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8536发布日期:2023-04-21 13:1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缆,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527564.8,申请日为:2010.09.14,公布号为cn201780820u,公布日为:2011.03.30,该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一种太阳能电缆,包括电缆芯、电缆套,电缆芯位于电缆套内部,电缆套由电子束交叉链接塑料材料层和抗紫外塑料材料层构成,该实用新型内部未设置接地线缆,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电等意外,从而造成人员触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该实用新型的设置有多组集成电缆,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本体内部的导电效率及接地效率,降低了后期在使用过程中触电等意外的可能性,同时内部结构紧凑,增加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及适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扁平线缆(2),所述电缆本体(1)配合扁平线缆(2)设置有接地线缆(3),接地线缆(3)配合设置有限位线缆(4),所述扁平线缆(2)设置于电缆本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电缆本体(1)还配合设置有若干组保护层。

3、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安装时将铜导线(6)设置于线芯(7)内部的中心处并固定,将定位线缆(8)设置于导电线芯(5)的上下两侧并固定,将线芯(7)设置于导电线芯(5)内部的两侧位置并与定位线缆(8)相接,将三组导电线芯(5)依次设置于扁平线缆(2)的内部并固定,将另一组扁平线缆(2)按照同方法进行安装,将两组安装完成后的扁平线缆(2)固定于电缆本体(1)的中部位置并相接,将扁平线缆(2)两侧的圆弧边对应电缆本体(1)的圆边设置,将接地线缆(3)内部的接地导线(11)设置于接地线缆(3)内部的中心处并固定,将绝缘护套层(12)套装于接地导线(11)的外部,将定位层(13)套装于绝缘护套层(12)的外部,将接地线缆(3)安装于扁平线缆(2)上下两侧的中部位置并固定,将限位线缆(4)设置于接地线缆(3)的两侧位置并固定,将总填充层(15)填充与电缆本体(1)内部的间隙处,将铠甲层(14)绕包于电缆本体(1)的外部,至此安装完成;在使用时,内部的扁平线缆(2)将极大的提高电缆本体(1)的导电效率,接地线缆(3)将及时对内部进行接地,防止漏电出现意外事故,同时内部的小填充层(9)与总填充层(15)将保证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内部的限位线缆(4)将对电缆本体(1)内部进行限位,使得内部结构更为稳定。

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该实用新型的设置有多组集成电缆,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本体内部的导电效率及接地效率,降低了后期在使用过程中触电等意外的可能性,同时内部结构紧凑,增加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及适用范围。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电缆本体(1)内部的导电效率,同时保证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两组扁平线缆(2),所述扁平线缆(2)内部配合设置有三组导电线芯(5),所述导电线芯(5)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两组线芯(7),所述线芯(7)内部配合设置有一根铜导线(6),所述线芯(7)设置于导电线芯(5)内部的两侧位置并固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能对扁平线缆(2)进行定位,保证在工作时内部的扁平线缆(2)不会发生位移;所述导电线芯(5)内部配合线芯(7)设置有定位线缆(8),所述定位线缆(8)设置于导电线芯(5)内部的上下两侧且与线芯(7)的外部相接并固定,所述线芯(7)的任意一侧与导电线芯(5)的内壁相接并固定,所述定位线缆(8)的任意一侧与导点线芯(5)的内壁相接并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电缆本体(1)的导电效率及负荷能力;所述扁平线缆(2)内共设置有三组导电线芯(5),每组导电线芯(5)内部结构皆为相同配置,所述导电线芯(5)依次排列设置于扁平线缆(2)的内部并与扁平线缆(2)的上下两侧相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安装扁平线缆(2)同时不会对电缆本体(1)内部造成摩擦损坏;所述扁平线缆(2)的两侧预设有圆弧边,所述圆弧边对应电缆本体(1)的弧度设置,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两组扁平线缆(2),两组扁平线缆(2)内部皆为相同配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得扁平线缆(2)内部结构更为稳定;所述扁平线缆(2)内部配合导电线芯(5)预设有小填充层(9),所述小填充层(9)填充于三组导电线芯(5)的间隙处,所述扁平线缆(2)的外部还配合设置有加固层(10),所述加固层(10)绕包于小填充层(9)的外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触电意外发生;所述电缆本体(1)内共设置有两组接地线缆(3),所述接地线缆(3)内部配合设置有一根接地导线(11),所述接地导线(11)的外侧配合设置有绝缘护套层(12),所述绝缘护套层(12)的外部配合设置有定位层(13)。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得电缆本体(1)内部结构紧凑,并防止内部各电缆出现位移;所述限位线缆(4)设置于接地线缆(3)的两侧并固定,限位线缆(4)的两侧分别与接地线缆(3)及扁平线缆(2)相接并固定,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侧还配合设置有铠甲层(14)。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电缆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接地线缆(3)设置于扁平线缆(2)上下两侧的中部位置并固定,所述电缆本体(1)对应扁平线缆(2)及接地线缆(3)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15)。



技术特征:

1.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扁平线缆(2),所述电缆本体(1)配合扁平线缆(2)设置有接地线缆(3),接地线缆(3)配合设置有限位线缆(4),所述扁平线缆(2)设置于电缆本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电缆本体(1)还配合设置有若干组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两组扁平线缆(2),所述扁平线缆(2)内部配合设置有三组导电线芯(5),所述导电线芯(5)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两组线芯(7),所述线芯(7)内部配合设置有一根铜导线(6),所述线芯(7)设置于导电线芯(5)内部的两侧位置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芯(5)内部配合线芯(7)设置有定位线缆(8),所述定位线缆(8)设置于导电线芯(5)内部的上下两侧且与线芯(7)的外部相接并固定,所述线芯(7)的任意一侧与导电线芯(5)的内壁相接并固定,所述定位线缆(8)的任意一侧与导电线芯(5)的内壁相接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缆(2)内共设置有三组导电线芯(5),每组导电线芯(5)内部结构皆为相同配置,所述导电线芯(5)依次排列设置于扁平线缆(2)的内部并与扁平线缆(2)的上下两侧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缆(2)的两侧预设有圆弧边,所述圆弧边对应电缆本体(1)的弧度设置,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两组扁平线缆(2),两组扁平线缆(2)内部皆为相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缆(2)内部配合导电线芯(5)预设有小填充层(9),所述小填充层(9)填充于三组导电线芯(5)的间隙处,所述扁平线缆(2)的外部还配合设置有加固层(10),所述加固层(10)绕包于小填充层(9)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内共设置有两组接地线缆(3),所述接地线缆(3)内部配合设置有一根接地导线(11),所述接地导线(11)的外侧配合设置有绝缘护套层(12),所述绝缘护套层(12)的外部配合设置有定位层(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线缆(4)设置于接地线缆(3)的两侧并固定,限位线缆(4)的两侧分别与接地线缆(3)及扁平线缆(2)相接并固定,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侧还配合设置有铠甲层(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缆(3)设置于扁平线缆(2)上下两侧的中部位置并固定,所述电缆本体(1)对应扁平线缆(2)及接地线缆(3)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扁平内芯复合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内部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扁平线缆,所述电缆本体配合扁平线缆设置有接地线缆,接地线缆配合设置有限位线缆,所述扁平线缆设置于电缆本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电缆本体还配合设置有若干组保护层,该发明的设置有多组集成电缆,有效的提高了电缆本体内部的导电效率及接地效率,降低了后期在使用过程中触电等意外的可能性,同时内部结构紧凑,增加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及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梁桂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蓝天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