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8661发布日期:2023-06-27 22:5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线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3个以上卷绕部的复合的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1、存在关于具有3个以上卷绕部、兼具变压器和电感器的功能的复合变压器那样的复合的线圈装置的需要。作为现有的复合的线圈装置,提案有在使用e-e芯形成的变压器部分的一侧的e芯的背面进一步追加e芯而成为使用了3个e芯的结构,使配置在追加的e芯的卷绕部具有电感器的功能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等)。

2、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现有的线圈装置中,由于具有3个e芯呈3级重叠的结构,所以很难缩短轴向的长度,在小型低背化的观点上具有技术问题。此外,在将e芯重叠三级的结构中,芯和绕线架的组装工序复杂。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4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涉及具有3个以上卷绕部的复合的线圈装置,其是能够以简单的工序进行组装并且在小型低背化上有利的线圈装置。

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4、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包括:

5、芯,其具有一对芯基部和芯脚部,该一对芯基部沿第1方向延伸且在与上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空出规定的间隔地、彼此大致平行地配置,该芯脚部具有从一对上述芯基部的至少任意一侧向另一侧突出且沿上述第1方向从上述芯基部的上述第1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依次相互空出间隔地排列的第1芯脚部、第2芯脚部、第3芯脚部、第4芯脚部和第5芯脚部;

6、第1绕组,其具有第1卷绕部,该第1卷绕部以从在上述第1芯脚部与上述第2芯脚部之间形成的第1间隙和在上述第3芯脚部与上述第4芯脚部之间形成的第3间隙穿过、并包围上述第2芯脚部和上述第3芯脚部的方式卷绕;

7、第2绕组,其具有第2卷绕部,该第2卷绕部以从在上述第2芯脚部与上述第3芯脚部之间形成的第2间隙和上述第3间隙穿过、并包围上述第3芯脚部的方式卷绕;

8、第3绕组,其具有第3卷绕部,该第3卷绕部以从在上述第4芯脚部与上述第5芯脚部之间形成的第4间隙和上述第3间隙穿过、并包围上述第4芯脚部的方式卷绕;和

9、绕线架,其被上述第1卷绕部、上述第2卷绕部和上述第3卷绕部卷绕。

10、在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通过使用具有第1~第5芯脚部的芯,将绕组的第1~第3卷绕部配置在第1~第4间隙中规定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以简单的工序进行组装且对小型低背化有利的线圈装置。例如,由于第1~第5脚部全部配置在1个芯基部之间,所以能够以简单的工序进行组装,对小型低背化有利。此外,由于第1卷绕部、第2卷绕部和第3卷绕部全部为从芯的第3间隙通过的结构,因此在芯的小型化和绕组长度的缩短的观点上有利。

11、此外,例如,上述第2绕组与上述第3绕组也可以电连接。

12、通过第2绕组与第3绕组电连接,线圈装置构成具有作为与变压器部分的第2绕组串联连接的谐振线圈的第3绕组的复合线圈装置。不过,也可以与之不同,第2绕组与第3绕组的电连接通过线圈装置的外部,例如安装了线圈装置的基板来实现。

13、此外,例如,上述绕线架也可以具有卷绕上述第1卷绕部的第1绕线架部、卷绕上述第2卷绕部的第2绕线架部、和卷绕上述第3卷绕部的第3绕线架部,上述第1绕线架部、上述第2绕线架部和上述第3绕线架部可以能够相互分离。

14、通过采用分别地形成3个绕线架的结构,从而能够在对各绕线架分别地形成第1~第3卷绕部后将它们组装而制造线圈装置,因此,这样的线圈装置容易组装。

15、此外,例如,上述第2绕线架部也可以具有使上述第3芯脚部插通的第2中空筒部,

16、上述第1绕线架部也可以具有使上述第2绕线架部和上述第2芯脚部插通的第1中空筒部,

17、上述第3绕线架部也可以具有使上述第4芯脚部插通的第3中空筒部。

18、具有这样的绕线架的线圈装置能够通过将第1~第3中空筒部配置在对应的芯脚部的部分,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此外,绕线架和第1~第3卷绕部相对于芯的配置精度也良好。

19、此外,例如,上述第1绕线架部与上述第3绕线架部也可以在上述第3间隙彼此相邻。

20、在这样的线圈装置中,由于变压器部分与谐振线圈部分(电感器部分)相邻地配置,所以在小型化的观点上是有利的。

21、此外,例如,上述芯基部的从上述一个端部至上述第3芯脚部的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距离也可以比从上述另一个端部至上述第3芯脚部的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距离短。

22、这样的线圈装置,以第3芯脚部为基准,芯成为不对称,能够适当地分配变压器部分所需的空间和谐振线圈部分所需的空间,在小型化的观点上是有利的。

23、此外,例如,关于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宽度,上述第3间隙可以比上述第2间隙宽。

24、第1~第3卷绕部中,第2间隙仅第2卷绕部通过,第3间隙仅第1~第3卷绕部通过,因此可以通过使第3间隙比第2间隙宽,从而适当地形成卷绕部通过的间隙,在小型化的观点上是有利的。

25、此外,例如,关于与上述第1方向和上述第2方向垂直的第3方向的长度,上述第1芯脚部与上述第5芯脚部也可以大致相等。

26、这样的芯容易形成适合使磁通通过的尺寸的第1芯脚部和第5芯脚部,在芯的小型化的观点上是有利的。

27、此外,例如,关于与上述第1方向和上述第2方向垂直的第3方向的长度,上述第3芯脚部可以比上述第1芯脚部、上述第2芯脚部、上述第4芯脚部和上述第5芯脚部的任意者都短。

28、通过减短第3芯脚部的第3方向的长度,从而在这样的芯中,能够形成芯基部在第1方向的中央部分变细颈的形状。因此,在具有这样的芯的线圈装置中,能够将第1~第3绕组的引出部分配置在芯基部的细颈部分,因此在小型低背化的观点上是有利的。

29、此外,例如,关于与上述第2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上述第1芯脚部与上述第5芯脚部也可以大致相等,上述第3芯脚部也可以大致等于上述第1芯脚部与上述第5芯脚部之和。

30、这样的芯容易形成适合使磁通通过的尺寸的第1芯脚部、第3芯脚部和第5芯脚部,在芯的小型化的观点上是有利的。

31、此外,例如,在上述第2芯脚部也可以形成有第2缝隙,在上述第3芯脚部也可以形成有第3缝隙,在上述第4芯脚部也可以形成有第4缝隙,上述第3缝隙的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比上述第2缝隙和上述第4缝隙的上述第2方向的长度短。

32、通过形成这样的缝隙,能够获得产生比较大的规定的漏磁的复合线圈装置。

33、此外,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包括:

34、芯,其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且在与上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空出规定的间隔地、彼此大致平行地配置的一对芯基部;和从一对上述芯基部的至少任意一侧向另一侧突出且沿上述第1方向从上述芯基部的上述第1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依次相互空出规定的间隔地排列的第1芯脚部、第2芯脚部、第3芯脚部、第4芯脚部和第5芯脚部,该芯能够分离为包含至少一个上述芯基部的第1芯部分和至少包含另一个芯基部的第2芯部分;以及

35、绕线架,其配置在一个上述芯基部与另一个上述芯基部之间,具有被第1绕组的第1卷绕部卷绕的第1绕线架部、被第2绕组的第2卷绕部卷绕的第2绕线架部、和被第3绕组的第3卷绕部卷绕的第3绕线架部,上述第1绕线架部、上述第2绕线架部和上述第3绕线架部能够相互分离。

36、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具有第1~第5芯脚部在第1方向上配置并且能够分离为第1芯部分和第2芯部分的芯,并且在2个芯基部之间配置能够相互分离的第1~第3绕线架部。这样的线圈装置,能够以简单的工序进行组装,并且对小型低背化有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