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4635发布日期:2023-04-06 06: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1、在电子电路的互连中,电连接器是电路互连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安全可靠是电连接器设计的重点。

2、现有的电连接器的通流能力较小,整体采用笼式弹片结构,绝缘外壳采用对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正负极接反的情况,将造成损坏元件,甚至烧坏整个设备的后果。因此,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解决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和锁紧件,所述插头包括对插结构,所述对插结构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座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对插结构插入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一侧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对接凸起;所述插头的外壁上设有连接柱,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插座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柱,在所述对插结构插入所述对接槽的情况下,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限位柱抵接以锁紧所述插头与插座。

3、可选地,所述对插结构包括对插板,所述对插板上开设有所述插槽,所述对插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凸起;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上还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卡接凸起的数量与所述凹槽的数量一致,且多个所述卡接凸起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4、可选地,所述对插板包括第一子对插板和第二子对插板,所述插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对插板和所述第二子对插板之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对插板上的所述卡接凸起为第一卡接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对插板上的所述卡接凸起为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和所述第二卡接凸起的尺寸不同。

5、可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板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两个侧臂,两个所述侧臂之间形成供所述插头穿过的避让空间;两个所述侧臂均开设有铰接孔,所述侧臂通过所述铰接孔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

6、可选地,所述侧臂的一端弯折形成抵接部,在所述对插结构插入所述对接槽的情况下,所述侧臂相对于所述限位柱转动以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位柱抵接或远离所述限位柱。

7、可选地,所述插头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对插结构的容纳腔,所述对插结构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柱。

8、可选地,所述对插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卡扣,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对插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对插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向远离所述对插结构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

9、可选地,所述插座包括基座、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所述基座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基座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对接槽,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对接槽连通;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端子背离所述插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触端子背离所述插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线缆或铜排。

10、可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插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所述固定件用于插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以固定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包括折弯部,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折弯部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槽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卡接。

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在对接槽内壁上的对接凸起插入到对插结构上开设的插槽中的情况下,才能使得对插结构插入对接槽内即,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对接。可以理解地,当插头的旋转一定角度后,插头上的对接凸起的位置发生改变,插头与插座将不能实现对接,因此避免了插头与插座误插而导致正负极接反,从而造成损坏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甚至烧坏整个设备的情况,提高了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安全性能。此外,在插头与插座对接时,锁紧件与插座上的限位柱抵接,防止插头与插座发生松动,提高了插头与插座对接的牢固性,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和锁紧件,所述插头包括对插结构,所述对插结构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座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对插结构插入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一侧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对接凸起;所述插头的外壁上设有连接柱,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插座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柱,在所述对插结构插入所述对接槽的情况下,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限位柱抵接以锁紧所述插头与插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结构包括对插板,所述对插板上开设有所述插槽,所述对插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凸起;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上还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卡接凸起的数量与所述凹槽的数量一致,且多个所述卡接凸起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板包括第一子对插板和第二子对插板,所述插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对插板和所述第二子对插板之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对插板上的所述卡接凸起为第一卡接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对插板上的所述卡接凸起为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和所述第二卡接凸起的尺寸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板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两个侧臂,两个所述侧臂之间形成供所述插头穿过的避让空间;两个所述侧臂均开设有铰接孔,所述侧臂通过所述铰接孔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臂的一端弯折形成抵接部,在所述对插结构插入所述对接槽的情况下,所述侧臂相对于所述限位柱转动以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位柱抵接或远离所述限位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对插结构的容纳腔,所述对插结构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卡扣,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对插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对插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向远离所述对插结构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基座、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所述基座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基座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对接槽,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对接槽连通;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端子背离所述插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触端子背离所述插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连接线缆或铜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插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所述固定件用于插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以固定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包括折弯部,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折弯部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槽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卡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和锁紧件,所述插头包括对插结构,所述对插结构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座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对插结构插入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一侧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对接凸起;所述插头的外壁上设有连接柱,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插座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柱,在所述对插结构插入所述对接槽的情况下,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限位柱抵接以锁紧所述插头与插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窦笠,吴晓梅,陈东旭,王一丁,于渤,郭松峰,冯迪,李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