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及磁环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1186发布日期:2022-08-09 21:0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及磁环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磁环绕线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及磁环绕线机。


背景技术:

2.磁环绕线机是实现在磁环上绕制铜线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绕线效率和精度,节省人力。授权公告号为cn 106449081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其中在绕线装置中,通过绕线环槽和锥形设置的挤压输送对轮实现铜线的往前输送,并在绕线环槽中逐渐收缩,以实现将铜线缠绕在磁环上。但是,在传统的自动磁环绕线机中,绕线装置的绕线环槽的侧壁均为平滑设置,铜线在输送过程中与绕线环槽之间大面积接触,导致形成较大的摩擦阻力,不利于铜线的快速顺滑移动,影响铜线的移动速度和流畅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该行线结构与铜线的接触面积少,有利于减少摩擦,提高铜线的移动速度和流畅度。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行线结构的磁环绕线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引导铜线行走和收缩的行线腔,所述行线腔的侧壁呈波浪形设置,所述行线腔的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挤压输送对轮的挤压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磁环定位转动机构的绕线安装槽。
7.上述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8.在铜线输送机构的作用下,铜线从线圈中释放,移动至行线结构的座体上,并沿着所述行线腔的侧壁环绕行走,结合挤压输送对轮的挤压输送作用,铜线在向前环绕输送的同时,逐渐收缩并绕制在磁环上;与此同时,磁环定位转动机构带动在绕线的磁环转动,配合铜线的绕制,最终完成在磁环上均匀绕制铜线。铜线在行线腔中行走时,由于行线腔的侧壁呈波浪形设置,即行线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向内凸出的顶线部,使得铜线在贴着行线腔侧壁行走输送时与侧壁的接触部位有效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从而使得铜线的行走移动过程更加流畅,速度更快。
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沿着铜线在行线腔的输送方向,所述绕线安装槽的后方设有进线导向组件,所述进线导向组件上设有进线导向槽,该进线导向槽的前端与磁环定位转动机构上的待绕线磁环对应设置,进线导向槽的后端与所述行线腔对应设置,所述进线导向槽的侧壁呈弧形设置与所述行线腔的侧壁连接,且所述进线导向槽的侧壁平滑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行线腔的中部设有镂空槽。通过镂空槽的设置,便于铜线的收缩,并且方便设置收料机构,以实现对完成铜线绕制的磁环进行收料。
1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行线腔的边缘处还设有废料出料槽,该废料出料槽与所述镂空槽连通设置,所述废料出料槽设置在所述绕线安装槽的前方。
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包括顶座和底座,所述行线腔设置在所述顶座和底座之间,所述顶座和底座可拆卸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面设有多个薄板,所述多个薄板的内侧壁呈弧形设置,且多个薄板的内侧壁呈波浪形设置,所述多个薄板的内侧壁围城所述行线腔。
14.一种磁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线模块、绕线模块、磁环上料模块以及磁环收料模块;所述绕线模块包括所述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
15.优选地,所述送线模块包括滚轮输送机构以及气动压线机构,沿着铜线的移动方向,所述气动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滚轮输送机构的后方;其中,所述气动压线机构包括摆动件、固定杆以及驱动所述摆动件摆动的气动驱动组件,所述摆动件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摆动件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输送机构的从动轮与所述摆动件的前端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摆动件的上方,待绕制的铜线从所述摆动件和固定杆之间穿过。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绕线模块还包括引线切线机构,该引线切线机构包括引线座、切线刀以及驱动所述切线刀移动以实现切断铜线的切线驱动机构,所述引线座上设有多个引线孔,所述切线刀设置在引线座的前侧,所述切线刀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割线件,所述多个引线孔均与多个割线件之间的过槽对应。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磁环上料模块包括振料盘、上料引导件以及上料控制机构,所述上料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段和第二引导段,所述第一引导段的一端与振料盘的出口对接,第一引导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导段连接,所述上料控制机构包括限位片、顶料件以及驱动顶料件伸缩移动的上料驱动机构,所述限位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段的出口处且向后倾斜设置,所述顶料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段的出口后方。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行线结构,由于行线腔的侧壁呈波浪形设置,即行线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向内凸出的顶线部,使得铜线在贴着行线腔侧壁行走输送时与侧壁的接触部位有效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从而使得铜线的行走移动过程更加流畅,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磁环绕线机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21.图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行线结构和磁环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第一视角立体图,图3为第二视角立体图,图4为图3中隐藏部分上料引导件的立体图。
22.图5-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线结构、挤压输送对轮、磁环定位转动机构和引线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立体图,图6为省去挤压输送对轮后的立体图,图7为图6中隐藏顶座后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9为图8中隐藏部分进线导向组件的立体图,图10为图9为俯视图,图 11为图10中隐藏部分顶座和引线切线机构的俯视图,图12为三个薄板的俯视图,图13为图12中a的放大图。
23.图14-图15为送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为立体图,图15为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立体图。
24.图16-图17为引线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为主视图,图17 为位于上方的引线座和切线刀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26.参见图1-图13,本实施的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引导铜线行走和收缩的行线腔29,所述行线腔29的侧壁37呈波浪形设置,所述行线腔29的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挤压输送对轮14的挤压安装槽25以及用于安装磁环定位转动机构18的绕线安装槽35。
27.参见图5-图13,沿着铜线在行线腔29的输送方向,所述绕线安装槽35的后方设有进线导向组件32,所述进线导向组件32上设有进线导向槽33,该进线导向槽33的前端与磁环定位转动机构18上的待绕线磁环对应设置,进线导向槽33的后端与所述行线腔29对应设置,所述进线导向槽33的侧壁呈弧形设置与所述行线腔29的侧壁37连接,且所述进线导向槽33的侧壁平滑设置。所述进线导向槽33的侧壁平滑设置,使得铜线在进入磁环前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平稳,提高环绕在磁环时的稳定性,确保铜线绕制的顺利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进线导向槽33的末端呈“v”型开口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绕线安装槽35的后方的座体呈“v”型闭口向前延伸设置,使得在送线模块1作用下,可通过在座体的上方或座体的下方进行铜线的供给,使得送线方式灵活,适应性更强。
28.参见图5-图10,所述行线腔29中设有二级引导腔30,该二级引导腔30比所述行线腔29低,所述二级引导腔30的侧壁呈波浪形设置。
29.参见图5-图10,所述行线腔29的中部设有镂空槽17。通过镂空槽17的设置,便于铜线的收缩,并且方便设置收料机构,以实现对完成铜线绕制的磁环进行收料。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镂空槽17中设有三级引导台16,该三级引导台16设置比所述二级引导腔30低,所述行线腔29、二级引导腔30以及三级引导台16呈阶梯式布局设置,且呈圆形配合设置。
30.参见图5-图13,所述行线腔29的边缘处还设有废料出料槽31,该废料出料槽31与所述镂空槽17连通设置,所述废料出料槽31设置在所述绕线安装槽 35的前方且位于其中一个挤压安装槽25的前方。通过废料出料槽31的设置,通过铜线废料收集机构,将绕制时剩下的废料回收,避免残留在行线腔29中。
31.参见图5-图10,所述座体包括顶座15和底座24,所述行线腔29设置在所述顶座15和底座24之间,所述顶座15和底座24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这样的座体,使得行线腔29位于顶座15和底座24之间,铜线移动输送时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被行线腔29外的杂物或零部件影响,确保铜线顺利完成收缩绕制。
32.参见图10-图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4顶面设有多个薄板36,所述多个薄板36的内侧壁37呈弧形设置,且多个薄板36的内侧壁37呈波浪形设置,所述多个薄板36的内侧壁37围城所述行线腔29。具体地,所述薄板36设有三个,这三个薄板36之间均留设有空槽,构成用于安装挤压输送对轮14的挤压安装槽25以及用于安装磁环定位转动机构18的绕线安装槽35;本实施例中的三个薄板36安装在底座24的顶面,顶座15盖设在薄板36上方,起到保护作用。
33.参见图1-图13,本实施例的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34.在铜线输送机构的作用下,铜线从线圈中释放,移动至行线结构的座体上,并沿着所述行线腔29的侧壁37环绕行走,结合挤压输送对轮14的挤压输送作用,铜线在向前环绕输送的同时,逐渐收缩并绕制在磁环上;与此同时,磁环定位转动机构18带动在绕线的磁环转动,配合铜线的绕制,最终完成在磁环上均匀绕制铜线。铜线在行线腔29中行走时,由于行线腔29的侧壁37呈波浪形设置,即行线腔29的侧壁37上设有多个向内凸出的顶线部,使得铜线在贴着行线腔29侧壁37行走输送时与侧壁37的接触部位有效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从而使得铜线的行走移动过程更加流畅,速度更快。
35.参见图1,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磁环绕线机,包括送线模块1、绕线模块3、磁环上料模块2以及磁环收料模块;所述绕线模块3包括所述磁环绕线机的行线结构。
36.参见图14-图15,所述送线模块1包括滚轮输送机构以及气动压线机构,沿着铜线的移动方向,所述气动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滚轮输送机构的后方;其中,所述气动压线机构包括摆动件8、固定杆9以及驱动所述摆动件8摆动的气动驱动组件,所述摆动件8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摆动件8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输送机构的从动轮11与所述摆动件8的前端连接,所述固定杆9设置在所述摆动件8的上方,待绕制的铜线从所述摆动件8 和固定杆9之间穿过。工作时,通过从摆动件8和固定杆9之间的间隙穿过后,再从滚轮输送机构的主动轮10和从动轮11之间穿过,主动轮10和从动轮11 将铜线压紧,通过主动轮10的转动实现铜线的向前输送;当前方的绕线模块3 将铜线剪断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驱动摆动件8的后端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摆动件8的前端向下移动,而连接在摆动件8前端的从动轮11则也向下运动,促使从动轮11与主动轮10分离,并且摆动件8的后端在向上运动的同时,与固定杆9配合,将铜线压紧,避免铜线后退移位,这样及实现滚轮输送机构中的铜线松开,同时也实现铜线的压紧,结构巧妙且效果好;进一步地,采用气动驱动组件,驱动速度快,有效提高摆动件8的摆动时力度,从而提高压紧稳定性。
37.参见图14-图15,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7以及气缸5,所述气缸5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驱动件7的一端与气缸5的伸缩件6 转动连接,驱动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件8的后端转动连接。另外,所述摆动件8的顶部设有凹槽12,凹槽12上设有压紧台13,所述固定杆9与所述摆动件8上的凹槽12对应设置,工作时通过压紧台13与固定杆9实现对铜线的压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气动压线机构设有多组,并排设置在滚轮输送机构的后方,所述滚轮输送机构上也设有多组滚轮,每组滚轮包括主动轮10和从动轮11,主动轮10通过动力杆与动力机构连接,每组滚轮与每组气动压线机构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滚轮输送机构可参见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122514y的实用新型专利“磁环自动绕线机的引线装置”。
38.参见图16-图17,所述绕线模块3还包括引线切线机构,该引线切线机构包括引线座27、切线刀34以及驱动所述切线刀34移动以实现切断铜线的切线驱动机构,所述引线座27上设有多个引线孔28,所述切线刀34设置在引线座27 的前侧,所述切线刀34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割线件35,所述多个引线孔28 均与多个割线件35之间的过槽对应。工作时,铜线在滚轮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向前移动,离开滚轮输送机构后,可通过塑料管将铜线引导至引线座27的引线孔 28中,铜线依次经过引线孔28和割线件35之间的过槽后穿过磁环,开始进行绕线加工;当完成一个磁环的绕线后,所述切线驱动机构驱动切线刀34横向移动,使得
各个割线件35通过移动将过槽中的铜线割断,完成切线。
39.参见图16-图17,本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座27倾斜设置,前方低后方高,且引线孔28的后方敞开设置;所述引线座27的前侧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切线刀34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设有用于铜线穿过的开口;所述切线驱动机构为气缸。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引线切线机构设置两个,上下相对设置,与所述进线导向组件32的“v”型的进线导向槽33对应设置,且两个引线切线机构的两个切线刀34采用同一个气缸完成切线。
40.参见图2-图4,所述磁环上料模块2包括振料盘、上料引导件以及上料控制机构,所述上料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段19和第二引导段20,所述第一引导段 19的一端与振料盘的出口对接,第一引导段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导段20 连接,所述上料控制机构包括限位片21、顶料件22以及驱动顶料件22伸缩移动的上料驱动机构23,所述限位片21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段20的出口处且向后倾斜设置,所述顶料件22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段20的出口后方。振料盘通过振动将磁环一个个依次排列输送至所述上料引导件中,使得第二引导段20和第一引导段19中均依次排列存放多个磁环,而位于第二引导段20出口处的磁环则暂存在限位片21和顶料件22之间,由于限位片21向后倾斜设置,使得磁环自然后滚至顶料件22端部处;当需要将磁环推出至磁环定位转动机构18处时,所述上料驱动机构23驱动顶料件22向前移动,从而推动磁环向前移动,滑出限位片21后即可转移至磁环定位转动机构18中,完成磁环的上料;此时,由于顶料件22向前移动时将第二引导段20的出口挡住,因此第二引导段20中的磁环不会掉落,而当上料驱动机构23驱动顶料件22缩回至初始位置时,下一个磁环则会自然掉落至第二引导段20的出口处,同样的在限位片21的作用下自然滚动至顶料件22的端部处,等待下一次的磁环上料。
41.本实施例中的磁环绕线机的送线模块1、绕线模块3、磁环上料模块2、磁环收料模块以及动力模组4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磁环绕线设备。
42.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