过抽湿模式可以降低储能系统内的湿度。采样模块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后,将相关数据传输给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进行处理,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根据采样模块采集的数据控制加热模块、电池模块和空调模块进行控制,以调节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
5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储能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单个的实体装置进行实现,例如,加热模块和采样模块的功能可由一台装置实现。
5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不局限于几种模块,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增添。
59.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通信连接,且储能系统包括采样模、加热模块、抽湿模块和电池模块,
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100、露点计算单元200和模式调节单元300。
60.其中,数据采集单元100分别与露点计算单元200、模式调节单元300通信连接,数据采集单元100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采样区域,并将获得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分别发送给露点计算单元200和模式调节单元300。
61.露点计算单元200根据接收到的内部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得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并将内部露点温度发送给模式调节单元300。
62.模式调节单元300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100、露点计算单元200通信连接,模式调节单元300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
6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100、露点计算单元200和模式调节单元300。数据采集单元100、露点计算单元200和模式调节单元300两两之间进行通信连接,首先,数据采集单元100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并将获得的温度值分别发送给露点计算单元200和模式调节单元300,露点计算单元200根据来自于数据采集单元100的内部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得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并将内部露点温度发送给模式调节单元300,模式调节单元300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该控制装置通过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控制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电池模块的运行,降低环境相对湿度,提高低温区域温度和电池模块温度,降低内部结露的风险,使得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64.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装置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6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66.在图2所示的装置结构中,各个模块可以分别调用其储存的目标跟踪程序,以执行目标跟踪方法。
67.基于上述装置,提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68.参照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图。该控制方法包括:
69.步骤s100、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
70.步骤s200、根据内部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得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
71.步骤s300、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
72.需要说明的是,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中包括多个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储能
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并分别安装在储能系统的多个区域。储能系统的低温区域为集装箱内温度最低的区域,通常为集装箱的底部区域。
73.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100中,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为集装箱内的平均温度或各模块的表面温度的均值,环境相对湿度为集装箱内部的空气湿度,由于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芯,电池模块温度为采集的任意一个电芯的温度,而低温区域温度为当前情况下集装箱内的最低温度,通过采样模块对各温度值进行采集,有益于后续通过各温度值控制各模块的启停,另外,对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的实时采集便于获取集装箱内各参数的改变情况,有利于后续根据相关参数对各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控制。
74.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块温度对应的采样模块为电池管理单元,是一种能够对蓄电池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电子装置,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以及soc等参数采集,计算,进而控制电流的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提升电池。
75.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200中,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实际上也就是水蒸气与水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当物体的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产生结露现象,而当物体的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才不会凝结。因此,通过内部露点温度的计算便于后期控制储能系统内各模块区域的温度,从而减少低温结露现象的发生。
76.需要说明的是,露点温度可以通过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以及当前压强等进行计算,或者可以通过查询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与露点温度对应的表格得到。
77.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00中,通过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判断当前储能系统是否为发生结露现象,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以调节低温区域温度和电池模块温度。
7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并根据内部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计算得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然后,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判断是否调整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控制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电池模块的运行,降低环境相对湿度,提高低温区域温度和电池模块温度,降低内部结露的风险,使得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79.参照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模式调节的步骤图,当空调模块处于制热模式的待机状态时,步骤s300包括但限于以下步骤:
80.步骤s310、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
81.步骤s320、计算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二差值。
82.步骤s330、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调节储能系统内的湿度,以降低内部露点温度。
83.步骤s340、根据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和预设的温度阈值,调节储能系统内的温度并
控制电池模块开启。
84.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10中,计算电池模块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第一差值的计算便于对电池模块温度实现精准控制,减少因结露现象造成的电池模块正负极短路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85.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20中,第二差值根据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计算所的,低温区域温度通常情况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内的最低温度,当低温区域温度满足要求时,集装箱内其他区域的温度也满足要求。
86.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30中,通过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调节储能系统内的湿度,达到降低环境相对湿度的目的,从而降低内部的露点温度,另外,由于内部露点温度的减小,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也会同步减小。
87.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40中,根据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和预设的阈值条件,调节储能系统内的温度并控制电池模块开启,以提高内部环境温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且使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减小。
8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将电池模块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差值,将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差值,首先,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调节储能系统内的湿度,使得环境相对湿度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内部露点温度,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达到要求时,不再调节储能系统内的湿度,然后,根据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和预设的阈值条件,调节储能系统内的温度并控制电池模块开启,提高内部环境温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使得储能系统内部各模块的温度达到要求,当空调模块的制热模块开启时,减少了各模块表面因温度差产生结露的现象的发生,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本技术通过湿度和温度两个方面的调节使得内部环境温度、低温区域温度、电池模块温度远大于内部露点温度,以减少结露现象的发生。
89.需要说明的是,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通常投放在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环境湿度较高且大幅度降温时,储能系统中的空调模块能够进行制热,当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空调模块制热模式的预设开启温度时,控制空调模块处于制热模式的待机状态,之后调节储能系统的温度和湿度,以对集装箱内部环境进行调控,为制热模式的开启创造良好的条件。当集装箱内大幅度升温时,其他模块表面与环境温度之间形成巨大的温差,从而发生结露现象,而步骤s200与s300中的操作,能进一步减少结露接现象的产生。
90.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模块的预设开启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本实施例不对预设开启温度做具体限制。
91.需要说明的是,抽湿模块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空调模块集成在一起,例如,储能系统中可以设置有抽湿机等装置,用以实现抽湿功能,或者,储能系统中设置有空调器,空调器可以用来制热和抽湿,抽湿模块的功能和空调模块的功能都通过空调器来实现。
92.参照图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湿度控制的步骤图。步骤s33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93.步骤s331、当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零时,控制储能系统开启抽湿模式,以降低内部露点温度。
94.步骤s332、当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零时,关闭抽湿模式。
95.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零,即当电池模块温度小于内部露点
温度或低温区域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控制储能系统开启抽湿模式,降低环境相对湿度,此时内部露点温度也会降低,当露点温度降低到低于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时,即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零时,关闭抽湿模式。步骤s331和步骤s332通过降低集装箱内环境相对湿度来降低内部露点温度。
96.参照图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温度控制的步骤图。步骤s34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97.步骤s341、当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储能系统开启加热模式,以提高低温区域温度。
98.步骤s342、当第二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以提高电池模块温度。
99.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41中,当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储能系统开启加热模式,直至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使得低温区域及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其他区域的温度满足空调模块制热模式开启不出现结露现象的条件。
100.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42中,为精确控制电池模块温度,当第二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使得电池模块温度升高。
101.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其具体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10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依次通过控制储能系统开启加热模式和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提高集装箱内各模块的温度,减小各模块温度与空调制热模式下的温差,使得集装箱各区域的温度满足空调模块制热模式开启的条件,减少结露现象的发生。
103.参照图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制热控制的步骤图。制热控制位于步骤s340之后,且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04.步骤s350、当第一差值和第二阈值均大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空调模块开启制热模式。
105.需要说明的是,结合上述步骤,当第一差值和第二阈值均大于温度阈值时,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即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各模块区域的温度、湿度满足要求,控制空调模块开启制热模式,减少了低温导致各模块损坏的发生。
106.参照图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模式调节的另一步骤图。当电池模块停止运行后,步骤s3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07.步骤s360、当低温区域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控制储能系统开启加热模式和抽湿模式。
108.步骤s370、当低温区域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控制储能系统关闭加热模式和抽湿模式。
109.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模块停止运行后,若外界温度过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内部模块表面温度下降速度高于内部环境温度的下降速度,内部环境温度大幅度降低会导致外界湿空气进入到集装箱内部,使得环境相对湿度增加,此时各模块的温度极易低于内部露点温度。另外,由于电池模块刚刚停止工作,其温度足够高,只需要提高箱内环境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首先,计算此时低温区域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当低温区域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控制储能系统开启加热模式和抽湿模式,在提高箱内环境
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的同时,降低环境相对湿度,直至低温区域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控制储能系统关闭加热模式和抽湿模式,减少因内部环境温度大幅度降低会导致的结露现象。
110.参照图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控制的步骤图。该方法位于步骤s300之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11.步骤s400、当内部环境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大于或等于上一时刻的温度值时,停止获取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以及对储能系统内的湿度、温度的调节和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的调整。
112.需要说明的是,当内部环境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大于或等于上一时刻的温度值,即箱内环境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不再下降时,停止获取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以及对所述储能系统内的湿度、温度的调节和对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的调整。此时,实时采集内部环境温度,当内部环境温度低于空调模块的预设开启温度时,控制空调模块的制热模式开启。
11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当内部环境温度降低到空调模块的预设开启温度时,控制空调模块处于待机状态,首先,获取储能系统的内部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并根据内部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得到储能系统的内部露点温度,最后根据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控制抽湿模式的开启与关闭,以降低内部露点温度,并将差值与和预设的阈值条件相比,控制加热模块的开启和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的调整,当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满足条件时,控制空调模块开启制热模式。当电池系统关闭,即空调的制热模式关闭后,计算此时低温区域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当该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加热模式和抽湿模式开启,在提高箱内环境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的同时,降低环境相对湿度,直至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控制加热模块和抽湿模块关闭,减少因内部环境温度大幅度降低会导致的结露现象,且当内部环境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大于或等于上一时刻的温度值,即箱内环境温度和低温区域温度不再下降时,停止获取环境相对湿度、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以及对储能系统内的湿度、温度的调节和电池模块的工作模式的调整。本技术通过电池模块温度、低温区域温度与内部露点温度的差值,控制储能系统内的湿度和温度以及电池模块的运行,降低环境相对湿度,提高低温区域温度和电池模块温度,降低内部结露的风险,使得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114.另外,参照图1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控制的系统架构平台的示意图。
115.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平台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图10中以一个处理器及一个存储器为例。
116.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117.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系统架构平台。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
通信网及其组合。
11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系统架构平台可以应用于现有的通信网络系统以及后续演进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11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架构平台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120.系统架构平台可以是独立的系统架构平台,也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系统架构平台。
121.另外,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如步骤s100至步骤s300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122.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123.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124.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目标跟踪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3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300。
125.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26.此外,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指静脉识别训练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3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300、图4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s340、图5中的方法步骤s331和s332、图6中的方法步骤s341至s342、图7中的方法步骤s350、图8中的方法步骤s360和s370、图9中的步骤s400。
12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
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128.以上是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实施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实施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