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以及具有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71136发布日期:2023-07-13 15:3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薄膜晶体管以及具有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薄膜晶体管,更具体地,涉及能够生成高驱动电流和/或提高其可靠性的薄膜晶体管以及包括该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诸如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和量子点显示装置(qd)的平板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应用中。在这些显示装置中,oled和qd包括:多个电致发光元件,其被设置在基板上以用于实现图像;以及驱动元件,其被设置在基板上并针对电致发光元件中的每一者提供驱动信号或驱动电流,以使得驱动元件可以控制电致发光元件中的每一者以发射光并且可以显示根据对基板的信息序列而解释的图像。

2、由于lcd不是自发光类型,因此应当将背光单元设置在lcd的背侧以发射光。背光单元导致lcd的厚度增加,因此,lcd在实现具有各种设计类型(诸如,柔性类型或圆形类型)的显示装置时具有限制,并且lcd可能具有低亮度和低响应速度。

3、由于具有自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为比包括光源的显示装置更薄,因此具有自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柔性和/或可折叠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包含有机材料作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及包含无机材料作为发光层的无机发光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自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诸如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无机发光显示装置)不需要任何单独的光源,因此该显示装置可以用作具有进一步更薄的厚度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

4、然而,使用有机材料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易受渗透到发光层中的水分和氧气的影响,这导致诸如有机发光层与电极之间的氧化的像素缺陷。因此,用于使氧气和水分的渗透最小化的各种技术部件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是有益的。

5、近来,已经进行了针对使用无机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的研究和开发。由于无机显示装置具有高的图像质量和高可靠性,因此这些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已经引起了很多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薄膜晶体管和显示面板。

2、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稳定地生成高驱动电流和/或提高其可靠性的驱动元件以及包括该驱动元件的显示面板。

3、为了实现本技术构思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如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有源层,该有源层被设置在基板上方并包括源极区域、漏极区域以及源极区域与漏极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以及在有源层上方设置为与中间区域交叠的栅极电极,其中,有源层包括关于中间区域对称设置的多个孔。由于通过多个孔的散热路径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4、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该有源层包括源极区域、漏极区域、非沟道区域和至少两个沟道区域;栅极电极,该栅极电极被设置在有源层上方并与沟道区域和非沟道区域交叠;电连接至源极区域的源极电极;电连接至漏极区域的漏极电极,其中,沟道区域和非沟道区域交替布置。由于至少两个沟道区域,薄膜晶体管可以生成高驱动电流。本公开还提供了包括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

5、另外的特征和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将从描述中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文提供的技术概念而了解。本技术构思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或从其衍生的结构以及其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来实现和获得。

6、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构思的进一步解释。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有源层之间的底部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底部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栅极电极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底部电极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与所述多个孔的内部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有源层还包括在所述源极区域与所述漏极区域之间限定的多个沟道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连接所述多个沟道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区域被设置在所述源极区域与所述漏极区域之间,并且包括多个沟道区域和多个非沟道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所述非沟道区域在关于所述中间区域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孔之间并且将两个相邻的所述沟道区域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有源层和所述栅极电极构成驱动元件,并且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连接至所述驱动元件的电致发光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孔以及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的第二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沿着第一方向平行布置,其中,相比于所述漏极区域,所述第一孔更靠近所述源极区域设置,并且其中,相比于所述源极区域,所述第二孔更靠近所述漏极区域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孔彼此间隔开第一预定距离,多个所述第二孔彼此间隔开第二预定距离,并且每个所述第一孔和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孔关于所述中间区域对称设置并且彼此间隔开第三预定距离。

15.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有源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非沟道区域的两侧的多个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多个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孔以及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的第二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一个具有弯曲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源极区域与所述漏极区域之间的所述沟道区域具有从所述源极区域到所述漏极区域逐渐变宽的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沟道区域的数目大于所述非沟道区域的数目。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沟道区域的宽度比所述非沟道区域的宽度宽。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有源层的宽度大于所述有源层的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多个所述非沟道区域具有相同形状并且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

24.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2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


技术总结
提供了薄膜晶体管以及具有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有源层,该有源层被设置在基板上方并包括源极区域、漏极区域、以及源极区域与漏极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以及在有源层上方并被设置成与中间区域交叠的栅极电极,并且有源层包括关于中间区域对称设置的多个孔。该显示面板由于通过多个孔的散热路径而可以提高其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美,延得豪,高宣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