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5861发布日期:2023-05-17 23:0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高压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避雷器。


背景技术:

1、目前,能源储备和电力负荷分布极不均衡,发展特高压输电是优化能源配置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避雷器是绝缘配合的基础,是抑制过电压的重要手段,是保护特高压系统的关键设备。

2、随着水、风、光资源的开发,清洁能源电源点的建设,推动了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地区建设特高压变电站,对电器设备的绝缘性能和抗震性能提出了高的要求,设备的制造难度增加,特别是高达14米以上的大高径比的特高压避雷器尤为显著。

3、目前应用的特高压瓷外套避雷器抗震能力和外绝缘水平仅能适用于地震加速度不大于0.3g和海拔3000米及以下地区,使用在地震加速度大于0.3g和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增加瓷外套避雷器的直径和高度,瓷外套生产工艺无法实现。

4、因此,如何提高特高压避雷器的抗震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避雷器,以提高特高压避雷器的抗震能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特高压避雷器,包括串联叠装的多个避雷器元件,位于顶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

4、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由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下端的连接法兰的侧面引出,且与所述连接法兰绝缘,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用于与监测装置和接地端电气连接;

5、所述避雷器元件包括复合外套和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部的电阻片柱,所述避雷器元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且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的外径大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外径。

6、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各个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包括:

7、第一绝缘筒,所述电阻片柱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筒的内部;

8、连接法兰,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筒的两端;

9、绝缘伞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筒外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筒两端的所述连接法兰之间。

10、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避雷器元件为五个,且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避雷器元件、第二避雷器元件、第三避雷器元件、第四避雷器元件和第五避雷器元件;

11、所述第一避雷器元件、所述第二避雷器元件、所述第三避雷器元件、所述第四避雷器元件和所述第五避雷器元件的第一绝缘筒的外径比为:1:(1.1~1.14):(1.1~1.14):(1.2~1.4):(1.2~1.4)。

12、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一避雷器元件、所述第二避雷器元件、所述第三避雷器元件、所述第四避雷器元件和所述第五避雷器元件的第一绝缘筒的壁厚比为:1:(1.3~1.4):(1.3~1.4):(1.45~1.55):(1.45~1.55)。

13、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各个所述避雷器元件的第一绝缘筒的材质为环氧玻璃丝;

14、所述第五避雷器元件下端的连接法兰的材质为球墨铸铁,所述第五避雷器元件上端的连接法兰的材质为铸造铝合金;

15、所述第一避雷器元件、所述第二避雷器元件、所述第三避雷器元件和所述第四避雷器元件两端的连接法兰的材质均为铸造铝合金。

16、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各所述避雷器元件均包括并联的四个所述电阻片柱;

17、部分所述避雷器元件或者所述避雷器元件的电阻片柱的部分段旁并联有电容器柱,且所述电容器柱设置在四个所述电阻片柱的中间。

18、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电阻片柱的底部支撑于支撑板上,所述电阻片柱的顶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的上端的第一端盖抵紧;

19、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避雷器元件下端的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电阻片柱和所述电容器柱通过布置在周围的多个绝缘杆进行固定;

20、所述绝缘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21、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一绝缘筒内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电阻片柱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电容器柱和所述绝缘杆穿过的限位孔,所述绝缘杆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电阻片柱上端的固定板上;

22、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电阻片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金属导体的安装孔,所述金属导体用于电气连接所述电阻片柱在所述金属导体上下两侧的电阻片。

23、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一端盖背离所述电阻片柱的一侧通过第一压板固定有防爆板,所述防爆板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端盖和连接法兰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24、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电阻片柱由多个电阻片和金属垫块串联叠装组成,以通过所述金属垫块的数量调节所述电阻片柱与所述复合外套配合的所需高度。

25、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电容器柱包括:

26、第二绝缘筒,所述第二绝缘筒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端盖,且位于所述第二绝缘筒的上部的第二端盖连接有压紧弹簧;

27、电容芯体,包括串联叠加布置的多个电容器,且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筒内,所述电容器的数量和与所述电容器柱并联的所述电阻片柱的电阻片数量相同,且各个所述电容器与并联的所述电阻片位于同一高度上。

28、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电容芯体由多个电容器和金属垫块串联叠装组成,以通过所述金属垫块的数量调节所述电容芯体与所述第二绝缘筒配合的所需高度。

29、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每个所述电阻片柱的周围至少均布三根所述绝缘杆;和/或,

30、所述固定板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绝缘筒的内径的配合间隙为2mm~3mm;和/或,

31、所述固定板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v型槽,以提供气体流通的通道;和/或,

32、所述固定板的材质为环氧玻璃丝或聚酯材料;和/或,

33、位于底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凸台,以形成压力释放通道。

34、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电阻片柱的底端电气连接;

35、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电阻片柱的底端电气连接;

36、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气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出线端子电气连接;

37、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出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电气连接。

38、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电阻片柱的电阻片贴合位置的下侧设置有取样电阻。

39、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三出线端子穿过所述第一端盖,通过第二压板将所述第三出线端子固定在第一端盖上,且所述第三出线端子与所述第一端盖绝缘,所述第三出线端子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0、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穿过所述连接法兰的侧面,并通过第三压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法兰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连接法兰绝缘。

41、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三压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压板为半法兰结构,具有包覆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外侧的弧形开口槽,且所述弧形开口槽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三压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连接法兰的外侧壁。

42、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安装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为霍尔元件或罗氏线圈。

43、可选地,在上述特高压避雷器中,还包括焊接为一体的均压环和防晕环,且所述均压环和防晕环设置于顶部的所述避雷器元件的顶部;

44、所述均压环和防晕环均由铝合金管制成。

45、本发明提供的特高压避雷器,采用直径不等的多个避雷器元件串联叠装而成,位于底部的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的外径大于位于顶部的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外径,由于位于底部的避雷器元件的复合外套的尺寸更大,因此可以降低特高压避雷器的重心,提高特高压避雷器的稳定性,继而提高特高压避雷器的抗震能力。而且本发明将第二接线端子由位于底部的避雷器元件下端的连接法兰的侧面引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省掉了安装监测装置用绝缘底座,降低了特高压避雷器的高度。经验证,本发明能够满足0.5g的地震加速度和海拔高度4000米及以下地区使用的要求。本发明能够适用于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和高污秽等级的地区,具有抗震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及重量轻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