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键盘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0590发布日期:2022-07-26 22:2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键盘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键盘开关。


背景技术:

2.键盘开关是一种应用并安装于键盘上的开关,其主要结构包括基座、上盖、导通组件、和导芯。上盖和基座围合形成容置腔。导通组件和导芯设置于该容置腔中,且该导芯的一端露出容置腔外。通过按压操控导芯带动导芯上下活动并作用于导通组件,使得导通组件导通或断开,进而控制键盘开关的导通与断开。键盘开关在使用时,通常会在导芯上端设置键帽,以方便操作。
3.传统的键盘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的水容易从导芯与基座的缝隙中,以及上盖与基座结合处渗入到容置腔内并附着在导通组件上,导致出现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键盘开关,该防水键盘开关通过在基座与上盖结合处设置弹性防水垫圈,改进键盘开关的防水效果;同时,还在键盘开关内部针对导通组件设置专门的防水结构,形成由外到内的多重防护结构,有效改进该键盘开关的防水防尘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键盘开关,包括一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的一导通组件、及设置于壳体内且作用于该导通组件的一导芯,该导芯一端伸出壳体外部,所述壳体包括一基座、及设置于该基座上方的一上盖,在所述基座与上盖结合处设置有一弹性防水垫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座上且靠近上端处形成有向外凸出的一环状卡接结构,所述弹性防水垫圈夹设于该环状卡接结构与上盖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防水垫圈由硅胶制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导通组件的一导通组件插槽,在该导通组件插槽上方盖设有一防水盖。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导通组件插槽的上端形成有围设于导通组件插槽的一防水挡墙;在所述防水盖的内壁上形成有与防水挡墙相匹配的一环状凸台,所述防水挡墙上端抵接于该环状凸台。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盖上形成有供导芯上端伸出壳体外部的一开口,在上盖上设置有与该开口连通的一防水导向槽,该防水导向槽的侧壁凸出于上盖上表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芯上端伸出防水导向槽并形成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具有h形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导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作用凸块、及相对的两个限位凸块,所述作用凸块作用于导通组件,限位凸块使导芯限位于壳体内,其中,
所述作用凸块端面具有一倾斜面,两个限位凸块对称设置于作用凸块的两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座内分别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槽、及供作用凸块移动的一让位槽,所述限位凸块分别卡入导向槽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通组件插槽与防水盖结合内部形成有一防水腔,所述导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该防水腔内的一静片、与该静片相对设置的一动片、及作用于该动片的一推动块,该推动块一端伸出防水腔,所述导芯作用于该推动块。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防水键盘开关通过在基座与上盖结合处设置弹性防水垫圈,改进键盘开关的防水效果;同时,还在键盘开关内部针对导通组件设置专门的防水结构,形成由外到内的多重防护结构,有效改进该键盘开关的防水防尘效果。
16.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的仰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导芯作用于导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导通组件插槽上设置有防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防水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导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静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中推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键盘开关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29.请参照图1至图11,一种防水键盘开关,包括一壳体1、设置于该壳体1内的一导通组件2、及设置于壳体1内且作用于该导通组件2的一导芯3,该导芯3一端伸出壳体1外部,所述壳体1包括一基座11、及设置于该基座11上方的一上盖12,在所述基座11与上盖12结合处设置有一弹性防水垫圈4。该弹性防水垫圈4使得基座11与上盖12形成紧密结合,形成一防水结构,避免液体及灰尘由上盖12与基座11结合处渗透进入壳体1内部,使键盘开关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尘效果。
30.具体的,在所述基座11上且靠近上端处形成有向外凸出的一环状卡接结构111,所述弹性防水垫圈4夹设于该环状卡接结构111与上盖12间。在组装时,先将弹性防水垫圈4套设于环状卡接111结构外周,再盖上上盖12即可,组装方便快捷且防水防尘效果好。
31.具体的,所述弹性防水垫圈4由硅胶制成。硅胶垫圈在挤压力作用下会根据挤压件的表面形状发生形变,使得结合处形成紧密连接,并且硅胶垫圈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及耐酸
碱性,保证键盘开关在各种环境下的防水防潮效果。
32.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11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导通组件2的一导通组件插槽112,在该导通组件插槽112上方盖设有一防水盖113。若液体进入壳体1内部,则导通组件插槽112与防水盖113结合形成第二防水结构,对导通组件2进行保护,避免液体及灰尘进入导通组件插槽112内,影响导通组件2的导通功能,这样,该键盘开关由外到内形成多重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33.具体的,在所述导通组件插槽112的上端形成有围设于导通组件插槽112的一防水挡墙1121;同时,在所述防水盖113的内壁上形成有与防水挡墙1121相匹配的一环状凸台1131,所述防水挡墙1121上端抵接于该环状凸台1131。使得导通组件插槽112与防水盖113形成良好配合,有效防止液体及灰尘由导通组件插槽112与防水盖113结合处渗入导通组件插槽112内,利于提高键盘开关的防水防尘效果。
34.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盖12上形成有供导芯3上端伸出壳体1外部的一开口(附图中未显示),在上盖12上设置有与该开口连通的一防水导向槽121,该防水导向槽121的侧壁凸出于上盖12上表面。将键盘开关安装在键盘上后,通常在导芯3上端安装一键帽,键帽覆盖在开口上方,避免开口直接暴露在外部;而防水导向槽121能有效阻挡液体由开口流入壳体1内,使得键盘开关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还保证导芯3在竖直方向稳定移动。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芯3上端伸出防水导向槽121并形成有一结合部31,该结合部31具有h形结构。具有h形结构的结合部31利于键帽稳定的固定在导芯3上端,避免键帽脱落而影响防水效果。
36.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导芯1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作用凸块32、及相对的两个限位凸块33,所述作用凸块32作用于导通组件2,限位凸块33使导芯3限位于壳体1内,其中,所述作用凸块32端面具有一倾斜面321,两个限位凸块33对称设置于作用凸块32的两侧。限位块33使导芯3限位于壳体1内,而将限位凸块33对称设置在作用凸块32的两侧,在作用凸块32作用在导通组件2上时,导芯3受力平衡不易发生偏移,使得导芯3能精确控制导通组件2的断开与连通,保证键盘开关性能的稳定性。
37.具体的,在所述基座12内分别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槽114、及供作用凸块32移动的一让位槽115,所述限位凸块33分别卡入导向槽114内。利于导芯3在竖直方向上稳定移动。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组件插槽112与防水盖113结合内部形成有一防水腔,所述导通组件2包括分别设置于该防水腔内的一静片21、与该静片21相对设置的一动片22、及作用于该动片22的一推动块23,该推动块23一端伸出防水腔,所述导芯3作用于该推动块23。
39.具体的,所述静片21包括一静片本体211、设置于该静片本体211一侧的一静触点212、设置于静片本体下端的一静片端子213;所述动片22包括一动片本体221、由动片本体221一端向靠近静片21一侧弯折的一弹片222、及设置于动片本体221下端的一动片端子223,在弹片222上形成有与静触点213相对应的一动触凸224点。
40.所述推动块23作用于导芯3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弧形凸部231、推动块23远离导芯3的一端具有一限位部232,在该限位部232的端面上形成有一第二弧形凸部233,该第二弧形凸部233作用于动片22,具体的,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31作用于作用凸块32,第二弧形凸部233作用于弹片222。限位部232使推动块23限位在导通组件插槽113内不易脱出,第一弧形
凸部231使推动块23与作用凸块32的倾斜面321形成良好配合,第二弧形凸部233使推动块23更好的推动弹片222发生形变。
41.本实施例键盘开关处于自然状态时,如图4所示,导芯3上的作用凸块32已经向动片22方向(向右)推动推动块23,则推动块23向右推动动片22的弹片222,使得弹片222上的动触点224与静片21上的静触点213分离,则动片22与静片21之间为断开状态,即开路状态。当向下按压导芯3时,导芯3向下移动,导芯3上的作用凸块32随着下移,在作用凸块32下移的过程中,推动块23在弹片222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沿着作用凸块32的倾斜面321向左移动,直到弹片222上的动触点224与静片21上的静触点213接触,即动片22与静片21之间为闭合导通状态。
42.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11内设置有一导向柱116,该导向柱内部形成有一导向插孔1161;在所述导芯3下端设置有有供导向柱116活动的一活动槽34,在该活动槽34内设有一导向插轴35;在所述导芯3与基座11间设置有一弹性件5,具体的,该弹性件5为弹簧5',该弹簧5'的下端套设于导向柱116外围,弹簧5'的上端延伸至活动槽34内。在导芯3被向下按压时,导芯3沿着导向柱116上下移动,并由弹簧5'提供按压恢复力。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