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拧式快速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9472发布日期:2022-08-20 05:2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拧式快速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免拧式快速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
3.而常见的接线端子在固定导线的时候需要分别用螺丝固定,多个导线口在每次拆装时都需要重复拧动螺丝,不仅不方便,还费时费力,而且接线端子的上部连接处没有保护,容易误触而发生触电失误,具有安全隐患。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拆装不便和没有漏电保护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拧式快速接线端子。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文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开设有多个第一进线孔,所述第一进线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进线孔,所述壳体的上面内部设置有多个接线夹,所述接线夹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穿过所述壳体的内后侧,所述壳体的上部滑动连接有防漏电盖。
7.壳体用来固定接线夹、固定孔和止动装置,第一进线孔和第二进线孔分别放置两根导线,通过接线夹实现第一进线孔和第二进线孔内的导线连通,接线夹用来下压两根导线,实现两根导线的导电连通,固定孔用来固定壳体,止动装置用来固定下压后的接线夹,防止接线夹长时间松动,导致两根导线之间接触不良,防漏电盖既能防止发生误触后造成触电危险,还能配合止动装置固定下压后的接线夹,使接线夹始终保持夹紧状态。
8.优选地,所述接线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固线齿,所述夹体的后端设置有夹尾,所述夹尾的下端设置有按压轴,所述按压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簧。
9.夹体用来固定固线齿和夹尾,固线齿用来卡入并夹紧导线,夹尾用来固定按压轴,同时方便按压夹尾,使固线齿松开导线,按压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方便接线夹的开合,扭簧方便接线夹在不使用时保持固线齿向下咬合状态。
10.优选地,所述夹体与所述夹尾均为塑料材质,使夹体与夹尾为绝缘体,便于按压使用时不会发生触电危险,所述固线齿为合金铜材质,不仅使固线齿具有很好的咬合硬度,同时具有很好的导电特性,减小导线连接时电流损耗。
11.优选地,所述止动装置包括转动头,所述转动头的右侧连接有左转动轴,所述左转动轴的右侧连接有止动片,所述止动片的右侧连接有右转动轴。
12.转动头方便使用时轻松转动,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方便止动装置与壳体很好的固定,同时方便止动装置转动,止动片用来固定接线夹的夹尾,防止接线夹长时间使用发生松动。
13.优选地,所述转动头为圆环结构,方便拧动,所述左转动轴固定于所述转动头中心,所述止动片为弧形结构,方便转动转动头后松开和固定接线夹,所述左转动轴和所述右转动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防漏电盖的上部中间固定有把手,所述防漏电盖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防漏电盖的前端设置有下插片,所述下插片的底端与所述防漏电盖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所述下插片向下倾斜15度。
15.把手方便使用时推拉防漏电盖,滑块方便防漏电盖在滑槽内前后滑动,下插片方便防漏电盖插入挡片内,固定防漏电盖。
16.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方便滑块在壳体上的表面前后滑动。
17.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所述挡片向上倾斜20度,方便下插片插入挡片内后相互卡合。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有夹体、固线齿、夹尾、按压轴、扭簧、止动装置和防漏电盖,使接线端子在连接两根导线时,不需要拧螺丝固定,通过按压夹体,转动止动装置和盖合防漏电盖,三重措施固定并连接两根导线使其导电,拆装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20.2、通过设置转动头、左转动轴、止动片、右转动轴和防漏电盖,用止动片挡住夹尾,防止接线夹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发生松动,造成接触不良,造成使用不便和安全隐患。
21.3、通过设置滑槽、挡片、滑块、下插片和防漏电盖,滑动防漏电盖,使下插片插入挡片中,不仅防止误触而发生触电危险,同时配合止动装置固定接线夹,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免拧式快速接线端子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夹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漏电盖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进线孔;12、第二进线孔;13、滑槽;14、挡片;2、接线夹;21、夹体;22、固线齿;23、夹尾;24、按压轴;25、扭簧;3、固定孔;4、止动装置;41、转动头;42、左转动轴;43、止动片;44、右转动轴;5、防漏电盖;51、把手;52、滑块;53、下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0.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32.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拆装不便和没有漏电保护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拧式快速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前端开设有多个第一进线孔11,所述第一进线孔1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进线孔12,所述壳体1的上面内部设置有多个接线夹2,所述接线夹2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止动装置4,所述止动装置4穿过所述壳体1的内后侧,所述壳体1的上部滑动连接有防漏电盖5。
33.先用螺丝穿过固定孔3,将接线端子进行固定,将需要连接的两根导线分别插入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内,用力按压下接线夹2,使接线夹2用力咬合住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内的导线,转动止动装置4,使止动装置4挡于接线夹2的下面,向前滑动防漏电盖5。
34.壳体1用来固定接线夹2、固定孔3和止动装置4,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分别放置两根导线,通过接线夹2实现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内的导线连通,接线夹2用来下压两根导线,实现两根导线的导电连通,固定孔3用来固定壳体1,止动装置4用来固定下压后的接线夹2,防止接线夹2长时间松动,导致两根导线之间接触不良,防漏电盖5既能防止发生误触后造成触电危险,还能配合止动装置4固定下压后的接线夹2,使接线夹2始终保持夹紧状态。
3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13,方便滑块52在壳体1上的表面前后滑动。
36.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挡片14,将所述挡片14的底部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所述挡片14向上倾斜20度,方便下插片53插入挡片14内后相互卡合。
37.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防漏电盖5的上部中间固定有把手51,所述防漏电盖5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52,所述防漏电盖5的前端设置有下插片53,为了方便下插片53插入挡片14,将所述下插片53的底端与所述防漏电盖5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所述下插片53向下倾斜15度。
38.把手51方便使用时推拉防漏电盖5,滑块52方便防漏电盖5在滑槽13内前后滑动,下插片53方便防漏电盖5插入挡片14内,固定防漏电盖5。
39.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接线夹2包括夹体21,所述夹体21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固线齿22,所述夹体21的后端设置有夹尾23,所述夹尾23的下端设置有按压轴24,所述按压轴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簧25。
40.先按压夹尾23,将两根导线分别塞进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松开夹尾23,扭簧25带动按压轴24顺时针产生转动,同时按压夹体21前端,使固线齿22用力咬合住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内的导线。
41.夹体21用来固定固线齿22和夹尾23,固线齿22用来卡入并夹紧导线,夹尾23用来固定按压轴24,同时方便按压夹尾23,使固线齿22松开导线,按压轴24与壳体1转动连接,方便接线夹2的开合,扭簧25方便接线夹2在不使用时保持固线齿22向下咬合状态。
42.优选地,所述夹体21与所述夹尾23均为塑料材质,使夹体21与夹尾23为绝缘体,便于按压使用时不会发生触电危险,所述固线齿22为合金铜材质,不仅使固线齿22具有很好的咬合硬度,同时具有很好的导电特性,减小导线连接时电流损耗。
43.实施例3:如图3所示,所述止动装置4包括转动头41,所述转动头41的右侧连接有左转动轴42,所述左转动轴42的右侧连接有止动片43,所述止动片43的右侧连接有右转动轴44。
44.需要固定接线夹2时,逆时针拧动转动头41,左转动轴42和右转动轴44在壳体1内逆时针转动,带动止动片43逆时针转动,使止动片43位于上部,处于夹尾23的下面,顶住夹尾23,防止接线夹2松动;
45.当需要松开接线夹2时,顺时针拧动转动头41,左转动轴42和右转动轴44在壳体1内顺时针转动,带动止动片43顺时针转动,使止动片43位于底部,同时松开夹尾23,使接线夹2松动。
46.转动头41方便使用时轻松转动,左转动轴42和右转动轴44方便止动装置4与壳体1很好的固定,同时方便止动装置4转动,止动片43用来固定接线夹2的夹尾23,防止接线夹2长时间使用发生松动。
47.优选地,所述转动头41为圆环结构,方便拧动,所述左转动轴42固定于所述转动头41中心,所述止动片43为弧形结构,方便转动转动头41后松开和固定接线夹2,所述左转动轴42和所述右转动轴44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
4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用螺丝穿过固定孔3,将接线端子进行固定,按压夹尾23,将两根导线分别塞进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松开夹尾23,扭簧25带动按压轴24顺时针产生转动,同时按压夹体21前端,使固线齿22用力咬合住第一进线孔11和第二进线孔12内的导线,逆时针拧动转动头41,左转动轴42和右转动轴44在壳体1内逆时针转动,带动止动片43逆时针转动,使止动片43位于上部,处于夹尾23的下面,顶住夹尾23,防止接线夹2松动,用手向前推动把手51,滑块52带动防漏电盖5在滑槽13内向前滑动,下插片53插入挡片14内,固定防漏电盖5。
4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